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规矩来惩戒,而不是用你的脾气来震慑 如果发脾气和讲道理都是无用的管教方法。 那就得试试规矩了。 规矩本身靠它的合理性。 所以定规矩要跟孩子说明,并且坚决按照规矩来。 不能因为心情好坏而随意制定规矩。 然后把规矩作为说教或者专制的工具。 当真正地把规矩内化为行为习惯。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离的时候,那就会自觉改正。 而不是靠你吼叫。 比如,我给儿子定的三个主要规矩: (1)自己能做好的事,就自己想办法完成 。所以当他等着你“伺候”他的时候,拿出规矩一就行。 自己的事,自己做吧。 而有时候给他辅导学习,他也会分神,要么玩玩具,或者看家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这时可以停下来,提醒孩子认真学习,把注意力集中了再继续。 当然,能让孩子遵守规矩的前提,是你跟他之间亲密的关系。 这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基础。 没有爱,规矩就是冷冰冰的桎梏。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学会善待孩子。 其实也是善待内心的那个自己。 当你平和安宁,孩子也会幸福快乐。 p.s: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怎么做到不吼不唠叨,让孩子听话?有十个小建议: 01.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 02.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03.少唠叨 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 04.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05.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 06.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指令。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 07.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 08.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 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 比如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 09.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 10.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