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111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8-11 11: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样一来,你需要做什么,就非常清晰了。「能否在10年内开一家咖啡馆」,就变成「能否在10年内满足这些条件」。
不要急于求成,一开始你列出的条件,可能很不完整、不严谨,慢慢来。
有疑问的地方,就去网上搜索资料,去知乎提问,或者请教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的人,对这一页反复修改、增补,直到趋于完善为止。
路径:如何满足这些条件?这是整个规划里面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列出的条件中,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
- 会计和账目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你可以自己来,也可以跟朋友合伙、由他来负责这部分,也可以雇佣一位员工帮你分担;
- 店面设计、LOGO设计,你可以请朋友帮忙,也可以委托给专业的设计公司;
- 一开始的启动资金,你可以向家里人求助,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自己一步步攒齐……
不同的解决方法,会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处理:
- 如果你家境良好,没有太多资金方面的压力,那显然,你就可以挑选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去看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学习推广和运营知识,甚至到咖啡馆里面打工、积累经验,都可以;
- 如果你家境一般,打算靠自己攒齐启动资金,那你可能就得选择比较辛苦、加班较多,但收入也相对较高的工作。或者在业余时间接一些外包和私单,平时也多注意开源节流,以攒齐存款为第一优先级;
- 如果你的朋友里面有管理和财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关系也足够好,你就可以把这一块完全交给他,把自己的精力聚集在其他方面;
- 又或者,如果你打算在推广上面花大力气,那是不是可以选择新媒体相关的行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和人际资源,为将来打好铺垫?
翻开笔记本的第三页,把你的这些思考过程,详细地写下来:
- 我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和优势?
- 我需要聚焦和关注哪些最核心的条件?
- 我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它们?
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大量地去查找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一份概要的“计划”,并对它反复进行打磨。这一步的意义在于,只做那些对长远规划有益的事情。
比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低回报的兼职上。但是,如果你的长远目标是开一家咖啡店,那么到咖啡店里兼职有何不可呢?这个时候,它的回报就不是简单的金钱了,而是成为你整个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
再比如,许多人一到周末,要么睡一天,要么逛街、玩游戏,这样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方案,你是一定不会容忍自己这样的。你会去图书馆看书,会去练习技能,会早起去健身。
因为你清楚地知道,按照你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离你的梦想更近一步。
量化:我要实现什么进度?
为什么有些人制订了计划,却总是得不到落实,有些人却可以一步步朝着计划前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划本身的“有效性”。
什么是有效的计划呢?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叫做SMART原则。亦即「具体、可衡量、有可行性、有相关性、有时间期限」。
刨去可行性和相关性这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则——目标必须有可能实现、目标必须与整体规划和其他目标相关。
可以看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量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需要在什么时间点,达成什么样的进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 “我要写一部小说”就不是计划;
- “我要在3个月内完成一部60万字的小说,平均每周不少于5000字。” 是一个初步的计划;
- “我要在半年内完成一部小说,前3个月用于构思和准备素材,后3个月专注写作,平均每周不少于5000字,总字数不少于60万字。发布之后,在1个月内获得100个订阅,并且总体评价中好评需要超过60%。”就是一个很完善的计划了。
同样,“我要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只是一句空洞的话,如果要使之成为计划,可以这样设置:
“我要在1年内读完20本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书籍;每晚至少读30页书,学习1-3个知识点;每周至少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心得。”这样,就是一份有效、可执行的计划了。
请在笔记本上,翻开下一页,把确定下来的计划一条条列上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做一份表格:
横轴是每一项计划,纵轴是每一天的日期,再标出相应的进度和时间点。然后,每一天按照计划去“打卡”:
今天读了25页书,就写上25;今天背了30个单词,就写上30。诸如此类。让自己对自己的执行情况、进度实现情况都能一目了然。
原则上,计划确立之后,不要频繁地去改动它。所以,一开始制订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强度,最好设置在「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就能够达到」的程度。这样才能对自己起到鞭策和激励的作用。
反馈:我的规划合理吗?
人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按照计划执行的时候,做好每一天的记录。
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再根据这段时间的实际情况,对下一段时间的计划进行调整。一般来说,1—3个月重新制订一次计划比较常见。
以背单词为例,如果第一个月你给自己规定的计划是每天50个单词,1个月之后,你发现没有一天能达到目标,最多也不过30个单词,那么第二个月你就可以将目标设置为30,类似这样。
同样,在实行前文所说的长远规划时,如果你发现规划有误,或者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满足条件,都可以及时对规划进行修改和调整。
末了,再多说几点。首先,这是一个思维方式,亦即「规划-列出条件-找出方案-分解量化-反馈检查」。
你可以把它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10年能不能变成1年、3年、5年,甚至半年?当然都可以。按照你想解决的实际问题来调整就好。
然后,如果你不知道开咖啡店需要多少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怎么办?你可以在网上搜索资料,实在找不到的,去问身边的人(或者通过他们去问他们的朋友),去知乎和在行上找专业人士请教,或者,直接找一家咖啡店,跟老板搞好关系,跟他闲聊,都可以。获得信息的方法无穷无尽,不要止步于这个障碍。
最后,讲个故事,给大家一点信心吧。
我有个同学,大学的时候,每天回到宿舍就是玩游戏,周末也一直宅着。大四的时候,他去了一家游戏公司实习,做了两个月就辞职了。
“我不喜欢那种环境。”他说。“团队,同事,办公室,每天做的事情,我都不喜欢。太混乱,太low。”
后来呢?他回家休息了两年,学英语,考雅思,两年后,考进英国某排名前五的大学,读了个管理学硕士。
回国之后,参加某跨国IT咨询公司的面试,在一片计算机专业的海归硕士和专业人士之中杀出重围,顺利拿到了助理顾问的职位。现在已经是某个team的leader。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就是现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