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表姐一样焦虑的父母, 内心都藏着一种深深的担忧。 担心孩子未来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缺乏能够立足于社会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心态下, 家长们经常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 过分重视结果,而忽视孩子努力的过程。
这种问题会直接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 强调人们普遍存在两种思维模式, 一种是僵固型思维模式, 而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拥有僵固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强调天赋的作用。 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天赋能力, 在遭到挫折时,更容易认为事情难有转机, 从而自暴自弃。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强调努力的意义。 倾向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把失败看成一次机会,然后积蓄力量重新成长, 也就更具备了坚强的韧性,更可能获得成功。
因此,当家长过于强调结果, 而忽视孩子的努力过程时, 更容易使孩子形成僵固型思维模式, 而非成长型思维模式。
要让孩子能够坦然地面对竞争,不在竞争中迷失方向,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表扬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结果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 前者更强调努力的过程, 而后者更加强调天赋与能力。 多多鼓励孩子的努力,不必过于在意最终的结果, 更能帮助孩子激发努力欲望。
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 “贴标签”的方式尤不可取。 有时候,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进行竞争, 但孩子在父母处经常得到各种评判他们的信息, 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品质 被时时刻刻衡量着,从而产生过度的竞争意识。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僵固型思维模式者普遍认为, 他们必须达到父母的期待, 否则父母就不会爱自己和尊重自己。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 父母的爱,不是建立在他是否优秀的基础上的, 他可以放心的去关注自己的内在力量, 而不是把力量消耗在取悦父母身上。
更好的竞争永远是和自己的竞争, 让我们真诚地鼓励孩子的进步,把横向的竞争, 变成纵向的求索吧,如此更能助力孩子扶摇向上, 信步从容的走向繁花盛开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