- 积分
- 1282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6 21: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事实上,那次演讲我表现并不好。一个人杵在台上,全身僵硬,只有嘴在动。我分分钟都感觉下一秒大脑就要短路,唯一的乞求便是这次演讲快点结束。演讲的末尾有人举手提问,那时我几乎都快晕厥过去。但是我还是挺了过来,而听众的反应也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糟糕。在这之后,我开始不断地出去演讲,抓住一切锻炼当众演讲能力的机会。有时候我甚至会给自己做演讲,只为了寻求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那之后,我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先是在罗格斯大学从事了1年的心理学教育,再是到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任教两年,最后我到了哈佛大学教书 —— 像我这种人根本不应该来的地方 —— 当年导师说的是对的:我发现自己已经有能力做到了。
当时我在哈佛大学遇见了一位女学生,一整个学期几乎都没有发言。最后一堂课前,她来办公室找我。因为我之前跟她说过,如果她在最后一堂课还不发言的话,这门课就会不及格。她无助地站在我的面前,沉默了许久,最后留下了眼泪,并说出了一句我不能再熟悉的话:“我没有资格呆在这里。”
她说她来自一个小乡村,没有高贵的血统,在哈佛大学里完全没有归属感,经常怀疑自己被录取进来只是招生官跟她开了个玩笑。
她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啊。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深深地被触动了,我突然意识到:
今时已不同往日,我不需要再伪装自己,不用再去害怕别人发现我内心的脆弱。不过这一切在她开口对我说这些话之前,我甚至没有意识到。
接下来我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她也不是一个冒牌者,她也有资格呆在这里。
我的TED演讲播出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故事能引起这么多的共鸣。事实上,在演讲之前我差点就把这部分内容删掉了,因为它有点偏离演讲的主题,同时又是非常私人化的内容。
演讲结束后,很多听众走过来拥抱我,他们饱含热泪地告诉我,我完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在之后很长一段日子,我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个这样的类似信息,每个人都告诉了我他(她)做一个冒牌者的感受。
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完全克服做一个骗子带来的恐惧。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每次恐惧出现的时候面对它们,一个一个地解决掉就行了。我并不能随随便便地说,只要你学会了演讲的技巧你就能像一个技艺高能的禅师一般掌握“永恒的秘诀”,我不能确保你很快就能永远摆脱伪装带来的焦虑。
新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加深从前已有的恐惧,新涌出的匮乏感也许也会唤醒沉睡已久的不安。我们与焦虑打交道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学会如何与它和平共处,化敌为友。这有点像儿时玩的打地鼠游戏,你知道的,最后我们总是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