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很多时候,关系之所以会产生裂痕,就是因为太过亲近,所以丢掉了原有的感恩之心。
与人关系再好,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不高估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才能相处得更加融洽、长久。
把对方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
很多人在一段关系刚开始的时候,能够对对方的付出心存感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的付出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有的人就会习以为常,认为对方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他们当初的那份感激之情,也就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味的向对方索取。
一旦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便会心生不满,甚至认为对方亏欠了自己。
如此心态,自然会导致对方因为心寒而离开。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
再好的关系,也需要双方共同来维护。如果仅仅靠其中一方来勉力维持,那么,终究是长久不了的。
没有任何一段关系,会是一劳永逸的。
只有时时用心去浇灌,用自己的付出,去回应对方的付出,才是对对方最好的珍惜,也才能令关系,保持原有的亲密与和谐。
对对方的生活,横加干涉
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和你,关系再好,也不会变成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希望别人来插手、窥探。
情商高的人,知进退,能够行有所止。
情商低的人,一旦与对方关系亲近了,便会行事无所忌惮,不把自己当外人。
当他们看到对方做事情的方式,不符合自己的意图,便会不顾对方的感受,强行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做事。
如此做法,自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事实上,即便是子女对父母,也会反感父母的控制,更何况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
在别人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意图时,我们可以向对方提出更好的建议,但是要知道,自己并没有权利,要求对方做出改变。
我们常说,要“求同存异”。
人与人之间,即使关系再亲密,也会存在种种的差异。
面对差异,我们常常能够对不熟悉的人,保持一定的尊重,而对熟悉的人,却很难保持尊重。
这便是“人无千日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面对熟悉的人,能够保持“求同存异”,甚至是“求同尊异”的态度,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
忽略对方的感受,口无遮拦
俗话说:“刀子嘴,豆腐心。”
事实上,一个人在“出恶言”的时候,不管他是“刀子心”还是“豆腐心”,都会对对方的心理造成伤害。
言语虽然是无形的,但是,有时候对人的伤害,却会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生活中,有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能够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能够体谅对方的情绪。
但是,当他们面对关系亲近的人时,那份“修养”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他们自恃与对方关系亲近,便肆意逞口舌之快,或者揭对方的短,或者拿对方开玩笑。
也许对方表面上不在意,但其实内心已经很生气了。
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双方的关系渐渐疏远。
人与人相处,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近之则不逊”,自认为关系亲近,就不必在意“小节”。
然而,很多关系恰恰就在这些“小节”中,逐渐产生了隔阂。
与人相处,保持该有的尊重,并不是“见外”,而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到对方的情绪,为了双方能够相处得更加舒服、自在。
结语:
海明威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连接,如此才能互通有无、互相扶持。
好的关系,是互相滋养;坏的关系,却是互相消耗。
只有用心去经营每一段来之不易的关系,才能让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愿你我,路上都能有良人相伴,无惧风雨的侵袭。
与君共勉。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