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12月,法国皮肤病协会就披露说,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正在代替对羟基本甲酸酯(被认为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在护肤品中被大量使用,导致皮肤过敏和湿疹现象。2014年9月,比利时限制了对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但是并没有完全禁止使用。
WECF强烈呼吁,“禁止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护肤品中使用3种高危险成分”。WECF“健康与环境”项目负责人伊丽莎白·鲁菲南戈表示,“我们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受检的洗护用品中都含有香料成分。香料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任何功效,还可能引起宝宝过敏”。
鲁菲南戈认为,“虽然今天的婴儿护理品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出于谨慎起见,最好还是不要使用那些含有潜在危险成分的产品。”
鲁菲南戈解释说,婴幼儿的皮肤非常脆弱。皮肤酸碱值在出生后几周内是中性的,皮肤的水合脂膜还没有形成,表皮细胞得不到水合脂膜的保护,表皮细胞也还没有粘连在一起,很容易受到外界侵害。此外,婴儿屁股区域经常又湿又热,特别敏感,有害成分也更加容易通过这里的皮肤被婴儿吸收。
婴儿湿巾使用方便,无需清洗,可随身携带,因此被广泛使用。然而,WECF在检测中发现,大部分湿巾中都含有有害成分,鲁菲南戈认为“这个结果非常令人担忧”。
其实早在2013年,法国精打细算消费者协会(UFC-Que Choisi)就对27种婴儿湿巾进行了检测,并且发现94%的湿巾可能含有有害化学成分。而法国国家药品安全局在2012年也曾提出建议“出于谨慎,不要使用含有苯氧乙醇成分的婴儿湿巾。”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WECF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尽量使用无香料婴儿护理品;除外出等必要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湿巾;尽量使用温和型香皂和洗澡巾来给宝宝洗澡;避免使用洗面奶和花露水,建议使用自来水;小心使用精油,一定要充分稀释后才能使用。(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