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毓璜顶儿保大讲堂再次开课——儿童五官的护理
[打印本页]
作者:
论坛麦兜
时间:
2018-5-2 15:30
标题:
毓璜顶儿保大讲堂再次开课——儿童五官的护理
宝宝呱呱坠地
,妈妈就肩负起了喂养的责任,
而后期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着实让有些爸爸妈妈头疼,
比如 ——
宝宝为什么总喜欢揉眼睛
?宝宝为什么总是打喷嚏?
宝宝生活中的一举一动
,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各位爸爸妈妈的心。
今天,小编带领爸爸妈妈们一起走进本期的儿保大课堂,
跟随毓璜顶儿科门诊
矫晓玲主任
,
学习参考下儿童五官护理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吧!
(, 下载次数: 8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今天的主题为:儿童为五官的护理——常见的
眼睛、耳朵、鼻腔、口腔
问题
(, 下载次数: 6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常见的眼睛问题
眼泪汪汪,眼屎多
眼泪是通过鼻泪管进行引流的。如果鼻泪管相对狭窄、堵塞,就会出现鼻泪管通畅不良,不能把眼泪全部引流排空—眼睛泪汪汪,眼泪蒸发后出现分泌物,不及时清除,就会继发感染。(两种情况,一是出生后很快出现眼屎多、持续存在---泪囊炎;另一种情况是以前正常,突然出现—结膜炎)
处理:
白色分泌物:每日早晨用温热毛巾轻敷于分泌物多的眼上,几分钟后取下;按摩眼内角,每次2分钟,一天3次;眼睛发红并黄绿色分泌物,说明合并感染,滴托百士,症状消失后再巩固3-4天。反复感染者,行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
眼泪汪汪的另一个不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的黑眼球又大又黑,水汪汪雾蒙蒙的外观(药物降眼压,手术治疗可以挽救视力)
眼睛里有睫毛
一般会随着眼球运动,随着眼分泌物起排出,也可以用人工泪液冲洗,如果一直出不来,就到眼科让大夫取出。
爱揉眼睛
1.宝宝困倦和吃奶时会揉眼睛,这是大脑疲劳的表现,不需要干预。
2.倒睫刺激—有的是先天发育、有的是脸部肉多,还有的是泪道不通吸进去的(如果眼睛发红有分泌物,要到医院检查除外结膜划伤);
3.鼻泪管通畅不良—分泌物堆积引起不适。
4.过敏性结膜炎—春夏季发作的眼红和流泪,还有眼睑肿胀,打喷嚏。
5.弱视--宝宝视物不清,出现揉眼睛。
注意:给宝宝剪短指甲,在眼睛周围涂抹保湿霜,避免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
斗眼
亚洲婴儿多见,三岁内的宝宝鼻梁低,双眼内眦外移,皮肤遮挡引起,若用手轻轻揪起宝宝的鼻梁,斗眼现象会自行消失。一般3年后,随着鼻梁增高这种现象就会好转。判断的最好方法:眼睛对光线的反应情况。
家庭观察:观察宝宝看物体时,两眼是否落在同一点上;当物体移动时,双眼能否同步移动。如果双眼视物不在一个关注点,就有问题。(最好请眼科医生除外内斜视)
弱视/斜视
弱视:
宝宝出现歪头看东西、眯眼、搓眼、或看东西贴的很近时,就要警惕,及早到眼科检查。如果父母有弱视,孩子可能遗传,6个月后可以遮挡一只眼睛,观察孩子的表现。(大多数弱视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眼睛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疾病、斜视等造成的)
斜视:
观察宝宝眼睛静止时双眼位置是否对称和运动双眼是否协调一致。如果静止时双眼不对称,就要考虑斜视。出生前三个月,大多数宝宝会出现斜视或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一般是假性的,多于3个月后消失。如果到3-4个月还不见好转,就要到眼科检查。诊断及时,可通过戴眼镜矫正。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
频繁眨眼
可能与结膜炎、干眼症、视物不清、倒睫、疲劳有关
还可能因为宝宝在玩耍,突然发现事物随着眼睛的眨动而变化,出于好奇,会故意频繁眨眼睛。
年龄大的孩子,除外眼睛问题,就要考虑抽动障碍。
