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山河四省,高考歧视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花月    时间: 2023-2-1 21:47
标题: 山河四省,高考歧视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3-2-1 21:56
哪里有公平
作者: SE图哥    时间: 2023-2-1 22:13
就是因为人多,所以才会被歧视,否则大量的考生会挤占全国的教育资源,其他的穷省,教育力量较弱的省就完全没了出路,出现洪武朝南北榜事件,当然北京上海之流属于豁上脸皮不要了。
就好比有的国家打仗了,邻国出于人道主义,会接收难民,但中国要是打仗了,边境线就会架上重机枪,因为中国难民体量是核弹级别的,中国周边的邻国全部都没有接收这个量级难民的能力,反而会被难民冲垮。
绝对的公平其实也是不公平。
作者: 大叮当    时间: 2023-4-25 11:01
楼上纯粹是谬论,山东河南河北一带高考难,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发展不起来(本科院校招生太少),人口太多,竞争激烈,上面不重视,本省官僚主义盛行,也难有作为。
不过最近几年山东省得益于出生率降低、本省院校本科招生数量提升,本省的本科升学率(本科生数÷同龄人总数)上升了一点,但在全国依然属于垫底的存在。
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有全国闻名的数学专业,而和数学相关性特别高的热门专业(例如计算机、部分经济学专业等等),山东大学啥也没发展起来,教学质量、就业质量、招生规模都不行。省内最好的高校尚且如此,其他学校可想而知。
以烟台大学为例,在山东省内招生相当于一本院校,但在省外招的学生相当于二本,可想而知山东省的高考有多难。多年前烟台大学放出豪语,要建一个一流大学,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个三教九流大学。相比山东内陆有些大学为了提升本市的升学率,部分专业拿出名额针对本市的学生破格录取(低于分数线一二十分)的行为,咱们烟台本土的烟台大学和鲁东大学,可真是好事做尽坏事做绝了。
当年我高考650(2010年之前),好不容易挤出省,报了外省名校的名专业,出去了才知道其他省高考多简单,也为我高三的好多同学不值。当年很多同学高考500多分只能报个大专,而多数省的高考题目简单、评分标准低,500来分(相当于山东的400来分)却能考上还算不错的本科学校。
最近一年身体不好回烟台休息,看着一群曾经500多分的同学,男的普遍一个月挣个三四千,时不时问父母要点钱,女的有一半成了全职家庭主妇,再看看下级单位的一些同事(2010年左右高考400出头就能考上他们本省的某些大学毕业的),人家拿着全日制的本科文凭,找工作畅通无阻,而我的好多高中同学因为他们是大专生、甚至大学名字叫职业学院,却连好工作的门槛都碰不到,大学期间想要实习,连个增长工作经验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只能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山东省高校发展不起来,又依托着本省开放较早,吸引外地的本科生(实际上多数可能还不如本地的大专生)来工作,把本省的优秀生源挤掉,真的很气人。
作者: 客观看世界    时间: 2023-4-25 11:34
重点不在全国一份卷还是分省分卷,主要在于毕业分配方式。当年高考全国一份卷对应的是哪里来哪里去的计划分配方式,成绩只是为了省内择优录取,毕业后回本省工作,对各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就业不会形成冲击,但现在分配方式变了,毕业生全国范围自由择业,单位招聘也偏重于名校,名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要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样一来,因为分省分卷造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而上了名校的,后期却可以打着名校毕业生的头号,到其他省份挤压那些因为考卷制度问题造成的,学习成绩好却上不了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这是对学习好学生的不公平,后端改革了,前端也要改。全国一份卷依成绩择优录取、仅在省份录取比例上稍作差别,对于那些成绩确实比较低的省份,则可以采取哪里来哪里去的老办法,择优录取一定数量学生,但毕业后要回本省支持本地的发展,否则当地培养出来的好学生最后都跑了,有点像清北大量毕业生目前都跑美丽国一样,为别人做嫁衣。但很多改革也都是选择性的,只选对自己有利的,要看主持者的方向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