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据说如果你各种会聊天,能比别人少奋斗10年 - 『人在职途』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据说如果你各种会聊天,能比别人少奋斗10年

查看数: 5797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4-30 15:19

正文摘要:

知道吗?小到与同事、老板、客户的每一次日常沟通,大到升职加薪、拓展业务、签合同,处处皆谈判。 每一次谈判都有独特性,但一些战略、战术和原则可以让你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1、取悦他人 这一条听起 ...

回复

kanxpg|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9 10:34
会聊天也是一种能力。
╰lsywan╮|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3 08:00
会沟通是个技术活,学习了。
漫步天际灬灬|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5-1 10:04
淡淡雨烟|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16-4-30 15:19
本帖最后由 淡淡雨烟 于 2016-4-30 15:21 编辑

8、全盘考虑
可悲的是,许多人将“工作机会谈判”和“工资谈判”混为一谈。但是,你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多来自其他因素,相对于工资而言,它们更易于通过谈判实现。不要只盯着薪酬。

你要专注于交易的整体价值,不要只想着你愿意得到的回报方式,还要考虑获得回报的时间。你或许会决定参加一门课程,虽然现在得到的回报有限,但将来会让你晋升至更好的职位。

9、多提问题
如果有人提供给你一份工作,而且你对这份工作的某些部分很在意,通常情况下,一次性抛出所有问题的效果会比较好。如果你有一个以上的要求,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出你想要的每一样东西,要表示出它们对你而言很重要。

否则,对方可能会挑你在意度最小的两件事,轻松帮你解决,进而认为已经满足了你一半的要求。于是,你得到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变得更诱人,而谈判对手却认为他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10、掌握分寸
不要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谈判高手,要抑制这种冲动。那些上过谈判课的MBA学生常存在这种问题:在得到第一次面试机会时,就跟未来的雇主疯狂讨价还价。我的建议是:如果某样东西对你很重要,就一定要坚持谈判,但不要对每件小事都锱铢必较。为蝇头小利拼得你死我活会适得其反,也会在你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限制你与公司协商的余地。

11、保持慎重
如果你要考虑多个就业机会,最好能让所有工作机会短时间内同时到来。所以,为了让所有选择同时摆在你面前,不必害怕延长与某位潜在雇主的沟通时间,或者加快与另一位雇主的接触。这也是一种平衡手段:如果你拖延太久或催促太甚,公司都有可能对你失去兴趣,转而雇用别人。

12、不要耍酷
人们不喜欢被告知“做这个,否则后果自负”,所以要避免下最后通牒。有时候我们会不经意这样做,目的只是为了展现实力,或者因为感到沮丧,用错了表达方式。你的谈判对手可能会做同样的事。

我个人的方法是,在收到最后通牒时干脆视而不见,因为在某些时候,发出最后通牒的人可能会认识到,这样做会把事情搞砸,想把它收回去。如果此事从未被讨论过,他更易于做到这一点,而且不丢面子。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绝对做不到。”不要纠缠于此,或是让她不断重复这话。相反你可以说:“我知道,以目前的情况看,这可能有点困难。也许我们可以谈谈X、Y和Z。”假装最后通牒从未发出,不要让他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他是认真的,过段时间,他会对此做出解释。

13、要有耐心
艰难的工资谈判或长时间拖延,不告知是否录用你,可能会让你感觉招聘方在故意刁难。工资谈判在个别问题上陷入胶着,可能只是表明你对一些限制条款并不完全理解。迟迟得不到工作录用通知可能只是意味着,你不是招聘经理惟一关注的对象。

保持联系,但要有耐心。即使你无法耐心等待,也不要带着沮丧或愤怒的情绪,让一切朝期望的方向发展。

14、给予时间
请记住:今天没谈拢的事或许明天可以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和限制都会发生改变。当有人说“不”的时候,他的意思是“今天我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一个月后,同样的人也许能做些此前他不能做的事,比如延长合同期限或给你加薪。

假设一位未来的老板拒绝你周五在家工作的请求,也许是因为他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弹性。但也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到他足够的信任,让他无法轻易应允。半年后,你可能会有更好的理由,说服他允许你在家办公。要乐意继续交谈,并鼓励他人重新思考未言明或未解决的问题。

15、有大局观
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使你可以像一位专业人士那样进行谈判,但如果选错了公司,你一样会铩羽而归。让你拥有满足感的是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是如何在谈判中取胜。经验和研究表明,就满意度而言,相对于一份丰厚的工作待遇,你选择从事的行业和职位、你的职业生涯轨迹,以及日常工作氛围对你的影响要重要得多。

上述准则应该能帮你有效地进行谈判,但这些准则只有在深思熟虑、全盘考虑的过程中才会发挥作用,以确保你得偿所愿。
作者:迪帕克·马哈拉
时青靖 | 译    安健 | 校 万艳 | 编辑
文章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