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流专业 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招生类型:文史 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 开设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大学写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论、秘书实务、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 实践性教学:应用文写作实训、文秘办公实训。 特色课程 中文系特色课程——大学创意写作 思维训练、兴趣激发,人人都可为作家 构建创意写作课程体系,我们是引领者 创意写作学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已经有十余年了,回顾创意写作学发生史可知,它在美国的崛起同二战后的美苏两大阵营的文化竞争有关,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语言文学学科提出了创意化改革的要求有关。 反观当代中国现实,中美贸易战正向科技及文化领域蔓延,中国正逐步走进创意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后发优势来抵御西方的先发优势,创意写作学存在的意义正面呼应了当代中国对创意写作学发展的时代诉求。在此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国本土创意写作学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此,在国外创意写作的影响下,国内部分高校开始了创意写作课程体系的建设历程。而作为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西安外事学院也紧跟时代与学科的发展前沿,由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开设创意写作课程。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意写作”课前身为“写作”课。2018年,为了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写作的能力,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改课程为“大学创意写作”课程。《创意写作》课程不仅是西安外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特色课,更是其专业核心课程。 多萝西娅·布兰德说,作家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以及美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达,莫不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创意写作课程和训练的科学开展息息相关。 现如今,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积极创新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一、过程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认为,创意写作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仅是写作者的个别行为;同时创意写作也不是简单的语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辞的组合,而是包含着创意、构思、写作及反复修改的全部过程。 过程教学法的优点是,将创意写作的教学从传统偏重下游环节的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拓展至全程,尤其是延伸到写作的上游——“创意”阶段,解决创意写作中“创意”的产生、成型及修正问题。在揭开“创意”与“写作”神秘面纱的同时,还打破了创意与写作的孤立状态,使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进入“集体创意”“集体写作”和“集体修改”层面,从操作环节实现“创意可以习得”“写作可以教学”的理念。 二、创意写作工作坊 创意写作工作坊是以创意写作实践或创意写作教育、研讨等相关工作为导向,由若干参与者组合而成的活动组织。由于它是一个由作家领衔的组织或者是作家自身组建的“群体”或“团体”,因此这些工作坊的命名大多与“写作”和“作家”相关,有时候被称为“写作工作坊”,更多的时候被称为“作家工作坊”。创意写作工作坊既可以是维护作家权益、交流写作技巧、筹谋写作活动的作家组织,也可以是以创意写作为形式的社区服务组织,同时它还可以是更“小一级”的教学单位,相当于“班级”“课程”。 三、研讨会 研讨会是创意写作课程的又一重要组织形式,它为创意写作活动某一专题在一集中场合做主题性讨论、研究、交流而召开。与创意写作工作坊相比,其规模更大,主题更集中,形式更正规,学术色彩也更浓厚。 1、中小学语文教师 2、机关企事业行政管理人员(公务员、文秘等文职人员) 3、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传播(编辑、记者、作家、编剧等) 4、新媒体运营/市场开发(广告创意、文案策划、IP原创等) 5、科研机构/文化研究 6、教育培训机构(考公、考教培训) 陕西鼎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孔子学院/国家汉办考试培训中心陕西分中心 西安藤信学校 西安市第七十七中学 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 渭南市临渭区政协文史馆 西安慧泉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眉县横渠书院 山西北航建设有限公司 《延河》《三角洲》《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陕西博洲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 近三年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出版专著、教材五部。主持或主要参与人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发表论文130余篇,核心期刊70余篇。 部分考研成绩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考研录取情况: 实习、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占38%,博士占40%以上;45 岁以下青年教师62%,留学背景3人。从教育背景上看,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 教授,原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学科带头人。曾担任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多届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担任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出版有专著四部,获得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现为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学系主任,中文系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际老学研究》副主编、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职。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教授,中共党员,现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汉语研究协会、延安评论家学会会员,曾任延安教育学院文史系主任。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2种,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的研究并结题。 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学科带头人。首届“孙犁散文奖”获得者,曾任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五部。承担陕西省教育厅研究课题三项,校级研究课题三项。曾获咸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学科带头人。主要致力于佛教与中国文学及敦煌学研究,曾承担教育部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特色专业改革项目1项、西藏自治区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教学服务团队 陈小青,武汉大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主任。 周海燕,郑州大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 刘静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副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专业负责人。 博士团队 姚柏舟 浙江大学博士 张楠 南京大学博士 畅运合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李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 李健 暨南大学博士 朱奇涵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博士 吉海韵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 一、汉语言文学1805班——牛鹏 牛鹏桦在校期间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语言学类发表专业论文一篇。并在各种大赛中多次获奖。 二、汉语言文学1803班——詹吉弥 在校期间创作50万字长篇章回式儿童故事《吉米和他的神奇伙伴》,将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并创作《卷尾人》等多部剧本杀剧本。2021年9月,签约陕西鼎夏文化网络作家孵化基地,成为基地签约作家。 三、汉语言文学2014级杨惠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的杨惠和本科论文指导老师梁慧同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四、霍成伟 汉语言文学16级学生,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古陶瓷研究所。 五、来钇汝 来钇汝,曾获2015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三等奖。同年被香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后考取浙江师范大学博士。 六、李畑熠 2017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中文系,同年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杂志社任职编辑。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在《延河》等国内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出版作品多部,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稿件来源:人文艺术学院 排版:王佳程 统筹:张嘉伟 刘紫轩 审核:梁娜 鲁莹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