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46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幼儿园生活] 宝宝和小朋友玩被欺负怎么办?分享一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香草微微 于 2015-7-8 13:03 编辑

我想有很多妈妈都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疑惑:宝宝在幼儿园里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和小朋友打架?会不会受伤?和小朋友抢玩具的时候怎么办?……
网上看到一篇帖子,我感觉挺实用的。分享给各位妈妈。



宝宝被小朋友欺负了,哪个妈妈会不心疼?带宝宝远离“暴力”,还是教孩子“以牙还牙”?Parents征集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请专家分析并解答妈妈们的烦恼。
采访:铁薇 丨 专家支持:罗玲(旅澳学者,儿童心灵成长导师,罗玲心灵成长工作室创始人)



事件举例

妮妮和桐桐都是2岁,两家是邻居,两个小朋友经常在一起玩。但是妮妮妈妈发现,最近桐桐变得很霸道,动不动就抢妮妮的玩具,妮妮不肯给,她就伸手抓妮妮的脸。妮妮个头小,总争不过桐桐,最后总是伤心地哇哇大哭。每到这个时候,妮妮妈妈就会把妮妮抱开,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安抚她。碍于大人的面子,妮妮妈妈觉得不便教育别人的孩子,但是她又担心这么不做理论会造成妮妮以为遇到欺负就该躲开,养成怯懦的性格。她犹豫要不要妮妮以后都不跟桐桐玩了。

Parents:宝宝受欺负的时候该如何安慰他?
罗玲:遇到类似事件,父母要先处理宝宝的情绪,然后再指导如何应对。首先,帮助宝宝复述事件。父母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尽量鼓励宝宝自己讲。如果宝宝太小,自己无法讲清,父母可以替她说,并随时让她确认。比如说:“我看到桐桐刚才抓你的脸了,是因为她要抢你的玩具是吗?你自己还没玩够?不能给她,然后她就抓你了?你的脸疼不疼?你吓了一跳,也很生气?……”复述之后,确认宝宝的感受,并予以共情,表示理解宝宝的感受。这样的复述,可以帮助宝宝以后逐渐学会自己表达,同时也能让她感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很好地处理了负面情绪。

Parents: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罗玲:对于一两岁的宝宝,类似事件几乎是很难避免的。父母有必要在孩子情绪平复以后,教给她,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可以怎样保护。比如,告诉宝宝,发现对方伸手要来打时,要尽快躲避,同时看着对方,大声呵斥。必要时,可以把对方的手扒拉开,并寻求大人帮助。父母可以在家里跟宝宝稍微演练一下。不过,父母也必须清楚,宝宝因性格原因,常常无法按照你教的方法去做。如果她做不到,千万不能因此训斥她。我们越是接纳她,就越是在给她力量。责备的态度,只能让她感到父母不支持自己,让她变得更加胆怯。

Parents:需要远离这样霸道的小朋友吗?
罗玲:远离、躲避不是好方法,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我们不必害怕这样霸道的小朋友。告诉宝宝,那些小朋友现在还不会表达自己,以后他们也会逐渐学会友好交往的。不过,父母也有责任给宝宝提供各种类型的玩伴以及安全、公平、友好的游戏环境。也就是说,跟这样的小朋友可以偶尔接触,但不能长期一对一地玩,那样对哪个宝宝都不公平。无论是对哪种性格的宝宝,父母都应尽量给他们提供与不同类型小朋友交往的机会,他们会在各种交往模式中,逐渐锻炼交往技巧,健康成长。
● ● ●

事件举例

妈妈带2岁的骞儿去翻斗乐玩,遇到一个年龄略大的男孩,赖在滑梯上不下来,还不让别的小朋友玩,男孩的妈妈站在一边,也不管他。骞儿想滑,他就双手使劲一推,差点把骞儿从滑梯上推下来,骞儿吓得大哭。妈妈情急之下,严肃地跟那个男孩说:“你不能推小朋友,危险!”男孩的妈妈听到,却生气了,责问骞儿妈妈凭什么要指责她的孩子。骞儿妈妈觉得不可理喻,抱着骞儿离开了,她觉得大人吵架对孩子来说不是好榜样,但是选择离开,会不会孩子今后遇事也只会退缩?

