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问题:一个家庭最怕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贫穷,也有人说是生病。
但评论区有个简短的回答获得高赞:不停地内耗。
家人之间你一句指责,我一句抬杠,每天都在内耗中挣扎。
看似稀疏平常,却像慢性毒药一样,一点点侵蚀对方的内心,等发现时,早已满目疮痍。
正所谓:内耗才是毁掉一个家庭最隐秘的方式。
1
不幸的家庭,来自对家人百分百理解的高要求
媒体评论人老梁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30多岁的女子,因为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同事说了几句后,很快就传到了领导那里。
结果她被批评了一顿,因此一整天心情都不好,回到家她立马跟老公诉苦。
老公听完后跟她说:“你领导和同事也没说错啊,平时在家做事,你就不是很细心!”
女子没等老公说完,直接打断翻脸道:“同事说我就算了,连你也跟我唱反调!”
她老公很纳闷,本来只是就事论事,没想到老婆却拿他来出气。
这位女子在工作上被同事说,被领导骂,也只是心情变差,但不至于爆发。
但当她听到老公的解释时,情绪瞬间来了个大反转。
其实说到底是因为她对老公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老公可以百分百地理解她。
工作上的领导同事说自己,那是外人不了解自己。
可老公是关系最亲密的人,也像外人一样不为自己站队就无法接受。
独木舟在《深海里的星星》中写道:“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不是他人肚里的蛔虫,不可能做到360度无死角地理解对方。
一味地要求家人百分百地理解自己,最终就是你生气,他委屈,家里一地鸡毛飞上天。
家里重要的事情没去做,全部精力却浪费在内耗上,怎么算都是亏损。
就像我表哥被家里催婚。
表哥马上就30了,他父母天天打电话催婚。
可前段时间,他刚被降薪,收入减半但工作量并没减少。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碍于当下的就业形势,也只好先做着。
表哥跟家里解释,以现在的条件结婚生子,会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但父母却认为,越往后结婚越难,等父母老了,想帮忙带孩子也力不从心。
可双方都不愿意理解对方,因为催婚一事,父母急得焦头烂额,表哥气得睡不好觉。
作为父母,的确为子女的婚姻操碎了心,希望儿女们能百分百地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而作为儿女,又何尝没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他们同样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为什么现在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最后都酿成了悲剧?
是因为,我们一边渴望家人能百分百地理解自己,一边又忘了站在家人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而一个家走向幸福,其实是从放弃“希望家人能百分百理解自己”开始的。
2
痛苦的家庭,来自相互拆台带来的致命伤害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情绪的宣泄最容易指向最为亲近的人。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去商场,孩子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就吵着要父母买。
妻子听到后直接吼孩子:“这个玩具太贵了!你老爸那么没用,怎么买得起!”
丈夫听到后立马回骂:“孩子难道不是你的?你有用怎么不买?”
孩子听到父母大吵哇哇大哭,路人看到后纷纷对夫妻投去异样的眼光。
只不过是给孩子买玩具,非得把它上升到夫妻有没有用的矛盾上。
原本一家人出来逛街只是放松心情,却因为玩具,你一句打击,我一句贬损。
好端端的一次逛街变成了一场语言羞辱。
一个家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最亲近的人用最锋利的刀尖刺向你最脆弱的软肋。
你拆了亲人的台,也就等于给自己挖了坑。
你堵了亲人的道,也就等于给自己封了路。
伤害了家人,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在电影《家丑》中,裕和堂的老板朱堂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海外留学时不幸去世。
小儿子整天游手好闲、挥霍无度,母亲却对他十分宠溺。
朱堂正看到后非常生气,对儿子非打即骂。
儿子不服气,为了报复父亲,不仅杀了他的猫,还把家里的钱财输掉一大堆。
朱堂正一气之下,打折了儿子的一条胳膊,母亲护子心切,一家人大吵起来。
从此朱家天天上演鸡飞狗跳的闹剧。
后来父子间断绝了关系,朱堂正收伙计田七为干儿子,并把重要的财产交给他。
谁知,田七早就看透了朱家的矛盾,表面对他忠诚,背后却杀了他儿子,朱堂正也被活活气死。
本该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却因为相互拆台,结果闹得人财两空。
如果当初不把精力放在对付家人上,而是想着家庭和谐,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绝境。
再富裕的家庭也经不起相互拆台,再亲密的关系也经不起相互为难。
一个家最大的失败,就是明明可以相互谦让,却非得选择相互拆台的方式一损俱损。
今天你踩我,明天我踩你,再牢固的城堡,迟早有天会崩塌。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