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我们不打算用“90后”这个标签了,因为年龄跨度太大,以及我们一直觉得这么划分挺不对劲的。我们取个中间数,统称他们为“23岁”。
图片来源:网络
六月毕业季即将到来,前方正有一大批22、23、24岁的朋友要投入职场。 我们总会想看看初入职场的下一代是什么情况:他们有什么不同……以此希望抓住这个群体。我们想说,与其看市面上对年轻人的分析文章,不如直接更为聚焦地问问一些有针对的年龄段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又要什么。
以下我们跟一小队“23岁”先聊了聊:他们对老板和工作是怎么看的?这一小队“23岁”大约有500人,他们来自于经纬系招新生集中的公司;以及如北大、北外、中传等高校。以下我们抽象出一些共性的和旗帜鲜明的特点,供你参考,Enjoy:
“23岁们”是怎么看待老板的 “老板今天又发了微笑的表情给我,他是在说‘真想呵呵你一脸’吗?” “我有一个好老板,因为他从来不在朋友圈推销成功学书籍。”
“我竟然和老板在茶水间讨论《太子妃升职记》,所以是不是应该向他安利《上瘾》了……”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们是这么“吐槽”和老板的关系的。当然在这拨儿年轻人看来,“吐槽”不能狭义地等同于说老板坏话。
大部分“23岁”还是职场新人,他们在入职前,对于老板以及领导的刻板印象大多来源于《穿Prada的女魔头》、《杜拉拉升职记》、《未生》等影视剧之流,真遇见活的老板还是头一遭。
“23岁们”的特点 他们对于“老板”这种生物,既畏惧又新奇,虽然当面少言少语,但是内心戏一定异常丰富。如何让他们心服口服并且愿意追随,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因为脑回路还是有些不一样:
他们讨厌被贴标签,他们追求个性。也就是说,当一个23岁的人看到这里时,已经要嗤之以鼻了……他们信奉“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他们不希望自己被看做是“XX学校的”、“XX省人”,而是希望自己的特质可以被其他人注意到。
他们最大的特点不是创新,也不是叛逆,而是爱憎分明。“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特别清楚自己讨厌什么”。所以大部分年轻人更加愿意去试错,毕竟只有真的试过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因此他们的实习经历大多不止一个,种类五花八门。
他们学习能力、适应力很强,互联网伴随着这一代人成长,他们是网络用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他们习惯了扑面而来的要闻新知;他们最快适应了微信支付……因此他们是互联网产品的重要消费人群,也是被营销的客体,如何借助他们的力量,是每一个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总结“23岁们”的特点时,你会发现,这其实是所有年轻人的特质,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告诉自己要拒绝平庸,决不能成为无聊的人。但难的是做到这一点,如何不被社会和职场的规矩消磨自我,
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板 所以这帮正年轻的“小孩儿”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板?或者按照“23岁们”的特点,他们讨厌什么样的老板?
我们喜欢真·优秀的老板 虽然年轻人大多数是外貌协会,但是这仅限于刷剧的时候。当谈论到自己的老板时,他们一般不对老板的颜值抱有任何要求(帅只是加分项),而是更加看重老板这个人的特质——他是否一个踏实的人?思路明确、画风真诚的老板最受欢迎。
老板穿的是阿玛尼还是纪梵希也不重要,年轻人喜欢观察老板的工作能力和领导力是不是够优秀,愿不愿意和员工沟通交流。因为在优秀的老板身边工作,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对于缺少实践经历的人来说,恰好弥补了他们内心对于“零工作经验”的恐慌感。能够让他们信服的老板,才能够真正的领导他们。
我们喜欢比我们更有个性的团队 好的团队是靠彼此的吸引力凝聚在一起的,所以有个性和有趣的地方显然更加能够留住年轻员工的心,因为他们精力充沛,害怕无聊,做最酷的工作,认识最有趣的老板,这样的人生才显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