(, 下载次数: 6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常见的耳朵问题
耳屎多
与先天遗传有关,说明宝宝的耵聍腺发达,会定期自行脱落,只要没有异味就行。不需要经常给宝宝掏耳屎。
常掏耳屎多坏处:
1.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感染;
2.引起不适感觉:可能导致分泌物内推,压迫鼓膜出现头晕呕吐等;
3.损伤鼓膜导致耳聋;
4.刺激耳屎分泌更多:外耳道皮肤变薄,长期充血和慢性红肿,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分泌更多;
5.细菌入侵:耳屎有阻挡灰尘飞虫进入耳内的作用;
6.致瘤隐患:外耳道皮肤长期受刺激,形成外耳道人乳头状瘤;
耳朵内结石样硬耳垢
不要直接往外掏,容易损伤耳朵,要先滴软化耳垢的滴耳液(如碳酸氢钠滴耳液),连用五天,硬的耳垢软化后再取出。最好让专业大夫进行处理。
揪耳朵、抠耳朵
如果没有其它异常,常见原因是两侧内耳发育不均衡,宝宝会感觉耳朵不适、耳内有异物感。有的宝宝会拒绝坐汽车座椅,坐车时哭闹甚至呕吐。(前提要除外中耳炎)
处理:帮助宝宝轻轻揉揉耳朵,平时带宝宝玩秋千、转椅等,促进内耳平衡的发育,多于生后半年到一年消失,对宝宝没有影响。
抓破耳朵
婴幼儿末梢神经发育不健全,对疼痛不敏感,容易抓破耳部皮肤,并不代表情况严重,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检查局部有没有异常)
抓耳朵的常见原因:
1.宝宝耳朵上的神经比较丰富,如果无意中抓耳朵让自己舒服或安抚,以后可能经常通过这种方式安抚自己。
2.与出牙有关:牙龈的疼痛会通过下巴释放到耳朵,宝宝会觉得耳朵不舒服表现抓耳。
3.中耳炎:一般有发热、耳朵疼,宝宝抓耳时会有哭闹或不让人碰耳朵。
(出牙和中耳炎的区分:出牙时只有平躺才会揪耳朵、唾液分泌比平时多;中耳炎在任何体位都会揪耳朵、唾液不增多)
耳朵进水
可在婴儿耳廓内放入松软的棉球吸水,5分钟后取出。(耳道的远端是密闭的,水一般很难进入深部,经常用棉签清理耳道,反而容易将水引入深部引起感染)
中耳炎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耳内有液体流出、爱哭闹、抓或者揪耳朵、耳温枪多次测量两耳温度相差0.5度以上,就要考虑中耳炎。尤其是在呼吸道感染基础上出现这些症状。
中耳炎的原因:
1.耳内进水感染,包括洗澡、游泳造成的;
2.感冒时鼻涕进入耳内;
3.宝宝仰卧吃奶;
4.二手烟;
5.用安抚奶嘴;
中耳炎的治疗:
1.轻症可以自愈;
2.抗生素治疗:48小时症状不改善复查;必须根治;足疗程后复查;
3.鼓膜切开术;
4.饮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油腻食物;避免过敏食物;多饮水尤其是温水;多休息,尽量不让宝宝哭闹;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和补充各种矿物质。
(, 下载次数: 7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常见的鼻腔问题
鼻屎多
鼻粘膜分泌物-鼻涕,蒸发干燥后形成鼻屎。鼻屎=鼻腔分泌物+空气颗粒,不是垃圾。
鼻分泌物多与自身分泌旺盛有关,也与积极清理有关。每次清理都会刺激分泌腺分泌更多的分泌物,还会造成鼻粘膜的损伤。
处理:
当分泌物过多时,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清理鼻腔,可保护鼻粘膜;当粘稠分泌物过多时,可让宝宝在浴室呆一段时间,软化分泌物,再通过打喷嚏排出。当鼻屎干燥时,可先用生理盐水软化鼻屎,再使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在鼻腔形成油性保护膜。
抠鼻
原因:鼻部不适、缓解压力、减少焦虑、无意行为。
坏处:破坏预防感染的防线;鼻腔分泌物越抠越多;鼻粘膜轻度受损;鼻出血;经常打喷嚏流鼻涕。
处理:多陪宝宝,不要让宝宝独孤,陪宝宝玩手指游戏,转移注意力。
鼻塞
三个月以下的宝宝:鼻腔狭窄、鼻甲肥大、鼻粘膜血管丰富,在冷空气和空气中颗粒的刺激下,容易出现鼻塞、打喷嚏。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影响睡眠和呼吸,可以按摩一下鼻翼两侧、用小温湿毛巾敷在鼻根部、睡觉时垫个大人的枕头把宝宝的上半身抬高,都可以缓解。要注意室内通风透气。
年长婴儿,如果突然出现鼻塞,有诱因,考虑呼吸道感染引起,鼻腔吸入水分利于鼻腔分泌物排出—可以用温湿毛巾敷鼻、吸入蒸汽、雾化等,也可以海盐水喷鼻。一般7-10天恢复正常,超过10天,就要考虑鼻炎。
