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心衰患者应该通过合理规划饮食、科学安排运动以及积极调适心理状态,与医生形成合力,共同稳住病情,提升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和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军一起聊一聊心衰患者科学的自我管理。 在饮食营养管理上,心衰患者的身体代谢有其特殊性,常表现为“能量消耗大,但消化吸收差”。对此,我们的对策是 “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优质营养摄入 。具体而言,控盐是首要任务,对于症状明显的心衰患者,每日食盐宜少于3克。建议大家使用限盐勺、小电子秤,并警惕酱油、大酱等“隐形盐”。在营养上,应多摄入瘦肉、鱼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并追求食物多样化,以确保全面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同时,科学管理体重至关重要,要将体重维持在医生认可的“干体重”。
除了吃得对,喝得对也同样关键。液体过多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心衰患者应坚持每天清晨空腹测量体重——如果连续3天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4斤),这就是身体发出的液体过多的警报。建议心衰患者准备一个带刻度的水杯和记录本,量化记录全天的液体摄入,并注意水果、粥等“隐性水分”。在饮品选择上,白开水和淡茶水是首选;低蛋白患者可用牛奶部分替代水;而对咖啡、浓茶则需谨慎,因其可能加快心率。
在运动方面,需摒弃“心衰就该卧床”的过时观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适度的运动。建议心衰患者先到心脏康复科进行评估,获取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步行、骑固定自行车、打太极拳等都是极佳的选择。运动强度以“周身微汗”为宜,可通过智能手表等手段监测,确保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运动量宜循序渐进,并避免在清晨寒冷时段运动,下午5-7点较为理想。切记勿空腹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一旦运动引发胸闷、气短,必须立即停止运动。
最后,心理管理同样重要。面对这一慢性疾病,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呼吁患者要树立信心;当感到持续焦虑、抑郁时,主动寻求医院心理科的帮助。同时家属的理解、关心和鼓励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总而言之,心衰的自我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持久战”。衷心希望每位病友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与医务人员一起,稳稳地驾驭生活之舟,驶向更有质量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