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不在小事上瞎操心,你才能专心做大事 - 『人在职途』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不在小事上瞎操心,你才能专心做大事

查看数: 5423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5-27 22:23

正文摘要:

  每天杂事太多效率太低?你的事情再多能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多?而奥巴马每天还能腾出时间玩社交媒体,小扎每天还有时间晒娃。   为什么越是忙的人越是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好?他们 ...

回复

花子妹妹|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30 16:44
似乎挺有道理的
半米阳光1|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30 09:22
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帮助,谢谢分享。
淡然若水ぺ﹏|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28 08:45
有道理啊,小事做多了大事一定做不好。
飘落的记忆|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27 22:23
  2、 你是选择者(chooser)还是捡拾者(picker)
  我们人人都在期盼“自由”,比如“精神自由”、“财务自由”。很多时候,我们期待“自由”,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有了钱,我们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鞋子、电器…

  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

  但如果可供选择的数目继续疯长,可能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再是自由,而是自虐。

  我举个例子,现代美国人每天要看3000条广告,除去睡觉时间,每小时要看200条广告,也就是每分钟3条以上……筛选这些信息对现代人来说真是一场折磨。

  在浩如烟海的选择中,很多人从选择者(chooser)慢慢变成了捡拾者(picker)。

  选择者是在决策前积极思考各个选项的人,而捡拾者则将生活的选择看作是电视中的影像,能抓住什么算什么,但他们又期待自己抓到的是最佳选择。

  然而在决策时刻,不会有人举着牌子,郑重地告诉我们这个决定有多重要。

  3、 遵从“次级决定”Second-orderDecision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让生活变得轻松的一个简单策略是——遵从“次级决定”(second-order decision)。
  所谓的次级决定就是“把一些决定固化成习惯或规则,以减少做决定的次数和时间”。

  比如系安全带。因为系安全带是一种早已养成的习惯,所以你上车后,不管是2公里还是20公里的路程,都会不假思索地系上安全带。
  如果你遵守婚姻的规则,就不会欺骗你的伴侣,也不会为日后可能遇到的无数个诱惑而感到痛苦。

  遵守规则可以让你远离选择的烦恼,无论是在坐车还是参加鸡尾酒会的时候。设置规则就好像是我们在电脑文本中将字体默认设置为宋体10号一样,这样我就不用每次都动脑筋再去调整它。

  通过运用规则、设定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有更多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哪些无法回避的选择。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选择上。你必须首先明确究竟哪些选择对生活是重要的,其他的则可以放到一边。通过限制选择的数量,我们就可以少做一点选择,多一点舒心。

  4、 你每天在低端的决定上浪费多少脑力
  为了减少“决策疲劳”,看看你每天会做出哪些决定,以及可以简化哪些决定。

  总统通过每天穿一样的基本款西装来减少决策疲劳;而你可以通过在睡前挑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来克服这个问题。

  奥巴马的另一个诀窍是,保持一个选择的区间。与其浪费时间在决定和哪个生意伙伴喝一杯,不如把你的选择范围缩小到特定的几个人。你这样做不是反社交——你只是懂得节约时间。

  下面是职场上的你可以参考的:
  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的那款;
  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或改进版”所忽悠;
  提前把衣服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好,搭配好,然后按顺序一次又一次地穿。

  在每月的同一天支付账单;
  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锻炼,每次时长一样久。

  在每周的同一天把需要跑腿的事做完。其实工作日的晚上很适合去超市购物,但大部分人都呆在家里看电视。

  坚持购买同一个牌子的手机,电脑,或平板,然后提前决定你更新设备的频率。只在到了你该更新的时候再更新。

  坚持购买同一款香皂,洗发水和除臭剂等等。

  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开始工作。
  没痒别乱抓;不用担心选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拥有其他新东西。

  通过简化你的日常决定,你就可以将你宝贵的脑力资源投资在有深层影响力的高端决定和项目上。如果一个决定对我的最终目标没有帮助,我将不再思考它。就像扎克伯格对自己的衬衫那样。

  想过得更好,就应该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绝束缚;
  想过得更好,就应该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
  想过得更好,就该降低对选择结果的期望;
  想过得更好,做决定时就不应该给自己留退路;
  想过得更好,就应该少关注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也许这样你会更高效,也会少很多烦恼。(LinkedIn中国)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