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马少华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大学是一个怎样的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老师,十几年前从新闻媒体来到人大新闻学院,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有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老师,还没有充分的自信,却已经变老了;我们每年要在这里面对的学生,却总是那样年轻。你们川流不息,像青春的河水。

  作为教师,我想分享给新同学的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大学对于你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

  好多年前,我做过一届本科生的班主任,像今天一样,迎接新生入校。班上有一位同学来自农村,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和超强度的应试教育考入人民大学。我当时觉得,他就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啊!这位同学性格内向,又是从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中出来的,他不善言谈,不善与人交流。所以,我格外观察他这方面的改善,比如,他有时说一个冷笑话。别的同学叫他小名儿。我希望他会逐渐在大学放松,开放自己。后来,二年级转专业,他就不在我班上了。

  4年之后,在明德广场上,全院毕业生合影,我再次看到这位同学,我问他已经和哪个单位签约就业了?在那个场合,老师见到毕业生,都问这样的话。而他回答说:还没有单位要我呢。我心里咯噔一下子,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儿了。他在就业的面试中一直很不顺利。一年之后他都没有找到工作。此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他的信儿了。

  我们看这位同学,他一考入名牌大学就好像因知识而改变了命运,但从四年以后看,实际上是否真的改变了命运,很难说。因为这位生性内敛、从相对闭塞的应试教育中胜出的同学,没有能够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尽可能地开放自己、改变自己。而和他一个班、同样来自农村的另一位同学,毕业的时候,表达和交往能力则和入学时判若两人。

  这就是4年大学生活给人的机会——决不仅仅是给你一个获得知识的机会。

  具体到课堂上,这样的机会就是更为积极地展示自己,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不仅是课堂,在大学,还有好多更具有自主性的机会,比如学生社团和学生媒体。在人生成长的这个重要时段里,它们都是改变自己、塑造自己的重要机会。而这些机会的本质:就是交流、交往,开放自己。

  同学们,咱们是年龄不同的两代人,有幸在人生短暂的4年里相遇。我们在这儿当老师,你们在这儿当学生,不是因为我们年龄比你们大,而是因为人类一种为了进步的效率考虑的制度设计:让一些人利用分工的优势——主要是资源的优势,观察和梳理人类的知识和思想资源,然后集中传授给另外一些人,使后者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知识创造。这里谈的是广义的知识创造:即使你只是在采访报道,相对于课堂上的练习,也是创造性的。

  这样的分工,我认为正是教育的本质。而高等教育还不仅仅是知识传播,而往往是知识的生产——在教室,在实验室,在老师和同学对话交流的头脑风暴之中。因此,它的本质是师生的合作。

  我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4年里,使自己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祝愿我们在教学与学习中合作愉快!(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