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深层次剖析 |
受教了,真是及时雨啊 |
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
看完全文感觉学到了不少![]() |
很受用,学到了。 |
满满的干货,转行时应该多看看这样的文章。 |
Part 4 约见行业大咖 写到结尾,我想说,其实最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是直接约见大咖,和行业里最有经验的人对话。 所以应聘本身,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行业的过程。 还是开头那句话,不要害怕应聘,即使被拒绝了,就当练习了、学习了。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上一家公司时,我们小组临时接到一个投资评估的紧急任务,对一家我们从未听说过、商业模式也全新的创业公司进行评估,看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率有多高。 当时我的小组组长对这个新项目也是一脸懵逼,得到的信息量很我们完全一样,然而她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就迅速找出了解决思路,然后提前提交了一份大致的报告给老板,结果被看重,一起和老板去见了项目的创始人。 我们当时通过搜索,完全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一点资料,相关公司的信息也很少,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她告诉我们,在周末的两天,她约见了许多投资人、创业者、技术人员,在和他们的对话过程中,直接获取到她想要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整合,得到这篇报告。 这期间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她的人脉和渠道资源,联结着更多更牛逼的人。所以她可以约见许多投资人、创业者,在交流中直接获取最有行业经验的信息。 那要怎样获得这样的资源? 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更加牛逼,加入更有价值的圈子。二是借助平台的力量,比如我们当时所处的就是一个知名创投媒体,对接创业者和投资人,本身平台的价值就非常高。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点 — 她的思维和分析方法。 她知道需要从哪些角度收集信息,不仅和投资人聊天时单刀直入的获取最有效的信息,而且会和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聊天,从不同维度评估项目可实现的标准。 所以,即使我们有相同的人脉,我也不一定能从他人口中问出她得到的信息,即使拿着相同的信息,我也不一定能推断出她得到的结论。 这就回到了我之前论证的一个观点:
好在,这种差异不是不可弥合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刻意练习,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许七天并不能真正让我们摸透一个行业,但起码可以是一次练习,一个开始。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