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蚕丝学校建筑古今对比 [打印本页]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7:23
标题: 蚕丝学校建筑古今对比

近日看到一张曲德顺老师收藏的老照片,展示的是1904年建造的圣若望修道院,照片特别标注1922年蚕丝专科学校迁入。 

这个地方我熟悉又陌生,开花石下的蚕丝学校我们以往称为蚕场,这里培育蚕种,也养蚕造丝。但是更早的历史我知道甚少。

当时小学放学后经常去这里,扒拉蚕场工人丢弃的桑叶找到遗漏的幼蚕,捡回家像宝贝宠物一样养着,养到幼蚕长大,吐丝变成白色或黄色的茧,然后蚕茧里的蛹再破茧变蛾,出来的公蛾和母蛾交配,生出小芝麻般蚕卵,那就是蚕种,最后公蛾母蛾双双死去,完成他们的使命。

产出的蚕种开年变暖时又孵化成幼蚕,蚕的生命又开始一轮循环。

这个过程人类得到的是蚕茧,把蚕茧里抽出蚕丝,蚕丝编制成绫罗绸缎等丝纺品,给人类做衣被服饰,我们胶东地区也可能是古代中国最早养蚕织丝之地。

当年,半山位置那座老旧破败的西式建筑很瞩目,红屋,尖顶,外探回廊,东西各有一座尖顶塔楼相连,落日下有种阴沉感。我们放学到这里采摘桑叶时,心里有些怯怯,相互戒言止步那里。特别太阳落山后,整个山上陷入黑暗,摸黑下山那种忐忑现在难忘。

多少年后有人在天涯社区讲烟台发生的鬼怪恐怖故事,其中就有蚕场的鬼事,天涯还讲了大马路上夼村和芝罘岛发生的鬼怪故事,我一直怀疑这个作者我认识,因为好多故事的背景就在我周边。

仔细看这个照片,我有意识去现场确定一下当年拍摄照片的机位,周末直接上山去了。

秋日的桑园路

通往蚕场的道路叫桑园路,秋天的桑园路,金色银杏树叶洒满路上,这条路现在还有烟台最名贵的小区。

山上的桑园种植桑树,蚕宝宝的一生吃的是桑叶,最后吐出的是蚕丝。小孩子期待的是每年五月桑葚‌成熟,酸酸甜甜的桑葚让我们吃的满嘴紫红色。

进了桑园路47号蚕场大门,感觉不认识了,现在蚕场里面杂乱无序,蚕场车间的房子大部出租了,有做蚕丝被的,卖蚕丝蛋白化妆品的,有开饭店的还有做民宿,甚至还有收破烂的,转了一圈才发现蚕丝学校房子现在被建筑挡板和防护网密密实实围起来了,

寻访到周围居民才知道,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封闭保护起来,他们热心告诉我老照片拍摄位置在建筑东北角,依照他们指点,找到这个位置,不由得摇头,大树和野草把这个位置遮挡的严严实实,只能移动位置拍了比较接近原来位置的建筑照片,这个角度估计向右移动了20度,这颗50年的大松树也遮挡了建筑的一角。

对比原照片可以看到这里建筑主体变化不大,但是右边那个单层建筑大概八十年代拆除了,现在附近搭了一个暖棚设施。

我八十年代曾进去参观过这个建筑,当时这里是蚕场的办公楼,老式的木门木窗木地板,最喜欢的是前庭的水潭,依山势巧妙的把山上雨水收集到6、7米深水潭里,水色碧绿,水潭里游鱼和漂叶相趣,水潭沿边用大石做行桥假山,周围有藤枝植物围绕,炎炎夏日这里清风轻抚,流连其间,有种脱尘的意味。

 

2000年后这里就改制转让出去了,楼道里还挂着几幅老照片,讲述当年的历史,那时对外就不开放了。

今日重游,看见这里封闭不能近睹,只能从防护网间隙处远远拍下几张照片,期待这里能早日修复开放。

将来这里可以开发一下,和周围的开花石,魁星楼等风景联合作为一个景区。附近已有宾馆,食舍等配套设施,参观时把养蚕抽丝织帛流程演示给游客,可以给游客提供蚕丝衣被,丝蛋白化妆品等蚕丝产品,合适的话也提供蚕宝宝给孩子饲养,鼓励孩子学着养蚕不比玩手机好吗?

当年这个由修道院改办的蚕丝学校,也是烟台农桑历史的一个坐标,他是胶东现代养蚕业和丝织工业的一个源头,这个学校建国后也一直发挥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蚕丝人才,他的影响甚至远至淄博潍坊区域。

掖县蚕丝培训班合影留念

当年种桑养蚕让农民获得温饱富裕,丝绸产品也是国家支持产业,大量出口国外,换回大量外汇,也让中国丝绸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真心感谢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真想知道学校前庭的那潭碧水还在吗?

