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疫苗 [打印本页]

作者: 轰趴猫    时间: 2018-7-22 17:30
标题: 疫苗
作为一家早有前科的企业,长春长生涉事狂犬病疫苗,销量要占到国内市场的近四分之一。去年,该公司疫苗销售量大幅增长,钱多得花不完,动辄拿几十个亿去买理财产品。

为什么他们家的疫苗卖的这么好?从微乎其微的研发投入来看,显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特别优秀。但人家公关很有一套,而且舍得花血本。

2017年,长春长生销售费用为5.83亿元,25个销售人员,平均每人2330万元,是成大生物的47倍。这些钱都是怎么花掉的,花给了谁,你就想去吧。

即便销售费用如此惊人,卖疫苗仍是暴利无比。出事以后,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预计将减少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亿元左右,净利润减少约1.4亿元。

很多人可能没怎么注意这个数字——你算算,70%的净利润啊。还有哪个生意,比这更暴利呢?

当然,只说这一家企业,也挺没劲的。谁比谁屁股更干净,还真不好说。反正,生产狂犬疫苗的拢共就那么十几家企业,公开召回过的已经有五六家了,污点企业占比近一半。

不觉得奇怪吗:明明那么暴利,竞争企业也不多,还大多曾经犯过事,为啥没有更多后来者进入,淘汰没良心的企业,摊薄行业的利润呢?

答案是,不让。因为疫苗事关重大,企业越少越好管理,不是谁想生产就能生产的。从疫苗生产企业,到冷链流通企业,再到防疫接种单位,都处在相当程度的垄断之下。

生产和采购环节的垄断,让疫苗生产企业哪怕用着三五十年前的技术,也能安然生产着今天的疫苗。

流通和批发环节的垄断,让市场上的寻利者只能通过歪门邪道参与,冷链保存因此逃脱于监管之外。

接种单位的垄断呢,意味着疫苗购买者单一,生产企业容易与之达成寻租交易,25个销售人员就可以管全国市场,疫苗价格当然也因为缺少竞争而高企。

每次疫苗出事,舆论都在呼吁“加强管理”。翻译一下,其实也就是“加强垄断”。

可疫苗乱象久治不愈,相当程度上恰是垄断之祸。问题整个都给弄反了,治理效果自然南辕北辙。

你也许会说,疫苗这么重要的东西,不严格垄断行吗?那些奸商哪能信得过啊?你是这样想的,相关政府部门大概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疫苗很重要,因为关乎人命,所以要排除市场竞争,要选择垄断经营,这是我们惯常的管理逻辑。

但是,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有垄断就会有暴利,有暴利却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来平抑,必然产生管理上的混乱,各种歪门邪道和各种寻租腐败,就会应运而生。

说到底,疫苗也是一种药物,既然其他同样关乎人命的药物,从生产到流通都可以放开竞争,为什么疫苗就一定要抱住垄断不放呢?

暴利往往是垄断下的蛋,越是暴利越是敢于铤而走险,越是垄断越是无畏于市场惩罚。

疫苗屡出问题,呼吁“加强管理”如果总是略等于呼吁“加强垄断”,病恐怕是治不好的。

反正,仅是罚点小款而已,风头过了,爷还是爷。
(, 下载次数: 13)

作者: 轰趴猫    时间: 2018-7-22 17:34
无论是这家公司还是药监部门都说“未见不良反应的异常报告”。类似公关色彩的说法到底是事实,还是意在避免社会恐慌?但言行不一的表现让社会更加担忧,国产疫苗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网络到接种全流程,公信力都在流失。

作者: vv_88    时间: 2018-7-22 17:35
静待处理结果吧……

作者: 轰趴猫    时间: 2018-7-22 17:35
2017年11月,食药总局发现长生生物一个批次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而在8个月后,吉林有关部门才采取行动,没收了逾25万支疫苗用剩下的186支。这么长的时间,这么轻微的处罚,让人对监管难生信心。

继全国打了狂犬疫苗的人备受煎熬,现在,全中国接种了疫苗的家长都在猛翻疫苗接种手册,查看是否使用了长生生物的疫苗。问题是,查到的那些家长该怎么办?是否真的存在某种问责的可能?一个有现实感知的家长当然明白,这些都是极难实现的基本要求。

作者: 轰趴猫    时间: 2018-7-22 17:37
波,但稍加分析就能发现,人们一旦卷入假疫苗的阴影中,恐慌倒在其次,排在第一位的是愤怒。怒火既指向被颁发了“杀人牌照”的无良厂家,也指向无力履行职责的监管部门,更哀叹法治在这一犯罪领域的无所作为。

一直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对长生生物主要负责人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披露。单单以百白破疫苗造假,这些台前的操纵者就配得上严厉的罪名。吊诡的是,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的法治推断能否落地,取决于疫苗风波是不是配得上一次亡羊补牢?

让我们稍微捋一下疫苗造假屡禁不止的逻辑:过去的假疫苗风波未能给行业监管增加足够的砝码,类似的崩坏屡屡发生,生产假药的、售卖假药的没有“吃药”,反而是那些需要用药的无辜儿童、不幸的国民被反复灌输“假药”,这种黑白颠倒的世相,反复上演,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作者: 轰趴猫    时间: 2018-7-22 17:38
舆论滔天,所争的只是最低的安全标准,一支有保证的疫苗。6月12日,经济日报援引国家药监局官员的话说:“迷信”进口疫苗毫无必要,我国已建立覆盖疫苗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话音刚落被打脸,这种谜之自信像假疫苗一样存在、蔓延已经说明了问题。

需要反复提醒的是,面对屡禁不止的假疫苗,人心悲愤又绝望。但这种社会情绪不是禁止讨论、进而维持弊病,让他们反复杀人的依据。实际上,舆论声讨形成了明确的吁求清单,至少包括:销毁沦为杀人牌照的生产许可证,严惩所有责任人,重整监管体系,供应最低标准的国民安全感。

作者: 锦尚帘城1988    时间: 2018-7-23 09:10
我想知道!为什么山东用的最多!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