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65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职场分享] 你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担心猝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廉价的感动,恰恰只是因为做的太少。  

作者:唐一
1

有时候真替现在的年轻人担心。
才刷完“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现在又要担心自己会像“29岁发小”那样猝死了。

最近,一篇爆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大意是:
  发小上班不足5年,29岁就因为心肌梗塞去世,刚结婚一年,上个月才当爸爸,今年2月才贷款买房。  

作者还说,她有同行得了脑溢血、劳模姐姐进医院,还列出一系列数据,最后大声疾呼:
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要活得久一点!


这篇文章,我有不少朋友都转发到了朋友圈,他们大部分都是程序员、广告人或者创业公司老板,每天不是加班就是去加班的路上,对这篇文章感到共鸣,我也十分理解。

但让我惊讶的是,一些平时根本看不出会有“过劳猝死”可能的人,也把它转发到朋友圈。

譬如我有个朋友,她转发了这篇文章,配文是:“工作永远不能高于生命,我要好好对待自己,不再加班。”

要知道,就在她转发文章前的一小时,她刚发了一条抖音短视频,写着:“花了一个下午拍的海草舞视频,快来看一下!”
我就好奇了,有时间花一个下午拍抖音视频的人,还用得着担心自己过劳死吗?


其实,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到担心自己会猝死的地步。别再用你自以为是的努力,来感动自己了。



2

应该承认,持续熬夜、不眠不休,的确是一些人猝死的诱因,但熬夜加了几天班,就要担心自己猝死了吗?
哈佛大学科学研究发现,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数死于突发的心脏病,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已经表现出心血管症状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

不要高估自己的努力程度,也不要低估身体的潜能,不是随随便便熬几晚夜、加几天班就能猝死的。

用一个作者的话来说: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到底是不是过劳,用不用担心自己猝死,难道心里就没点数吗?  

如果这都能猝死,下面这些商界大佬们,或许早就死翘翘了:
即将上市的小米,其创始人雷军是不折不扣的劳模,当年他担任金山总经理,每天工作16个小时,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拿来编程序、写代码。


创立小米后,雷军更加勤奋了,工作时间甚至是“5+2”和“白+黑”,每天睡醒一睁开眼就在忙工作。

从工作至今,雷军已经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快30年了,他就不担心自己猝死了?
再说说另外一个商界大佬,王健林。


2016年,王健林的一张日程表曝光,当天他4点钟就起床,一天之内去了两个国家,三个城市,飞行6000公里,晚上7点回到办公室后,还要继续工作到晚上10点。

这就是王健林工作的常态,主持人鲁豫曾跟着王健林度过一天,早上9点的飞机到南昌,然后在南昌乐园巡视了一整天,哪怕汗流浃背也不会停下来休息片刻。

首富的一天,到底如何?

鲁豫只用了一个词来表达当天的感受——“急行军模式”。

日本首富、马云的早期投资人孙正义,当年在美国留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道门,搬回房间,放在两张钢制柜子上,做成一张特大号的书桌。

大学四年,孙正义化身“学习狂”,像超人一般不知疲倦地学习,平均每天只睡3小时,最多也不超过5小时。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例子:

  有苹果公司员工在凌晨4点半收到过CEO库克的邮件;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每天4点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时看报纸,保证6点前赶到办公室;雅虎CEO玛丽莎创下过一周工作超过130小时的纪录......  

这些人,难道就不怕猝死了?
或许你会说,这些人都是商业天才,天赋异禀,我可做不到。


那你想想,在你高三的时候,每天是怎么过来的?
那时候的我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做题,周围的同学都那么拼命,自己稍有松懈就觉得要落后了,恨不得24小时都拿来学习,连吃饭久一点、洗澡洗多一会,就觉得浪费时间...


论拼命、论强度、论压力,现在的你比得过高三的时候吗?也没见你那个时候猝死啊。



3

请注意,我不是在为熬夜辩护,这种生活方式确实非常不健康。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我批判的,是那些一边懒散度日,一边转发文章到朋友圈,说着“我这么努力,好怕自己会猝死”,以此来自我感动的人。

在他们看来,工作学习到凌晨就会伤害身体,但他们却会玩抖音、玩游戏、追剧到凌晨。真是奇了怪了,难道和工作相比,这玩意还有保健功能?

