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敢于对父母说真话 童童上小学二年级了。一天,学校举办开放日活动。老师跟妈妈说:“你和爸爸真潇洒,不管孩子,自己外出旅游这么久。马上期末考试了,这段时间孩子功课还是要督促的。毕竟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妈妈听得一头雾水,当时没说什么,回家后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跟女儿直接沟通。 原来几周前,课堂测验,童童竟然得了个不合格,老师说不合格的同学订正完了,要拿回家让家长签字。那几天,妈妈出差了,童童怕被爸爸批评,就自己代替父母签字,跟老师说是因为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了,只能让奶奶代签,但是奶奶眼睛不好……老师看了看,信以为真。 爸爸妈妈听了,非但没有批评童童,反而感谢她说了真话。因为说了真话,没有被加倍批评,反而获得父母的认可和欣赏。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孩子常会因为害怕被批评、羞辱和惩罚,就用撒谎来逃避责罚,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自我保护。童童父母关注的却是撒谎背后的原因。爸爸反思自己的确不止一次地说过,不要求女儿考满分,但是绝对不能不及格,不及格就完蛋了之类的话。 所以童童不敢拿不合格的卷子给爸爸签字。这个“不敢”就促使了孩子用撒谎来逃避。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改变这种“不敢”的状况,让孩子敢于对父母说真话,童童坦言,自己在撒谎的时候有多么害怕,多么担心老师会看出来。这是孩子的真实感受,是坦然说真话,还是忐忑地撒谎,今后童童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点特别值得父母借鉴。童童妈妈在听了老师的反馈时,没有马上揭穿孩子的谎言,而是决定回家先和女儿沟通。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可贵的信任,妈妈相信孩子撒谎一定有需要被体谅的原因。所以她选择信任“撒谎”的女儿。 正是这份信任,为之后的亲子沟通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果父母急于揭穿孩子一时的谎言,就会因此失去孩子的信赖。 用撒谎保护自己,几乎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不应该否定这种本能,而应该在家庭中营造彼此信任的氛围,一个被父母全然信任的孩子,就没有了撒谎的必要;一个因为说真话总能被父母认可和鼓励的孩子,就不会选择撒谎。 任何时候,请相信你“撒谎的孩子”, 因为他正躲在谎言背后等待你的拥抱!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