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大辞典》(简称OED)告诉我们,immigrant 一词在18世纪晚期进入英语,早几十年出现的形式是 emigrant。现在,emigrant 已经不再使用。根据牛津语料库,每100万词中,emigrant 出现0.3次,immigrant 出现23.7次,而 migrant 是16.4次。 Asylum seekers(寻求庇护者)和 displaced people(流离失所者) 虽然 asylum seeker 在语义上与 refugee 很接近,表示“a person who has left their home country as a political refugee and is seeking asylum in another”,达到每百万字0.7的出现频率。但在媒体上从未像 refugee 一样受到关注,达到每百万字 32.12 的出现频率(正如上面使用频率线图所示)。OED 认为 asylum seeker 一词出现在1950年左右,这应该是在1951年签署的日内瓦公约出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Refugee 一词的出现就要更向前推进200年,如 OED 的词条所示,它在17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在英语中使用,但最初的历史含义为“Protestant who fled France to seek refuge elsewhere from religious persecution”,指逃避**,尤指1685年颁布南特赦令(the Edict of Nantes)后逃离法国的胡格诺派(Huguenots)教徒。 另一个术语——displaced person(常常简写为D.P.)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non-German compelled to work in Germany”,即被迫在德国工作的非德人员。根据 OED,1944年美国报纸文章上第一次出现该词:“The Refugees..or, as they term these people here..the Displaced Persons.” 现在,D.P.还可以更广泛用于一位“因为军事或政治压力而从本国搬出”的人。在牛津语料库中检索 displaced people 一词,只产生6649个结果,达到每百万字中0.83的出现次数,比 asylum seeker 的出现率还要低。 Expats 侨民 单词expat 也是此次谈及的一个有趣的词汇,是 expatriate 一词的简写,指“a person who lives outside their native country”。 根据定义,它看着与 immigrant 一词意义相近,但当我们仔细查看该词最常搭配词汇,就会发现它用于完全不同的语境中: expat每10亿词中最常搭配的词汇是British Expat 的使用语境完全不同于 immigrant 和 migrant 两词多讨论合法性问题,反倒是更常受到影响用来指更为富裕的英语国家人们。当谈论 expats 时,人们往往首先认为是说英国人或美国人。 有趣的是,expat 的起源与 refugee 更为接近。动词 expatriate 源于拉丁语,由 ex- /out + patria /native country 组成,指“将某人驱逐出自己的国家;放逐”。OED 中也收录了该词反身动词的第二个释义“to renounce one’s citizenship or allegiance”,即“放弃某人国籍和对国家的效忠”,也可以更广泛地定义为“撤销本国国籍”。 如上使用频次饼图所示,expat 的使用搭配和 immigrant 或 migrant 并不相近,而 expatriate 也不作为名词使用,牛津语料库中显示的名词和动词的使用频率为每百万字2次和1.8次。(牛津辞典)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