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如果遇到几个能装的就没意思了。 |
那天的聚会对我当时的世界观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我原以为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一样,还在理想和现实中徘徊,却不承想看到的都只是活生生的现实。大学时代里的那些灵感和想法,最后都泯灭在酒桌的推杯换盏当中。 我们就像一个还没准备好长大的孩子,在被急速推入这个成人世界之后,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去模仿成人世界里的礼仪方式,用这些来伪装自己还没能成熟的部分。 我们陷入了这个快速运转的世界,被它独有的标准去衡量,之后丧失了原本世界观里的判别方式,似乎不抓点什么当作自己的附属标签,就不足以证明自己成功一样。 房子和票子,这些原本以为离自己很远的事情,忽然在某一天变成了衡量你的尺子。 这种比较带来的难受,就好像小时候你听到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在比较谁的孩子更优秀一样,就好像每次家长总爱提到那个学习好、工作优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样。 那是我第一次开始直面自己的处境,第一次问自己,这样的日子你还希望过多久? 尽管我自己不乐于承认,但是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都变了,我们都在长大。 在我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尝试去做一个“别人喜欢的自己”。和他们比起来,我几乎是活得又自我又任性。 这件事成为后来催生我定下“三十岁之前努力尝试,三十岁之后慢慢靠谱”的理由,也因为有这件事,后来遇到人生分水岭的时候,我才能更理智客观地考虑,最终选择放弃编辑和出版圈,选择坚持留在地产领域。 面对现实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而可以直面残忍,才是长大的开始。 我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喜欢毕业之后的聚会,似乎那是和同学、和大学唯一的联系和纽带,有时候你对它的依赖就好像断奶之后咬在嘴里的那个奶嘴,那只不过是一个习惯。 当然,或许也有我这种,在毕业两三年后的毕业聚会上饱受刺激的人。明明是同一个起点出发,却因为能力际遇的问题各自有了天差地别的区分,这种强烈的对比感几乎是一些内心不乐意长大的人难以接受的,尤其是看到那些早年资质不如你的人,因为提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获得成功,内心的酸楚和妒忌着实是非常折磨人的。 那种愤愤不平多数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做不到。 毕业之后的聚会,原本是老同学的重逢,却很容易在客套和攀比之间走了样。 我觉得真的好友不会等到毕业聚那天才见面,而很多时候为了照顾所谓的全班聚的形式,一定会把那些半生不熟或者彼此压根看不顺眼的人凑在一起,这样客套和攀比也就难免。 其实人生没有可比性,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 有的人在二十岁就买房买车,或许你要到四十岁才能交得起首付,入住新家。人生的得到和获取其实不过是一个早晚的问题。那些你少年时代认为的很了不起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你也会得到,而得到之后的空虚才是最无趣的。 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有一个阶段在疯狂追求物质,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得到的时候,那时候的同学就很像你身边的镜子,映射出来的或许是许许多多的你,也许你当年早一点也会和他们一样…… 这许许多多的假想和可能或许会打乱我们人生的步调,也许还会带给你一场你认为的风暴。 可当这些超过了某个时间界限,或者是你人生的阅历到达某个层面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原本追求的那些并没有什么,你不过是选择了在某个阶段加速、某个阶段放缓罢了。也许那些加速和放缓你并不自知,毕竟生活是最好的调节师。 你或许开始一直都在放缓,到了某个阶段它一定会逼着你急速生长。你或许一开始都在拼命争取,到了某个阶段,它一定会警示你放慢。 这才是生活里的奇妙之处。 当我在毕业十年之后,和班上的四位同学聚在一起吃饭时,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过了十年,其实大家得到和失去的,都差不多。这个时候第一次有了一种看淡身份、收入,甚至许多外在符号的感觉,老同学还能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才是一份真的难得。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