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理论的角度来看,老板希望员工都能自觉地坚决地执行上级的指令,感觉这绝对是做梦! |
老板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员工的心态。 |
博弈肯定存在,利益驱动。 |
如能做到换位思考就没那么复杂。 |
生活、工作中“博奕”无处不在,如何化解很重要。 |
感觉没那么纠结,只要制度合适员工与老板之间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
管理者从尊重人性出发这才是根本,如果按博弈论来说员工通常是被动博弈,主要看管理者的水平了。 |
员工和老板基本上不会存在双赢。 |
老板和员工进行博弈,只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的点。 |
在烟台巨翔建筑员工大多数都是老板的大爷,老板敢怒不敢言,只有听从指挥的到最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
对此,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深入现场第一线了解和记录生产线存在的各种效率浪费问题; 第二,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如搬运浪费、走动浪费、单手作业浪费等,辅之以现场的照片(绝不能把照片的焦点聚焦到人脸上,而且只讲问题,不讲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做成简单易懂的培训教材; 第三,对生产线员工进行集中讲解培训,确认大家是否听懂,并即刻动员员工自己动手一起解决问题,最好明确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奖励措施; 第四,手把手辅导员工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结果写成改善报告;第五,让老板到现场观摩和欣赏员工的改善,让员工讲解改善的过程和成果。老板应该对员工的表现和结果给予由衷的赞扬,并兑现约定的奖励措施。 看上去,这是一出人为编导的戏,里面有导演,即实施顾问或者优秀的管理者;有导师和拉拉队,即老板;有演员或群众演员,即广大员工。这样一出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它让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出现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不仅享受到来自管理层和老板的尊重,还可以体会到因为个人成长(逐步拥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带来的成就感。老板也能体会到这样的感觉真好,因为不恨,不骂,不斗,员工也能积极向上,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和快乐。当然,这样一种美好的局面不可能唾手可得,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努力,身边还需要优秀导演的参与。 例如,前面提到的改善食堂剩饭剩菜的问题,除了要求要持续改善饭菜的质量之外,其实可以有更多的选项。 某企业借用上述生产线改善的大致模式,先拍下浪费食物的现象,结合一些该如何对待粮食的古训或要求,做成简单的教材; 第二,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让全体员工在《×××倡议书》上签上名字; 第三,将倡议书悬挂在食堂显眼处; 第四,初始阶段,由管理者或行政部员工轮值在食堂入口处提请大家按倡议约束自己……坚持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一家企业就做得更生动,更人性,更美好。这家企业也对员工进行了教育,并告知尽量不剩饭菜,吃多少拿(买)多少,实在吃不完也可以剩下,以保障身体健康为原则。 与此同时,把食堂的出口做成两道门,一道是守约的绿色通道;另一道是没有守约的红色通道。在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还需要由管理者或行政部员工轮值在食堂出口处提请员工如实选择通道。 管理者要想摆脱博弈心态,就必须从尊重人性出发,并通过充满智慧的人性化美好形式,感化、教育和约束员工,让员工始终愿意以天使的面目示人,而把内心的魔鬼牢牢禁闭在法律、道德或信仰的笼子里。如此,才是中国企业管理之幸,也是管理者们人生的福音。 |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