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一个美食都是在因缘巧合下被发现的。
豆腐被埋在了地下,过来很久以后挖出来,因祸得福发现了臭豆腐;鸟巢里的粮食被雨水泡了以后,不断发酵,传出来一阵阵酒香......
我一直很好奇,豆腐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产生的,在古代没有化学知识的背景下,本就不常见的卤水是怎么和豆浆碰到一起的呢?
小区门口的豆腐脑和油条摊儿是去年疫情以后才摆出来的,年纪轻轻的小两口,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豆腐脑,两口子一起炸油条。
当时吸引我的是,案板上放着一只毛笔,一根筷子。看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两根面剂子摆好,然后用毛笔轻轻的刷上油,叠在一起,再用一根筷子轻轻的压一下。
以前一直也没注意过别家炸油条是不是也是这个程序,只是看着小两口生疏的样子,觉得有点好笑。买了两根带回家给家人尝尝,味道还不错,但是和爱人打趣的说起来他们的制作手法,觉得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没想到,就是这对手脚略显慌乱的小两口,生意却越来越红火,意外的达到了饥饿营销的效果。人们常常要排队等着还没有出锅的油条,周末来的晚了,油条就没有了。
后来慢慢又增加了豆腐脑、豆浆,小伙子自己炸油条,小媳妇则负责这些东西。周末和假期的时候,有时候还能碰见他们八九岁的儿子过来帮忙,端饭送油条、收拾碗筷,小小年纪,手脚却很麻利。
后来尝了尝他家的豆腐脑,味道也很不错,因此豆腐脑、油条便成了我周末早餐的首选。
其实所有的美食并不需要什么秘籍或是高超的技艺,只要秉承一颗虔诚的心,就像小伙子那如同写毛笔字似的的认真,那么味道一定都差不了。
其实烟台的豆腐脑和我小时候吃的老家的豆腐脑有很大的不同。老家的豆腐脑没有卤子,只有盐水韭菜花,喜欢吃辣椒的再放上点辣椒油,主要突出的是黄豆的清香味儿。
而且也不是早上吃,而是夏天的傍晚,每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就能听见梆子声从小卖部门前的广场上传出来。自己则拿上两毛钱,带上一个馒头,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就着豆香味儿和盐水韭菜花的咸鲜咸味儿,一个馒头不一会儿就下了肚,那便是夏天里最好的美味。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个念旧的人,但是记忆里的美食总是格外的香甜,因此直到如今,还是很喜欢吃豆腐脑的味道。
坐在马路边上,看着人来人往的顾客,有大腹便便的老板,有衣衫靓丽的白领,也有不修边幅的环卫工人,他们的午饭晚饭或许相差很大,有人灯红酒绿、山珍海味有人孤身一人、馒头咸菜。但是此时此刻在这里,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则是他们共同的美味和平等的幸福……
ps:从来不擅长写美食,前几天被欢老师激将了一下,尝试一下吧。
缘来是惜 发表于 2021-7-16 20:23
烟台的豆腐脑也没有卤,加韭菜花、虾油、辣椒油……调味。有卤的我也能喝
玉树临风 发表于 2021-7-16 20:21
不要香菜,谢谢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