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8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子有方] 当你把焦虑传染给孩子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作者 | 佟霏
01
儿子小树2岁多了,最近我也开始关注幼儿园,
时常和同事一起聊起幼儿园的选择问题。
这天,她跟我分享了一个邻居的故事。

这位邻居从一开始就为孩子定好了名校的目标,
学校升学表现很好,不过离家里很远。
为了能够上这所名校,
邻居早早就为孩子报了名校的幼儿园预备班,
每天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路上,接送孩子上学。

这本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所名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必须住校。
也就是说小学阶段,从6岁开始就必须住校,
每周回家一次,而幼儿园也提供住宿服务。
于是在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
这位妈妈决定让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就住校,
主要原因是:
“如果住校,可以在学校里上早、晚自习”。

其实从给孩子选幼儿园以来,
会听到越来越多的这类故事。
和这位妈妈一样,
很多人似乎都已经给孩子规划好了一条康庄大道。
从一开始就挥舞起了理想的大旗,
只等孩子不断长大在这条路上策马扬鞭。

02
今年6月的高考马上到了,
朋友却在为表妹的事十分烦恼。
原来,表妹今年要参加高考,本该紧张复习的她,
此刻却在到处闲玩,早已无心学习。
家人心急如焚,
表妹却只一句“我学不进去”就依旧我行我素了。
朋友和我探讨如何才能让表妹收心转性,
可是听过表妹的故事,我却开始同情起她来。
原来,表妹的妈妈一直在表妹身上寄予厚望。

从小到大,
妈妈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表妹的身上。
妈妈早年曾经有过一次不错的发展机会,
却遗憾失之交臂。这件事成为了她的心结,
于是把女儿培养成才就成为了她的执念。
表妹从小到大参加的补习班和特长班不计其数,
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们,却非名师补习班不读。
全家在经济状况困难的时候,
甚至靠四处借钱维持生计。
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没少发生争执。

然而事与愿违,
承载妈妈全部希望与寄托的表妹终于不堪重负。
早在初中时,表妹已经变得无心学习,
只是迫于妈妈的压力只能在各个补习班间穿梭。
到如今,表妹已经彻底拒绝学习,
在与父母爆发一场异常激烈的冲突之后,
连高考都无意参加了。


03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每一对父母皆是如此。
我们总想给予孩子更多,
因为我们知道无法陪他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风雨,
我们那么迫切地希望他能够强大。

这个社会运转得太快,
所有的竞争似乎都如在眼前。
于是焦虑的父母越来越多,
太多人担忧孩子“一步错,满盘皆输”,
脑子里仿佛绷紧了一条弦,
总想透过孩子小小的身影,

安排妥帖他长长的一生。
但因为我们自己的焦虑,而忽视孩子的感受,
甚至不理会孩子的心理发展,
不重视孩子自身的独特个性,单纯地去追逐名校、
追逐我们心中定义的美好前程,
却也可能会害了孩子。
当焦虑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心灵,
成为了我们与孩子相伴路上的绊脚石,
或许我们还需要看清以下几点——

  
孩子的天性是乐于学习的
朋友A从孩子出生几个月后
就一直坚持带着宝宝四处旅行,
一些人质疑她:“孩子那么小,什么都记不住,
旅行有什么意义呢?”
她总是很坚定地说:“在孩子最早的经历里,
让他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听到最美妙的声音,
以天地万物为师,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呢?”

果然,A的女儿如今4岁了,
对画画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
小小的她画风里有着别样的灵动与张力。
我们无法说旅行和她产生阅读兴趣有着必然的关系,
只是在旅行过程中,
孩子表现出对自然百科十分地着迷,
总是拉着妈妈讲各种昆虫和植物的知识,
慢慢的,无意中,
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孩子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学习,
那么学习的效果必然是翻倍的。
如果这种兴趣能够贯穿孩子的一生,
那么我相信,
孩子必定会在他热衷的领域里取得非凡的成就。
反之,则可能会视学习如洪水猛兽,

  
父母以身作则才是关键
钱钟书夫人杨绛,曾经在回忆录中写过,
她的父亲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
杨绛很是崇拜,当她追问父亲这其中的“秘诀”时,
父亲一笑,告诉她:
“不过是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而她的母亲操劳一家衣食住用的同时,
也是嗜书成痴,总是看书看得津津有味。
于是,杨绛自小酷爱阅读,曾说过:
“若一个星期不读书,那么这一个星期都白活了”。
而杨绛与钱钟书的女儿钱瑗,也是见父母嗜读,
于是渐渐入道,
最终成为治学严谨、学识丰厚的一代教育大师。

更为重要的是,
女儿钱瑗也在父母身上学到了那份从容与淡定,
精神上的高贵与自由。
这也才让他们一家能够处乱世而不惊,
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里,
把苦难的生活过得开出花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2: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和孩子一起,慢慢来
如同父母的美好的品质能够传递给孩子一样,
父母的焦虑也会传递给孩子。
如果我们看透了以上这些,
也许就不会为了让孩子
挤进名校而把三岁的他送进全托幼儿园;
也许就不会因为孩子写作业时开小差而大发雷霆;
也不会因为孩子考试没考好而责备孩子。

和孩子一起的每一个拥抱,
看着他在野外的草地上肆意的奔跑,
停下来等等他送一只迷路的小蜗牛回家,
不是更有意义吗?

当我们眼里有爱,心中淡定从容的时候,
才能够看见更多被忽视的美好。
这些美好,将成为点亮生命的光芒,
在每一次迷茫的暗夜,当每一次挫折来临时,
化成力量,普照前途。

我们无法陪伴孩子的一生,
但我们带给他的影响却终将伴随他的一生。
当身后奔腾的号角声想起,
愿我们都不要忘记,
他出生时,我们看到他的第一眼,
心中只愿他一生健康、平安、顺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