拍摄的附近民宿的水潭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7:33
当年拍摄位置在最里面停车地方,现在被树木遮挡的严严实实。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4)

作者: a黎a黎    时间: 2025-11-16 07:38
我不知道烟台还有个蚕丝学校。
感谢楼主让我们对烟台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7:43
远景加特写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4)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7:47
落魄的美感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5)

作者: 朱顶红    时间: 2025-11-16 08:05
2010年左右,这里曾经改成了饭店,叫桑园1892什么的。装修时我进去看过,也是第一次走近这栋老建筑。它的南边有一个挺深的水潭,泛着幽幽冷冷的寒光。在这栋建筑的南边,还有一栋看房子,说是当年蚕场的宿舍,但是还有人住。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8:27
a黎a黎 发表于 2025-11-16 07:38
我不知道烟台还有个蚕丝学校。
感谢楼主让我们对烟台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我了解的烟台历史也是甚少,曲德顺老师下午在烟台图书馆有个讲座,大家可以去更多了解烟台历史。
作者: a黎a黎    时间: 2025-11-16 08:28
husay 发表于 2025-11-16 08:27
其实我了解的烟台历史也是甚少,曲德顺老师下午在烟台图书馆有个讲座,大家可以去更多了解烟台历史。

知道了,谢谢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09:34
朱顶红 发表于 2025-11-16 08:05
2010年左右,这里曾经改成了饭店,叫桑园1892什么的。装修时我进去看过,也是第一次走近这栋老建筑。它的南 ...

对呀,水潭确实感觉幽深,可以沿着盘旋的台阶到水面,进水渠道很巧妙从山上引水过来。
南面房子也是学生宿舍,再往南面的房子是养蚕车间。
作者: 朱顶红    时间: 2025-11-16 09:38
husay 发表于 2025-11-16 09:34
对呀,水潭确实感觉幽深,可以沿着盘旋的台阶到水面,进水渠道很巧妙从山上引水过来。
南面房子也是学生 ...

我很好奇《烟台鬼事》里蚕场部分,说的是蚕场的哪栋房子?因为现在已经看不出来哪栋房子有大火烧过的痕迹。
作者: REDTULIP99    时间: 2025-11-16 09:52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10:44
朱顶红 发表于 2025-11-16 09:38
我很好奇《烟台鬼事》里蚕场部分,说的是蚕场的哪栋房子?因为现在已经看不出来哪栋房子有大火烧过的痕迹 ...

这个文我找不到了,你看见就贴出来,让大家辨别一下
作者: sense1982    时间: 2025-11-16 1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11:15
sense1982 发表于 2025-11-16 11:11
本来让我爸下午去图书馆看看的,结果中午出去聚餐去了,下个周明信片展还有吗

应该有,布置在负一楼大厅位置
作者: 朱顶红    时间: 2025-11-16 11:26
husay 发表于 2025-11-16 10:44
这个文我找不到了,你看见就贴出来,让大家辨别一下

以前收藏了一个烟台论坛的帖子,就是讲这个故事的,但是发帖人被禁言了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18:41
朱顶红 发表于 2025-11-16 11:26
以前收藏了一个烟台论坛的帖子,就是讲这个故事的,但是发帖人被禁言了

49年以后不让有鬼了,估计这样把他禁言了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11-16 20:54
真是好帖子!!!!!!!!!!
作者: htgz    时间: 2025-11-16 21:03
我总在想,旧时的烟台比现在辉煌得多啊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5-11-16 21:08
长见识了
作者: 朱顶红    时间: 2025-11-16 21:10
husay 发表于 2025-11-16 18:41
49年以后不让有鬼了,估计这样把他禁言了

他也是转载的,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6 21:37
朱顶红 发表于 2025-11-16 21:10
他也是转载的,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其实我挺喜欢白娘子的,有天下雨我在断桥上一直在等,雨停了白娘子也没来。。。。
作者: 例二    时间: 2025-11-17 09:26
我小时候也经常去蚕场玩。之前我也去找过那谭碧水,小时候的冬天,冻着一层厚厚冰层。现在这谭水好像在楼东边,过了水泥路
作者: 例二    时间: 2025-11-17 09:29
这个小楼我小时候还上去过,印象中里面是红色木地板,踩上去嘠噶响,有种走不好就掉下去的感觉。之前我爸还说改成吃饭的地方,还去吃过一次饭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7 19:12
例二 发表于 2025-11-17 09:26
我小时候也经常去蚕场玩。之前我也去找过那谭碧水,小时候的冬天,冻着一层厚厚冰层。现在这谭水好像在楼东 ...

