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所有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多年前,你选择痛苦还是安逸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
赞同,作者一定是对生活有一定深度思考。 |
3 之前不停地和人交谈,让我有了一个很深的感悟:迷茫是这个时代下每个人的常态。无论你从旁观者角度看其他人多么成功、多么悠闲、多么坚定,他有属于自己的迷茫和不确定。 如果是这样,一切反而没有那么糟了。 我在同一个体系里封闭了太久,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已经搞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高度,但这并不代表过去多年的积累是浪费。 我需要的是先徒手掰一道缝,先把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融合起来,把过去那些主动了解的、被动学到的东西,用更系统的方式梳理、用新的角度理解,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尽管一直在同一个方向上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还有亟待提升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的事情,还是技巧与方法,我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站在更高层级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为我总是刻意忽略了战略层面的信息,觉得那些和自己无关,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视野,没能把思维带到更高一级。 我开始重新梳理很久以前的培训教材、大部头的专业书、工作里积累的笔记... 在已经滚瓜乱熟的东西背后,又有了新东西在闪烁。比如大公司里那些每天都要走的繁复流程,以前只是怨声载道地去应付,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却明白这样设计背后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机会在哪里?我什么也没看到。但在我埋首努力的时候,至少可以暂时抵抗如影随形的恐慌感。 我可以抓住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知识、信息、新的做法。我不再担心未来十年二十年都这样子了,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随时有机会,需要的是有准备的人。 我一心一意地准备了小半年,两个机会几乎在同一时间降临: 一个是一半员工都是前同事、属性类似、稳定如城堡般的英国公司; 另一个充满活力未知,90%的人都比我年轻、好胜、更懂互联网的创新企业。 在历经了一百多天的折磨后,这不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只需张口说出那个已经在内心演练了无数次的答案就可以了: 当然是后者! 尽管它未知、全新、年轻得让我焦虑不已。但我知道除了它,自己别无选择。 因为我知道,那些20岁困扰过我的问题和焦虑,如果我不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我30岁,35岁,40岁,45岁的时候一次次卷土重来。 我会一次比一次悔恨,一次比一次无能为力。除了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去和更能年轻的人携手相搏,主动纵深跳入趋势的汹涌深渊外,我真的别无选择。 4 很多年后,我看到了水木BBS上工作十余年女博士,重寻月薪两三千的工作; 我看到了华为被裁员工说40岁的中产,深圳两套房,被裁后活不下去的帖子; 前同事告诉我某某创业了,某某某离职了正在四处找工作; 还有许多老朋友在抱怨着多年前就已经抱怨过的天花板和被年轻一代取代的危机... 这些所有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多年前,你选择痛苦还是安逸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那些已发生、还未发生的所谓“中年危机”,必将到来,只看你打算从何时开始应战。 如果你明知道大潮将至,站在沙洲上,提心吊胆地提着鞋子等待潮水将至,毫无意义。你要么尽可能地爬,去爬到一个更高的高地;或者再主动一点,纵身跳进潮水,呛几口水,就发现一切没那么迟,也不算那么糟。 强者恒强,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