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2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子有方] 新型别人家的孩子:隐形的较劲你做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5: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如今我们都有的共识:
  从小被父母比较长大的一代80、90后结了婚,当了父母,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我们不想再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攀比环境。
  可是,这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事实上,你是否仍旧在行动上做隐形的较劲呢?

  以前:“你看看其他幼儿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幼儿英语了,你也要学”
  现在:暗暗的,先去报个辅导班再说。

  以前:“你看看,隔壁老王家儿子已经钢琴十级了,你啥艺术细胞都没有?”
  现在:默默的,学钢琴,学舞蹈,男孩必学跆拳道。

  以前:别人家的孩子放假去哪哪旅游了
  现在:每到周末安排孩子“去哪儿”,寒暑假必然要出境游。

  以前:别人家孩子用某国外的母婴品牌用品
  现在:悄悄的,通过代购、海淘也买回了同款……

  以前:别人家的买了学区房,孩子有独立的学习房
  现在:顶着上海房价的疯狂也要披着被子为孩子换房……

  现在的你已经知道不用言语去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你是否犯了暗自较劲的毛病,是否能做到,不较劲,不攀比,只让孩子和自己做纵向的比较?

  什么是较劲?
  举个例子:女儿6岁,大班,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要学会跳绳。第一周全班30个小朋友10多个不会连跳,第二周,全班只有少数几个人不会连跳。第三周只有女儿一人不会连跳。姥爷带她出门去练习,人多的公园绿地她不敢去。她说因为全班小朋友都会跳绳,她怕别人笑话她。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还是在念叨:“妈妈,全班小朋友都会跳绳了,老师会不会说我笨!”

  我安慰她,你觉得这两周比之前进步了么,她说之前每次绳子都不过,手也不会甩,现在能单跳一两下了。我肯定她,这就是进步啊,她还是不理解又很懊恼,哭着喋喋不休反复重复着说别的小朋友会、自己不会。像她这样的心理,不是攀比,属于自我强迫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喜欢自我建固在一个封闭的心理压力比较的环境中。

  像我女儿这种孩子,疏导还来不及,根本不用言语拿来和别人较劲,她自己就会暗自回来告诉我谁谁有什么,谁谁会什么,这是攀比的心态么?不是!只是她没有学会放松,无法面对全班最后一个不会跳绳这样一个没面子的事实。对于这样的孩子也许会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她的心理素质较差,也许在未来生活中,我需要对她增加情商的重点引导,孩子无法接受失败的打击,遇到小事挫折就痛哭流涕,这是暗自较劲。今天分享这个小故事出来,也希望各网络大咖能帮我一起解决孩子自身存在的攀比和“别人、别的同学比你优秀”等面子问题。

  所以,由我女儿的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攀比有时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不服,较劲,往往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也有面子。

  作为家长,我们要不要让孩子尽量在他们的小圈子里有面子呢?每个人的攀比、对比要因年龄、个性、因人而异。不能片面的给孩子要求不要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也不能一味的打击评判和指责,有适合我们的,也许只需做到平心静气的疏导、缓和、接受、慢慢的告诉她“可以回头望望”,让她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独立的应对每个同学是一个独立且相对优秀的个体,要让她学会接纳。

  让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较,是不是会渐渐消磨了孩子的进取心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5: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家长喜欢比较,如何平衡让孩子不去比较。
  大多数时候,孩子暗暗较劲和别人比较,其实是一种积极心态。如果一味强调孩子不和别人比较,很容易到了高年级,初中阶段,产生了麻痹感,别人的优秀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慢慢消磨了她们的情绪,生活的更加我行无素。2——6岁孩子的家长可以设置一些虚拟的偶像,让他们对这些偶像的励志故事多一点了解,多读名人传记,成功感言,让孩子认识到正确的、积极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做到不嫉妒并保有应有的竞争和忧患意识。

  PS:每个自卑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盲目乐观的孩子也会存在一些性格张扬好高骛远之戾气。

  多强调“别人的孩子”可能引起自卑,不去比较也可能造成狂妄自大,井底之蛙。所以当爸爸妈妈们不说“你怎么就不如人家……”这样的话时,并不能就默认了孩子不如别人。

  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强调他的个性的创新。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人生可以复制,没有一个孩子可以遵循别人的成功模式。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静待他们成长,让他们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每个生命阶段中最努力的那个她,只有每天的生活积累才能换得未来的精彩人生。(文:暖杨杨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