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窦燕山:五子登科 [打印本页]

作者: 过眼云烟666    时间: 2023-11-11 11:03
标题: 窦燕山:五子登科

凡是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以下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说窦禹钧的事迹。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山。

 

他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对母亲从不违逆,非常孝顺。

 

在那个时代,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到「无后为大」的忧虑。

 

可是禹钧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一夜做了个梦。

 

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禹钧!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我亲爱的孙儿,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扭转命运。」

 

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铭记于心,从此立志奉行众善,莫作诸恶。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

 

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后,将那债券焚毁,并且将仆人的女儿视如亲女抚养,长大后,还替她盛备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新春元旦,禹钧到延庆寺拜佛,见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有一包袱,内有白银二百両及黄金三十両,他想一定是拜佛人所遗失,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见到一位悲泣而又惊惶失措的人前来,禹钧问他何故悲痛慌张,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限时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両及黄金三十両,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

 

那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父亲就难免一死。想刚才我曾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无误,便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先生一生做的善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

 

对于贫困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作营商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为了要多救苦济人,自己很俭朴,从不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用作救苦济急。

 

他还建立了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此后,窦先生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他家教很严,所以儿子们都很循规蹈矩,效法父亲修身积德,和睦雍熙,满门孝顺。

 

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

 

还有八个孙子同样效法祖父修身积德,因此也很贵显。

 

当时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

 

正因为窦公生平行善积德,功德广大,所以现世、来世、后世都能获得善果,子孙因效法亦同样获善果。

 

 


作者: 虎山居士    时间: 2023-11-11 1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3-11-11 22:45
多行善事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