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迟到的作业,回老家之前还想着把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可真回去了,才发现有太多事情要做,有太多人想见,有太多回忆来不及回味,别说记录文字了,就连拍照都是偶然想起而为之,手机也常常不带在身上。昨天返回来的第一天,还沉浸在这份思绪里,什么都懒得干。今天才决定写点东西,留作纪念。
01
几年不见,村子变得有些认不出来了,导航上显示已经到达,可看着村口的这些小桥流水、路树成荫,多少有点不敢相认,只有朝村子里望去,看着那些错落有致的房子,才和印象 中的场景吻合起来。
由于村庄离着县城比较近,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作为环城水系的一部分,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善。绿树村边合,碧水环村绕,让我大吃一惊。
老家新貌
02
步入老宅,这里早就更换了主人。院子里是野草和小树的天下,据说都长到了半人多高,不过经过本家哥哥的几天打扫,已经好了很多,但是砖缝里随处可见的小草还在倔强的宣誓着他们的主权。
二婶养的鸡
屋子里则成了小鸟的乐园,不仅搭窝建巢,都已经繁育后代了,第一天晚上就是在叽叽咋咋的鸟叫中入眠的,早起也是被他们不到五点就叫醒了。实在受不了了,第二天只好暂时请他们移居院子里的枣树上了,等我们暂居几天,你们喜欢的话还可以再回到屋里来。
一窝嗷嗷待哺的小麻雀
03
刚到家里,还在打扫卫生。听见动静的街坊四邻就都赶过来了,一遍帮忙收拾,一边和父母大声的说着话,有父亲以前一起干活儿的伙计,有母亲平常打牌的牌友。村里人表达思念 似乎很含蓄,只会一个劲儿的问父母,在城里能住得惯吗?能有人说话聊天么?
络绎不绝的街坊四邻
领着女儿去村里小卖部买东西,短短一条街的距离,走了有半个小时,碰见叔叔大爷婶子大娘都要热情的说上几句,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走?爸妈回来了吗?身体怎么样?女儿 几岁了?上几年级了?遇见岁数大,眼神不好的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后,看着一脸迷惑的他们,还要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谁家的老二。一番恍然大悟后,才能把眼前这个都有点秃 头的中年男人和小时候光屁股满街跑的小屁孩对上号。
老奶奶似乎没什么变化,只是皱纹又深了些
04
不知是不是近乡情怯的原因,和儿时的几个小伙伴好不容易见到面,发现大家的话都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聊孩子,记得儿时常常几个人一呆就是一天,说不完的话。匆匆拍 过一张合影,便被孩子拉着分开了,分别后才想起,下次再见又不知要多久了。
难得留下的儿时的照片
和本家的弟弟妹妹们见面也是这样,以前逢年过节凑在一起,总是打闹个不停。现在坐在一起虽然感觉心依旧很近很亲,但是那份儿时的亲切似乎再也难以找回了。不过血脉这个东 西似乎真的很玄幻,女儿和叔叔家哥哥的女儿两人一共就见过两次,上次还是好几年以前了,女儿本来就性格内向,但是姐妹俩凑在一起,很快就熟悉起来,玩儿的不亦乐乎,似乎 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曾经的影子。
曾经我们也是这样奔跑玩耍
05
有些人还可以见到,有些人却永远也见不到了。
特意去爷爷奶奶的坟前看了看,或许是时间久了的原因,悲伤和心痛已经被治疗的差不多了,但是思念却似乎永远无法治愈。最后面是太爷爷太奶奶,前面是爷爷奶奶,父亲老早就说过百年之后,也要葬在这里,叶落归根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捧黄土,遍地黄花
06
在这里,时间似乎走的慢了,午后的太阳挂在天上久久也不落下,照着院子里的一切,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
在这里,内心变的更柔软了,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但让人感触良久。
在这里,情也变的更浓了,浓的似乎弥漫在了空气中,呼吸之间都让人沉醉其中。
儿时的视角—午后阳光照在院子里
再见了,我的故土,再见了,我的老家。但我们似乎又从未分离过。
情是故乡浓,就像老家的大锅菜一样,在外面永远做不出这个味道
小龙妈妈 发表于 2021-5-7 11:17
前排中间的小男孩儿真帅气!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