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与群分, 圈子不同,不必强容。 |
4 老马在一家国企工作,混了十几年还在基层,也没搞其他副业。在老友看来,他十来年组了那么多局,认识的其实都是酒肉之友,论交情是绝对不深的。 很多人都觉得,生意合作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合作的达成来自交情,而交情的培养来自从小到大的一系列交易。 通过一系列的交易,你才能向对方证明你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拥有创造共赢的平台,你才能证明自己的人品、塑造自己的口碑。而这些,是一起喝一百次酒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实力和层次基本对等之前,枉谈交情是件幼稚的事情。 5 我曾经开过一家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也经历过一段很注重“拓展人脉”的时期。 那段时间,一天三顿有两顿都在饭局上,一周最少有两天会喝多,各种局长科长老板认识一大堆,但事业几乎没有进展。 因为认识的人都太大咖太高端了,层次拉开到一个程度,他们想帮我都帮不了,也不敢帮。 稍微大点的项目,要求这个资质那个资质,对企业资本金、从业人员证书和人数都有严格要求,我的公司一个都不达标;稍微大点的企业,生意只给合作清单里面的企业做,我连那张清单都进不去。 一大帮朋友,绝大多数即便喝过十次酒也不过点头之交,剩下一两个也有心无力。自己层次上不去,你还不能怪人家。 后来老老实实招牛人、建队伍,从不起眼的小项目开始做,一点一点累积案例、口碑、资质,认识人的层次也随之逐步提高,反而顺利的一塌糊涂。之前怎么求都不关照的领导,甚至会主动丢项目过来求合作。 我知道他们其实一直都没变,是我变了。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