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2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最怕孩子遇到“渣园” ,除了愤怒,父母必须知道这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5: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吉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定格记忆 于 2017-11-10 15:33 编辑


插画作者:插画师Kim Haneul

作者 | 九月


是的,昨天一天,上海一亲子园一则令人震惊的虐童事件又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看新闻的整个过程,我浑身都在发抖。眼前反复闪现的,都是孩子们那稚嫩、惊恐却又无能为力的小小的样子!

自己捧在手心的宝贝,被人恐吓、殴打、关进监控盲区、被塞芥末,甚至喷清洁剂(消毒水)!

关键是,不止一个孩子遭到这般对待,这分明是一起经过计算的、有组织的故意虐待!而且,要命的是,这样的虐待行为并不是第一天出现,想一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最可悲的是,这种虐童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3年,河北燕郊一所规模最大的幼儿园,两名家长分别在孩子身上发现针眼和刀痕。很快,不止一个孩子跟家长有这样的对话:“妈妈你知道什么是‘尿骚’吗?”

孩子告诉妈妈,除了用针扎,老师还逼孩子喝尿、吃鼻屎!”

2012年,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20岁的女老师因为一个视频一夜成名。

视频中,她双手揪住一名男童的耳朵,把他拎了起来,男童双脚离地大约有20厘米,双耳支撑全身的重量使他的脸看起来都变了形,疼痛使他张大了嘴,哇哇大哭起来。

然而这位年轻女老师对之不理不睬,还让同班老师帮她拍照。做出所有这一切理由只是“为了好玩”!


我还可以列出更多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虐童案件:

西安某幼儿园,为了提高出勤率,
给逾百名没病的孩子长期吃抗生素!

山西某幼儿园,教师连扇幼5岁幼儿70多个耳光。

黑龙江某幼儿园,老师一天打两岁半孩子4次,
有一次把孩子踢出半米远!

江苏兴化某幼儿园,7名幼儿被老师用熨斗烫伤。
……

当代教育备受父母重视的情况下,老师被赋予的权利其实非常大。老师这一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拥有重塑一个孩子,抑或毁掉一个孩子的力量,却缺乏相应的监管。

从这一点说,我们整个的社会都对这一症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图片来源:反虐童广告:《我想快点长大》


然而,除了讨论上述这些我们无力企及的话题,作为一位母亲,我更关心的是:

受伤了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
不安的父母,在此时此刻,
到底能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 第一,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


受伤的孩子一定会表达的。是的,哪怕是一个语言能力尚不完善的幼儿,他们依然会通过异常的言行进行“求助”!

日本关东地区枥木市发行的一本教师手册中,列举了需要注意的儿童被虐待的信号:

1.老师写板书时只要一举手,
孩子就下意识地抱住脑袋;

2.老师轻微警告,孩子就吓得一动不动;
3.孩子吃校餐的时候饥不择食;

4.孩子出现与性相关的言行和奇异行为;
5.说话像大人;

6.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7.喜欢用奇异行为吸引他人注意;

8.反复出现逃课、迟到缺席、
小偷小摸、游荡等问题行为;
9.放学后不爱回家;

10.学习能力骤降、反应迟钝、虐待动物、忘事;
11.感情表现极端贫乏;

12.容易暴怒和突然陷入恐慌等。

当然了,以上也是仅供参考,除此之外,对父母而言需要补充的是,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下情形也请额外留意:

孩子身上有不明伤痕。
孩子的状态跟平时不一样,
比如本来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
最近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孩子对于某个事/物的态度变得敏感甚至恐惧。
孩子近期莫名地爱闹情绪,甚至动不动就哭。

孩子频频做噩梦,
说奇怪的梦话,甚至在梦中尖叫。

上述表现,很可能意味着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伤害却不知道如何述说。

异常行为表现,就是被困至墙角的孩子,艰难地在表达。

他们要么独自承受着这些伤害,要么通过向外攻击的方式,试图转移内心的无助、恐惧和愤怒。

要做到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需要父母平日里就有定期和孩子沟通的习惯。

做父母的一定要为孩子建立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跟孩子保持亲密且平等的关系,让孩子敢向父母吐露心声,也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遭遇和真实需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5: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吉林
本帖最后由 定格记忆 于 2017-11-10 15:32 编辑