水潭在楼南面门口,现在被围挡遮盖我看不到,估计应该还在。楼东面有个民宿饭店也设立一个水潭,没修道院那个深,我拍的水潭照片是民宿门口的,冬天落叶下也挺漂亮。
作者: husay    时间: 2025-11-17 19:16
烟台夜话——蚕场
烟台蚕场这地方在通往市区一个旧景观——开花石的必经之路桑园路的东侧,“开花石”是山上裸露出来的石头,其上有观测塔,可对芝罘东部的景象一览无余。
蚕场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如果你有心探寻,就沿着环山路一路东去,在烟台闹钟长【已倒闭】的对面,传染病医院的东临,沿着这条路向南不远即到;那里足有三百多亩,种满了桑树,南部有几栋小洋楼,东部还有一个水库,现在听说要开发地产了。
蚕场是楼主少年时代的又一个乐园,经常翻过墙去吃还没成熟的桑葚、捋桑叶回家喂蚕、或到水库边上用绳子系着罐头瓶、里面再放上几块馒头捞小草鱼。最过瘾的是玩“趴老母”【烟台土话,即捉迷藏】,你想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当“鬼”的需要多久才能捉到“替身”。总之,这里是很让小孩流连忘返的地方。当然,由于地处比较隐僻、人迹罕见,也流传着一些恐怖传说。楼主曾听母亲说过,60年代时,烟台闹钟厂初建,一些来自农村的工人就住在蚕场下面的宿舍里,据他们说,每天晚上睡觉时,总感觉有东西摸他们的脚丫,但开灯什么都没有,只是那手可是彻骨的冷。。。。。。
这件事发生在楼主一个朋友的朋友身上,这哥们会武术,据说是梅花螳螂拳的嫡传弟子,还参加过比赛得过名次。他姓崔,老规矩,我们还是称他为老崔吧。
老崔生平有两大爱好,第一不用说了,练武;第二就是养鱼,那时我记得是八十年代后期,烟台兴起了一阵“热带鱼热”,很多人家里都弄一个大鱼缸,里面游着孔雀尾、接吻鱼、蓝星星、黑玛丽等五颜六色的淡水热带鱼。老崔也不例外,这练武之人,都有点“职业病”,他养的热带鱼可不是温文尔雅类型的,偏偏喜欢那些凶猛好斗的,因为老崔会来事朋友也多,有人给了他十几条“地图鱼”;养过热带鱼的朋友都知道,“地图鱼”这家伙最爱吃鲜活的小草鱼;于是,老崔几乎每天都要去蚕场里面的水库里网上一些“孝敬”心爱之物。
那是个秋天的晚上,老崔到“开花石”下面的小平地上与师兄弟切磋完武艺,拿起渔网【用铁丝弯成一个圆圈,再绑上纱网的一种“工具”】走下山,翻过蚕场的墙头,到东面的水库网鱼,当时他沿着桑树林间的小路疾步快行,突然发现林子里有一个人影,大家知道,桑树比一个小孩高不了多少,可以看到那个影子的肩膀和头,就这么直挺挺的站着,老崔当时以为是那个人在薅桑叶回去喂蚕,就没在意,走了几步,他忽然想起,摘桑叶一般在春天,那有快深秋来的,就又看了几眼,发现那个人影是不动的,老崔豪爽之人,也没多想,就喊了一句:“喂,哥们,人吓人可吓死人呐!”那人影还是一动不动,老崔就低骂了一句:“脑子有病!”再也不管,径自朝水库去了。
老崔到了水库边,把渔网放进馒头干抛进水里,等了一会儿,觉得一定收获不少,就往回拉,不料一下子还拉不动,可能渔网挂到水里的那块石头上了;他向左走走又向右走走,可这渔网还是拉不上来;而老崔偏偏是个急脾气,火气一上来,就使狠劲一提;这次,网倒是回来了,可破了个大洞。这时,老崔一想起家里的“地图鱼”还在嗷嗷待哺,气可大了,不住嘴地骂完水库骂渔网。这真是“漏船载酒泛中流”,不巧这雨也来凑热闹,晚秋时节的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就下来了,搞得水库边上一片迷茫。这操蛋天!老崔看着天骂了一句,就在他准备回家大吉的时候,眼的余光猛地发现,水库南边坡顶上的小洋楼的一扇窗户灯光一闪。
老崔知道那些小洋楼是建国前这个蚕场的裹丝车间,已经废弃了好久;他白天网鱼的时候,还上去看过,除了一些脏乱物件、满屋的蜘蛛网,根本没有人住过的痕迹。都说“好奇害死猫”,这老崔想反正也要回家,雨也不大,绕过这水库到南边的小洋楼看看是何等人在干何等事,“调查”清楚了一样能翻墙出去。计议已定,他拎着个破渔网朝着那幢小洋楼走去。
作者: 移动测速    时间: 2025-11-18 08:33
以前去摘桑椹吃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