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与高校老师比智商 试问骗子们的“自信”从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明天一早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情交代你办。”“什么!我是谁?你这个同志怎么搞的,连自己领导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这两天,浙江大学有几十位老师反映,称接到过陌生号码来电,诈骗钱财。每次打来电话的“开场白”都差不多,一般自称是院系领导。

  其实,这样的诈骗手段不算新鲜,但骗子这次竟把目标锁定在高校老师身上,他们到底从哪里来的“自信”?

  骗子开口就能喊出老师名字
  昨天下午5点多,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副教授李红涛打车回家,半路上手机响了。

  他掏出电话一看,手机软件显示号码是陌生的,但归属地是杭州。

  李老师没多想,按下了通话键,对方开口就说:“红涛啊,你明天早上有没有空?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有点事情找你。”

  “当时我愣了一下。”李老师说,电话里的人声音浑厚,听着年纪大概有40岁左右,但却操着一口闽南话的腔调。

  李老师当时就回了一句:“请问您是哪位?”

  对方一听,刻意提高了声音,带着责怪的语气反问道:“你这个同志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连自己领导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李老师低头想了一下,“这个人无论听声音或者辨口音,都不像院系任何一位领导。”他想起了以前身边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于是在电话中询问了一些有关学校内部的事情。

  果然,对方马上挂断了电话。这下,李老师更加确定了自己判断。

  随后他通过手机软件,将这个号码标记为诈骗电话,并加入了黑名单。

  一个学院就有十多位老师接到诈骗电话
  事实上,李红涛老师并不是唯一一个接到诈骗电话的。

  就在4月13日、14日这两天,仅仅是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就有十多位老师接到过类似的电话。

  该学院从事行政工作的鲍毅玲老师,在4月13日晚上就接到过一个158开头的陌生号码。

  对方使用了同样的手段,要求她第二天到其办公室一趟。

  “他这么做,无非是想骗取信任,然后再假装自己外出急需用钱,让接电话的人汇钱过去。”对于这样的诈骗手段,鲍老师有所防范。

  接到电话后的那天晚上,她立即上网查了这个陌生号码,虽然还没有被网友标为欺诈号码,但这种诈骗手段被曝光的有不少。

  “还好上网查了一下,加上因为工作的关系,对学院领导的声音比较熟悉,没有受骗。”鲍老师说,不过她担心,要是骗子演技再逼真点,或者自己缺乏一些防范意识,或许也会被骗。

  骗子胆子这么大,看浙大老师怎么防诈骗
  从4月13日到14日,短短两天时间里,浙大各个院系估计至少有数十位老师接到过诈骗电话。
  此外,也有个别浙大学生反映,曾被诈骗电话接二连三“轰炸”过。

  目前,校方暂时还没有收到老师被骗的报告。

  在得知这件事情后,浙大新闻系主任沈爱国老师,很快在其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警示信息:
  “各位朋友,最近有一操福建口音的男子,用杭州本地的手机向浙大老师、学生和员工打电话进行诈骗,开口就能叫出你的姓名,然后会说让你明天到他办公室来,如果你追问他是谁,他会说你怎么老朋友或老领导都不认识了,会责怪你,再接着会要你打经费给他。其实这类骗术低劣,容易识破,只要大家留意便是。”

  沈老师说,虽然骗子这么“拼”,但目前还没有一位老师上当受骗,说明高校内的信息交流非常顺畅。他转发这条警示信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其他人不小心掉进陷阱。

  此外,在他看来,很多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比如,知道来电号码为诈骗号码,在手机软件上进行标注,这样,别人接到这个电话时就会有所防备。

  或者,自己上网查询到该陌生号码为诈骗号码,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外公布,都能有效防止他人上当,这么一来,骗子的那些老套路就没办法奏效了。 (今日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