当然,你还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询问和沟通技巧:

  • 从学校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


不要泛泛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你表现的乖吗”之类,
这样模糊且封闭的问题,
你只能得到孩子“乖”“不乖”之类的答案。

建议问:

“老师今天带你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呀?”
“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分享给妈妈听吗?”……
这样你会听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描述。

  •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


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表现、功课或者考试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感受,情绪状态,让孩子知道:我开心是能跟爸爸妈妈分享的,我难过也是有爸爸妈妈陪我分担的。

不要只关心孩子一个人的事多闲聊些学校里发生的各种趣事,以及学校里各个孩子、各位老师。这样的沟通有助于父母客观把握孩子在学校里的真正状态。




  • 第二,万一孩子受到伤害,父母怎么办?


万一发现并确认孩子的确受到伤害,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请不要内疚与自责!世上没有全能父母。孩子受伤害不是你的错,你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 你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甚至法律手段去保护孩子,但更重要的是,你同时还需要试着去处理自己的焦虑不安和愤怒。


因为创伤心理学告诉我们,若总用特别负面的、焦虑的情绪去对待发生过的事情,反倒会把创伤更加活化。

在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行为或者情绪上可能会有不正常的表现。那些都是创伤反应,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处理“伤口”。

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哭闹的时候,故意攻击小猫小狗甚至身边亲人的时候,还有在他们做噩梦的时候,请耐心点,不加评判地陪伴孩子,并且告诉他:宝贝,不舒服的感受/噩梦会缠绕你一段时间,这可能是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这是自然的,但可怕的场景不会永远跟着你。爸爸妈妈一直会陪着你度过这段日子。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父母可能无法接受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伤害,作为父母他们同样也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可以,去跟信赖的亲人与朋友倾诉。等你情绪稳定下来,才能真正给孩子支持和帮助。必要时候,可求助心理咨询。

  • 第三,伤害要怎样才能真正疗愈?


我们必须要接受:伤害的修复需要时间。有的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也为了孩子早些从伤害中走出来,会不去跟孩子提发生过的伤害。

这样并不一定真能保护孩子,这种“绝口不提”反倒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甚至羞耻感,让他们认定:整个事情都是糟糕的,无可更改的,我也是糟糕的,脆弱的,往事是无法被触碰的。

事实上,面对伤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不是拼了命企图去克服它、打败它,不是焦虑地要修补它,不是掩耳盗铃地奢望着不提它、弱化它、赶走它,而是承认它,接受发生过的一切。

这个态度非常非常重要。无论是虐童事件的直接受害者,还是目击事件过程的孩子,父母们都请记得告诉孩子们:

01. 这不是老师在惩罚孩子,而是在虐待和折磨孩子。

02. 没有孩子该受到折磨,施虐者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03. 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无辜的孩子。

04. 受伤害不是一切,决定不了你未来的路。

05. 你是讨人喜欢的孩子,我爱你,会一直陪伴你。




  • 第四,试着帮孩子重建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你还可以试着为孩子做下面这些事:

  • 多陪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戏


在游戏中设置好人坏人的角色。由孩子爸爸扮演富有力量的角色,去守护孩子。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帮助你,保护你。

  • 接纳孩子的所有负面情绪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哭泣的时候,向你求助的时候,记得站在他这一边,先去听到、看见他的恐惧、委屈、愤怒和所有的难过。这会给孩子归属感,并让他进一步确信,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人在身后,守护着自己。

  • 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可以支持和鼓励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会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做点什么去改变外部世界的。这样当他们遇到糟糕的事情,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而不是任由事态恶化下去。


总之,你跟孩子的日常互动非常关键,亲子关系是所有外在关系的底子。

不要在孩子受伤的时候、哭泣的时候还恨铁不成钢说:

“你怎么不知道打回去!”
“你就是太软弱了!”

这是指责不是帮助。

有一些伤害的确是偶发的。但更多的反复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欺凌、虐待事件,的的确确跟父母的不听、不看、不作为有密切关系。

尽管这样那样的新闻,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仍然想对不安的父母说,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无论怎样,父母都不能乱了方寸,这样,当伤害发生,我们才能够成为孩子最后的庇护所。




图片来源:反虐童广告:《我想快点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