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南京马拉松中签之后,我就买了一本书,当代著名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传》。我想通过一个南京人的视角,来审视南京这座城市,两千多年来的风云际会,沧海桑田。
南京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年,来往南京的次数,也有两位数了。南京知名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大多我都走过了。唯有六朝博物馆和栖霞山,因为种种原因,屡屡擦肩而过,乃至于耿耿于怀,不得释然。
周五晚上下班后,坐上高铁,今天凌晨抵达南京。把背包放在预定的酒店里,一大早,我就去领取了马拉松比赛的参赛包。我没有在现场薅羊毛,第一时间,就坐车来到六朝博物馆。
南京,总被人称作六朝古都,而实际上,在南京建都的政权,至少还有南唐,明,太平天国,民国政府。六朝古都的称呼,源于唐宋文人的诗词。近人之所以继续沿用六朝古都,而不是十朝古都十二朝古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六朝时期,是近千年来,中国文人醉心向往的情结。
宗白华先生对这一时期的概括,被无数人加以引用,“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南京六朝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贝聿铭大师的儿子。所以,和苏州博物馆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利用光影效果,几何构图,一股浓郁的魏晋风度气息,在一进大门后,就扑面而来了。
栖霞山在南京主城区的东北方,因为距离的原因,前些年,我多次和栖霞山错过了。历来每年十一月中旬,又是栖霞山枫叶最美的时节,身为中国四大赏枫地之一的栖霞山,又怎么能再次错过呢?
栖霞人来到栖霞山,
红尘客朝觐栖霞寺。
胶东南京千里之遥,
栖彩流霞和光同尘。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胶东半岛栖霞人,第一次来到南京的栖霞山,颇有点关公遇秦琼的调侃。只是,此栖霞非彼栖霞,我也只是个圆梦打卡的游客。
栖霞山以栖霞寺而闻名。无论如何排名,栖霞寺能置身在中国寺庙最顶级的行列。栖霞寺的舍利塔,堪称中国第一舍利塔,也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中国最流传有序的舍利塔。地宫至今都完好无损,佛祖舍利,依然在地下,护佑着南京。
当代高僧星云大师,在抗日战争初期,南京大屠杀过后不久,从扬州来南京寻父,在栖霞寺落发为僧的。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两千多年来,南京这个城市的风雨沧桑,多与栖霞山有着丝丝入扣的牵连。
栖霞山是中国四大赏枫地之一,今天本来的计划,下午在栖霞山上看枫叶,傍晚再回城。可惜,今年的节气不同往年,栖霞山的枫叶,基本上都没有变颜色。所谓的赏枫,也就不复存在了。心情有点失落,没有登顶,就匆匆告别了栖霞山。
于是,我多了两三个小时可支配的时间,毫不犹豫地给了瞻园。
坦率地说,瞻园也是让我失望的。江南的园林,最重要的呈现效果就是精细。这不仅仅是硬件层面上的精细,更多的,还是要落实到细节上。比如,一块再美妙的太湖石,瘦皱漏透再如何如何,落满了灰尘后,也就没有欣赏的欲望了。
至于瞻园里的太平天国博物馆,但凡有一点点历史常识积累的人,真的不能看。太拙劣了。
我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提前好多天就做功课。比如《南京传》,这是从宏观上拓展看南京的视角,诸如其他,关于每个景区,每个重要的展品,网络上的信息,远远比现场的介绍要全面很多。所以,在我今天去六朝博物馆之前,这个馆藏的所有珍贵文物,我都能如数家珍了。而栖霞山,多年来,我一而再再而三所做的功课,都已经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以马拉松的名义,再一次游走南京,这一天,我在南京,所享受到的,是特殊的服务。所有的公交车,都是免费乘坐的。地铁也是免费的,六朝博物馆和瞻园,持号码布也是免费的,栖霞山的门票,直接就放在参赛包里。
所以,这一天,我除了给自己买的韩复兴盐水鸭,买的啤酒。再就没有花过钱。
明天的马拉松,要玩得开心哈。
容易感动 发表于 2023-11-12 09:49
刚注册的新人,以前看过楼主的文章,感觉与你有过工作上的交集,楼主是不是以前在YQDY的ZD维修干过?若是, ...
freya 发表于 2023-11-12 17:38
一看题目就知道去马拉松了
小迟迟 发表于 2023-11-12 15:57
认真读着每一个文字,就跟听别人讲故事一样,又仿佛身临其境。
祝哥哥南京马拉松再创佳绩!
prettylady530 发表于 2023-11-11 19:38
巧了,今天听一个南京人提到了栖霞,有一丝恍惚
余笙 发表于 2023-11-11 18:33
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哥走过了大江南北,真好。顺祝马拉松顺利
hudiegu 发表于 2023-11-11 18:58
不祥之地啊。只从孙权建城,每朝每代都是剑光血影,近代更惨,太平天国屠城,曾国藩屠城,日本人屠城,后来 ...
火星上的水 发表于 2023-11-11 20:14
南京栖霞山,我去过好几次,但每次去南京,必去鸡鸣寺
时光里的印迹 发表于 2023-11-12 10:46
六朝博物馆相比南京博物院要小巧很多,当初六朝博物馆和总 统府、江苏禁du展览馆是通票,因为离的都不远[ ...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3-11-12 18:15
确实,我也查过资料,在南京建都的王朝,无一例外,都是短命的。这个城市号称龙盘虎踞,实际上,并非如此
hudiegu 发表于 2023-11-12 18:40
在南京祖辈5代的土著的很少,许世友管理南京也赶走不少人。现在的很多南京人是附近城市过来的,安徽的马 ...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3-11-12 18:11
我这么有知名度吗大概,在论坛上显摆的,就我一个人吧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