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讲了件她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
前些年,她老公的朋友夫妻俩都下岗了,日子过得很紧巴。公婆与一个没结婚的小叔子,都挤在她家两室一厅的小房子里。
嫂子很少说话,很和气的一个人。跟公婆住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她对公婆有什么看法,也从来不说长道短、搬弄是非,都是家里家外的活干的利利索索,把公婆伺候的很舒坦。
当时,家里人七拼八凑好不容易买了辆出租车,老公和小叔子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嫂子开了个小店铺,打烧饼卖。
因为家里穷,小叔子老大不小了,也没个对象。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要结婚了,没有钱啊!大哥就拿出开出租车几年挣的辛苦钱,给弟弟买个房子结婚。
十几年前房子很便宜,但是也得十来万。还把出租车让给弟弟开,让弟弟与弟媳两口子过上安生日子,自己去找了别的事做。
后来大哥几年折腾下来,慢慢发达起来,现在车有好几辆,千万资产都不止了。
从这个事例上,也联想到了孝道的问题。以前儒家讲孝悌,悌指兄弟情义,悌同时亦是孝。小弟生活不济,必是父母的心病。照顾到小弟,去了父母最大的心病,做到了悌的同时,也是大孝了。
许多人只懂得尊重父母,但为了利益,不顾兄弟姐妹手兄之情,使父母忧心,这恐怕算不得真孝。
《王凤仪言行录》中记载,他的姑父以孝成名。王凤仪先生早年在他家扛活时,看到姑父一家子轻贱因儿子当土匪而沦落到无依无靠的姐姐,就告诉姑父:“您老只能孝身,不能孝心,姑娘是妈的心尖,你叫你姐姐在伙房吃饭,你和你妈在上房吃饭,她们母女暗中流泪,你还看不出来,你算哪一路的孝子?”
姑父听了,半天没讲话,然后竖起大拇指说:“我摊着你这样的亲戚,真算我有德。”
立刻把姐姐请到上房,痛哭流涕的悔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样的心,生什么样的命。
有对待母亲的这份孝心,这位姑父能成为名门望族,并不是没来由的。没有这份心,哪有这场富贵?
感言:百善孝为先,真孝就真顺。因为父母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命和能量的来源,只有根深才能叶茂,硕果累累,而这叶不仅仅是指子女,也包含家庭、事业财富和人际关系。
真孝的人心存感恩,知恩报恩,为人之本,也能启动他其他方面的善,所以说孝是百善之门。很多人对孝顺理解片面,只认为是赡养父母,好吃好喝伺候好就是孝了,但真孝不仅仅是给父母物质,更是让父母省心、开心和放心。
而兄弟和睦,互帮互助,父母看在眼里自然是欣慰的。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以父母的心为导向去孝顺,那是真孝顺,真孝就真得。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