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 |
这种情况就跳槽吧,找一个更需要自己的公司。 |
培养自己的稀缺性! |
就找那些已熟练掌握某种知识、技术、框架的程序员!
所以,你看到软件公司的招聘信息,都有“精通C++”、“精通Java”、“精通Hadoop”、“精通Spark”、“精通图像处理算法”、“熟悉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之类非常具体的要求。
而拥有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程序员,没事儿为什么要跳槽?人家最起码拿着市场平均工资,你要不给出一大截奖励工资来,人家完全没有跳槽的动力。起码50%才能让一个正干得好好的程序员动心。有时甚至需要翻倍。
话又说回来了,对公司领导来讲,本公司熟悉某种技术的程序员面临的状况也是类似的,只要公司保持他现在的薪资水平和满意度,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跳槽——得有公司给他高出现在30%~50%甚至翻倍的薪水啊。在一个稳定的行业里,这种概率不太大,除非本领域有新的土豪玩家入场。
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始说的现象:公司居然会花比现有同级别程序员薪水高一截的代码从外部招人。那么这种现象,就是由几点原因导致的: 3. 培养自己的稀缺性 2016年新年伊始,李开复亲自带队奔赴硅谷。后来李开复向新浪科技分享他的新年“硅谷见闻”时提到:
李开复解释,之所以出现超高薪招聘人工智能博士生的情况,一是由于研究投资回报高,二是像 Google、微软、Facebook 之间的研究竞争激烈,而美国每年产出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博士生也就 50 人,不缺钱的三家企业自然是疯狂砸钱抢人。
注意到了吧,这就是稀缺产生的价值。要是那些做深度学习的博士生像我们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一样多,就公交价了。 所以,如果你对前文提到的那种情形不满意,那就自己努力培养稀缺**。按我的理解,程序员的稀缺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