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73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择园交流] 转载:过早全托伤害了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转载:过早全托伤害了孩子




前些年,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天津出现了专门招收0岁孩子的“全托”托儿所,从孩子一出生就交由托儿所抚养。

有人说,这是好事。可以解放年轻父母,解除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中去;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培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猛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我却未敢苟同。
孩子降临人世,首先投入父母的怀抱,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最先得到的人间最珍贵的亲情是来自父母。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母亲怀孕十个月,“准父母”怀着激动、欣喜把孩子迎来。父母子女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生成的。初生的孩子,对父母十分依恋,强烈需求与父母保持亲情,这对孩子健康成长发育十分有利。
孩子小时候与父母时刻保持亲密接触,不仅有安全感,情绪放松,心情舒畅,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感到温馨幸福;而且,也使孩子拥有正常的感情生活,培养健康的情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与父母骨血相连,父母子女亲情以血缘为基础,极为特殊,其他任何人之间的感情都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父母亲情是孩子精神食粮中的“精品”、“极品”,其他任何人的感情所不能替代。即或是“全托”托儿所的老师、阿姨就“像妈妈”一样,但毕竟也仅仅是“像”,不可能完全代替父母亲情。
孩子一出生就入“全托”,长时间完全脱离父母,就等于强制“割断”与父母的亲情,对尚对父母极为依恋的小孩子,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做母亲的都有给孩子“断奶”的经历,虽然只是断绝了“母乳”的供应,但并没有断绝母子亲情。孩子是闻着母亲身上的奶味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孩子与母亲感情十分亲密,“断奶”使孩子所经受磨难的痛苦,都让母亲心疼不已。小孩子“断奶”完全是被动的,无可奈何,其痛苦程度,大大超过母亲的痛苦。更何况一出生就“全托”,远离父母,五天见不到母亲,闻不到母亲身上的奶味,会产生难以忍受的亲情饥渴,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孩子一出生就入“全托”,是可以摆脱孩子的拖累,解除父母的负担。但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过早地长时间离开父母“全托”,使孩子觉得像是被抛弃的孤儿似的,心里没着没落,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情,对孩子心灵、情感的伤害极大,甚至终生都不能慰平。
  据北京晚报报导,有一位某部委的干部,父母都是军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上整托,爸爸妈妈甚至一个月都不接他一次回家。小时候的情景,事过四五十年以后,他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回忆说,那时候,幼儿园经常只剩下几个孩子,我们想妈妈就开始哭。后来,就不哭了,只觉得妈妈对我们不亲。小时候入全托幼儿园给他造成心理伤痕,历经几十年的岁月,还没有完全消除。
另外一位成年人,也是从小就被家长送到全托幼儿园,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有时甚至周末也被父母遗忘在空空荡荡的幼儿园里。
他深有感触地回忆说,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1958年中秋节。那天傍晚,幼儿园的其他孩子被父母接走后,只剩下我和四五个孩子。吃过一顿冷清的晚饭后,我们在一个阿姨的陪伴下,一个个失魂落魄地攥着手里的月饼,或站或坐,在宿舍楼外面的门廊上,仰着头,呆呆地望着天上那轮金黄色的大大的月亮……
“阿姨,今天是中秋节了吧?”一个小班的孩子咬着月饼,迷惘而孤寂地问。
“是啊,是中秋节。”阿姨说。
“中秋节是干嘛的啊?”另一个小班孩子问。
“就是吃月饼呗!”一个大班的孩子回答说。
“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阿姨补充说。
“那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不接我们回家啊?”那个大班的孩子疑惑地噘着嘴又问。
阿姨告诉我们说,爸爸妈妈正在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还说**和国家**都去那儿劳动过。
“那水库什么时候能修好啊?”我们几个孩子哭着问。阿姨说,很快就会修好的,别着急。
那一晚,阿姨没有催我们按时就寝,一直陪着我们这几个手里攥着月饼的小可怜儿,望着夜空那轮冷冷清清的月亮。她知道我们想家,想爸爸妈妈……
到了小学,我又被送进寄宿学校,每两周回家一次。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仍然认为人生中好像缺少母爱。其实,并不是没有母亲,也不是母亲不爱我;而是在我最需要温存母爱的年龄阶段,却被送进了全托幼儿园、寄宿小学。我明显得感到,我们好些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同学,与家庭、父母关系甚是冷漠。
小说《青春之歌》作者、女作家杨沫的儿子老鬼也是作家。他在《母亲杨沫》一文中是这样描写他的母亲的:
“我的母亲整天醉心于她的写作,不管孩子,儿女情很淡。”“她说她尊崇卢梭——卢梭就把自己的亲生孩子统统送到育婴堂,一个也不要。”“母亲嫌麻烦,把我往托儿所一送了事。母亲说她小时候,她的母亲从来没有抱过她,亲过她。她也继承了这一点。我四岁从农村来到北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记忆中就没有被母亲抱过、亲过,也从没有尝过坐在母亲膝盖上的滋味,哥哥也如此。……我和哥哥一辈子不知道撒娇是何滋味。”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我是在群宿环境中长大的。一岁半送进保育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两个礼拜回家一次,有时四个礼拜。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年轻父母是很忙,是有压力。但不能推卸养育的责任,就要搭辛苦,把事业和孩子的关系处理好。不能只顾埋头工作,因为忙就推卸责任,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最好是送日托,有分有合,既减轻家长负担,也不割断父母子女亲情,二者兼顾,一举两得。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3: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830315 发表于 2015-3-12 10:32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