看到热点就想蹭,把自己熬夜刷抖音、玩农药说成为了工作努力付出,这根本就是碰瓷。
其实,大部分熬夜的人都与努力无关,而是一种不自律的结果,一种低效率的表现。


江西师范大学曾经针对18到35岁人群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有320人,其中包括了学生、白领、个体户、自由职业等群体。

在这320人里,有62%是在11点至凌晨1点的区间入睡,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被问到“睡前1小时在做什么”的时候,结果显示:

54%在上网;18%在玩游戏;14%在看电视,只有不到9%是在忙工作的。

这样的调查结果,其实也代表了当下年轻人的状态——大部分的熬夜,其实只是个人的放纵,根本和努力无关。
以这样的生活状态,还要被自己发愤图强的样子感动得一塌糊涂,那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7: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4

作家张佳玮曾突发奇想,抽出半天当样本,来了个掐表实验:自己每逢做什么,便掐表记录,计算时间。
最后,他的结论是:“我这半天的时间,真拿来看书的非常少;真拿来做正经事的更少。”


在这半天里,他刷网页,看微信,跟朋友聊天,打游戏,真正花在读书、写东西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没统计之前,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

最后,他直言:

  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给自己排时间表,只是时间都零零碎碎,用在了其他所在,自己都尚未明白。比如,咬紧牙关工作一小时,可能其中有半小时零散在了发呆、刷网页、聊天、喝水、摆弄手机、打开APP又退出、上洗手间——诸如此类之上。  

张佳玮是国内知名作家,出过数十本书,以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著称。

知乎上甚至有个提问:“为什么张佳玮懂那么多东西?”
以这样的人物,都发现自己并没有好好利用时间,试问在座的各位,又有谁敢说自己比他还要勤奋?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打开他们的朋友圈,只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努力的人。


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不是加班到12点时公司的外的夜景,要不就是一叠要处理的单据,再不然就是本月要读的书单。

但在努力的假象背后,往往是这样的景象:

  加班到12点,只是因为白天上班时只顾着刷微博、聊天,该做的正事没做完,只好加班来完成了;单据没有处理完,只是因为出错太多,全部要重新处理;买回来的书,拍完照发到朋友圈后就翻了几页,然后就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积灰了。
  
也总是这一群人,遇到什么猝死的新闻,就会想到自己:“我这么努力,会不会有一天也会猝死?”
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眼里的努力,只是感动了他们自己。


廉价的感动,恰恰只是因为做的太少。





5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我怜悯的情绪,这是人的天性。
但所有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每一次的“自我感动”,都会成为你进步的桎梏。
你很容易沉浸在自怜情绪中,忘记了去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会停滞不前,永远没法到达成功的彼岸。

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就说: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每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  


那么,要想抽离这种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
LinkedIn作者许威曾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如果已经你陷入某种既需要外界赞同又容易自我感动的状态,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





以下4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努力?
2、你真的够努力了么?
3、你明白努力和吃苦的区别么?
4、你坚持了么?  


领英专栏作者菜刀少爷曾说:“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能成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种大一棵树都要十年,更何况要完成从平凡到成功的跨越?
试问一下自己,你坚持了吗?你是否太急功近利了?你能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枯燥的积累吗?
许威就说:“成功有时候很简单,那就是只做一件事,并坚持做一件事。”


老子言“自是者不彰”,越是沉迷于标榜,说明这个人胸中无物,真正厉害的人,都靠最后的结果说话的。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夜暴富、早早成名的模式,仿佛才是大家最爱看的戏码。


但没有多年积累为支撑的成功,终究是海市蜃楼,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所以,努力的意义,永远不可能被抹杀,出身不能决定、环境不能决定,个人的努力,就成了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事情。
幸运的是,它所能带给我们的,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就像曾国藩说的:“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当你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努力,当你对努力已经习以为常,再也没必要当做炫耀的资本时,你一定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5-29 11: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效率的工作+自律才是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