Parents:宝宝受欺负时父母能管教别人家的“熊”孩子吗?
罗玲: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是否应该参与进去、对其他宝宝进行管教,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而定。比如,取决于宝宝的年龄、危险或伤害的程度、对方家长是否在场等等。一方面,我们应该让比较年幼的宝宝感受到有父母的保护、有基本的安全感,同时也给他示范,该如何去处理这样的事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给宝宝留出充分的机会,体验交往中的各种挫败,锻炼他自主回应的能力,事后再鼓励宝宝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Parents:遇到这样“护犊子”的父母该不该讲理?
罗玲:每个人都有自己教养孩子的想法,所以,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情况,尽量尊重对方的教养观念。如果事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那当然应该跟对方指明,提出我们的要求。
● ● ●

事件举例

大许妈妈跟奔奔妈妈是多年的好朋友,所以,两个4岁的男孩经常一起玩,但最近总发生争执。一次因为争抢玩具,奔奔把大许推倒了,撞在茶几上。大许妈妈当时安慰了大许,也批评了奔奔。但是奔奔妈妈有些不以为然,她认为男孩子就喜欢打打闹闹,争执、打架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大人没必要插手,否则会把男孩子培养成“娘娘腔”。大许妈妈则认为,即使是孩子之间,暴力也是不容许的,两家人不欢而散。大许妈妈觉得两家教育理念不同,不知道今后还该不该再让两个孩子在一起玩。

Parents:男孩之间的打闹需要避免吗?界限在哪里呢?
罗玲:两位妈妈都有道理。男孩的确是在互相打闹中学会交往的。所以,我们不必事事插手。大许妈妈可以在宝宝受轻微伤害来找自己时,给宝宝以理解和共情,但不必因此就过多批评对方宝宝,或以后完全不跟对方玩。大许妈妈应该在跟宝宝共情之后,多鼓励大许思考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怎样回应、怎样处理,以及事先如何避免。然后,在以后的交往中,给大许自己应对的机会。

同时,奔奔的妈妈对于这种情况也不能抱着完全交给宝宝自己处理的想法。对于类似奔奔这样的宝宝,父母应该想办法、帮助他学习如何控制冲动,增强安全意识,区分玩闹和恶意欺凌的不同,锻炼把握打闹的尺度。这类男孩,如果在幼儿期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在这方面不去练习、提高,那么他的自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不仅会妨碍以后的交往,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小学阶段的学习。

Parents:四五岁的宝宝之间发生争执,父母是否需要插手?
罗玲: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父母尽量少插手。如果有潜在的危险,比如,摔倒时容易磕在家具上碰伤,那么父母应该指出,提醒宝宝在安全的地方玩,并注意玩闹的尺度。我们插手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决这一次的争执,而是要教会宝宝注意安全问题,学习交往技巧,例如在有冲突时,双方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找到共赢之策。

Parents:如果家长之间教育理念不合,是不是就不宜再让宝宝一起玩了?
罗玲:如果双方父母观念有太大的差异,难以沟通,那么自然很难找到共同点,即使一起玩,也无乐趣可言。但是,既然两位妈妈能是多年的好朋友,想必友谊比较深、共同之处也一定还是很多的。所以就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双方应该找机会好好沟通。父母都希望宝宝能更好地成长,这一点就是沟通的基础。

无论大人还是宝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能永远只跟那些同自己想法完全一致的人交往,我们的世界不可能那么狭小!所以,我们大人努力学习相处之道,其实也是在给宝宝做示范,他们也会从中受益的!
● ● ●

事件举例

3岁的兮兮刚上幼儿园,总被班上一个叫雁雁的女孩欺负,不是脸被抓,就是胳膊被咬,老师一再地跟兮兮妈妈道歉。兮兮妈妈又心疼,又有些生气,总觉得需要跟雁雁的父母沟通一下。但是怎么沟通,通过老师,还是直接找雁雁父母,兮兮妈妈有些拿不准。

Parents:宝宝在幼儿园受欺负,老师有责任吗?父母应该跟老师提出哪些要求,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罗玲:老师有责任保证宝宝的安全。宝宝在幼儿园,遇到小的冲突和碰撞,都是难免的。如果有这样比较固定的欺负现象,老师有责任跟对方父母沟通,并在白天活动安排时多多留心,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Parents:如何教会宝宝在幼儿园自己保护自己?
罗玲:对于四五岁的宝宝,可以鼓励他,找机会去跟欺负他的宝宝谈话,这样不仅能锻炼他处理冲突的能力,实际上,也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宝宝们自己的解决方法常常更有效。

Parents:如何跟欺负人的小朋友家长沟通?
罗玲:建议尽量由老师去与对方父母沟通。如果双方父母很熟悉,那么可以一起聊聊,看看对方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抓人的宝宝学会遵守界限。比如,一起找找原因,或者找机会让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们自己的心里,不要认为对方这样的孩子就是坏孩子。攻击人的小孩,他们往往天生攻击性强,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只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学习用语言表达和控制自己的肢体等等。所以,与其抱怨指责对方父母,不如一起帮助宝宝提高,帮助他们学习交往、感受友谊。
《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独家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3: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编辑了半天终于分享出去了。有点长,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9 11: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和孩子们相处五年了的切身感受:其实孩子们的内心还没有欺负和被欺负的概念,试着问孩子,“今天有没有欺负小朋友啊”,得到的可能不是家长心里的标准答案。家长担心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如果问自己的孩子“今天打没打小朋友啊”,孩子的回答和家长的想法,也不一定是一致的。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正面的引导孩子正确的讲述,比明确的提问式的交流,孩子的回答可能会更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