长久不容易恢复的鼻塞,要除外特殊情况: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孔先天性闭锁畸形、鼻中隔弯曲、鼻腔异物等。
打喷嚏
小婴儿宝宝的鼻粘膜还没有发育好,呼吸系统极容易受到刺激,冷空气刺激、环境温差大容易出现打喷嚏,如果没有其它症状,就是宝宝的正常生理反应。
两岁以下宝宝,突然出现的打喷嚏,考虑呼吸道粘膜水肿,可以滴海盐水。
两岁以上宝宝,长时期打喷嚏,就要考虑过敏性鼻炎。
喉中痰鸣
新生儿或小婴儿阶段,会因口腔内的乳汁或唾液残留,随着呼吸而发出呼噜的声音,类似痰鸣,这不是真正意义的痰。再就是与喉软骨发育不全有关。
真正的痰,是气道的分泌物,多见于气道炎症。痰多会刺激呼吸道,往往伴有咳嗽。如果宝宝没有咳嗽、气促等表现,不需要对这种痰鸣做处理。
打鼾
六个月内的宝宝打鼾,多是生理性的。宝宝的鼻道狭窄,容易阻碍气流通过,哭闹后的眼泪鼻涕也会阻碍气流通过;喉软骨发育不全,都会导致呼吸或熟睡后出现鼾声,尤其是仰面向上的睡姿,舌根部由于重力后垂,加重呼吸道狭窄。可给宝宝改成右侧卧位。一般6-12月会逐渐消失。
对幼童:出现打鼾,多是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肥大程度与打鼾程度成正比。常见原因是过敏;腺体表面不光滑,容易附着细菌出现反复感染。
(, 下载次数: 7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4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常见的口腔问题
口唇干裂
这种情况多见,与宝宝口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关。
多见原因:
1.不良习惯:用舌头舔嘴唇或嘴角,唾液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出现干裂。
2.唇炎:与维生素B2不足有关。
3.食物过敏。
处理:
改变不良习惯;可以擦儿童专用的唇膏或橄榄油;适当饮水保持体内水分,气候干燥季节宝宝外出给宝宝戴口罩;多吃含B族维生素多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瘦肉、香蕉、油菜等。
干呕
未添加辅食前:挺舌反射、口水的刺激、睡眠时鼻涕流入咽喉的刺激、冷空气的刺激、暖气干燥的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偶尔干呕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一天超过4次、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要到医院检查。
添加辅食后,应考虑辅食的性状、味道、宝宝当时的饥饿程度、对辅食的接受程度。宝宝咀嚼能力不好时,要选择入口融化后变成糊状的食物;食物不要太粗;适量给宝宝补充温开水,改善食物的数量、种类。(注意咀嚼能力的训练)
舌苔厚/黑
舌苔厚是多见现象,原因:宝宝唾液腺不够发达,唾液分泌不多;宝宝以奶量为主,咀嚼和舌的运动少;胃食管反流。不需要刻意清洁舌面,可损伤舌面的味蕾。
但注意除外鹅口疮。
舌苔发黑:由于丝状乳头增值变黑导致。多见于感染、高热、毒素刺激;肠道功能紊乱、唾液ph值下降;霉菌感染。
鹅口疮
原因:白色念珠菌导致,终生存在于人体消化道,是否致病与消化道内正常菌群有关。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天敌。鹅口疮的发生说明肠道菌群未建立。多见于配方奶喂养、环境过于干净、频繁使用消毒剂等。
治疗:1.改善肠道菌群很重要,可以给宝宝口服益生菌。
2.使口腔呈碱性环境,用棉签沾2%小苏打水在哺乳后给宝宝清理口腔,母亲也应该用小苏打清理乳头;
3.制霉菌素片:一片用10毫升的温开水化开,涂抹在口腔,用药至少7天,或白色斑片消失后再用4-5天。
4.护理:恢复孩子正常的生活环境,宝宝的居住环境不需要使用消毒剂;不要擦拭舌面;不需要对乳头消毒;奶瓶蒸或烫一下即可。
注意:鹅口疮持续不愈,就要给宝宝化验一下免疫功能。
口臭
婴儿期的口臭,多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只要不严重,属于发育中现象,生长良好就无需治疗。一般4-12个月恢复正常。
口臭明显伴有大便异常,就考虑胃肠问题,可能与进食不当有关。
咽喉感染期间,也会出现口臭。口腔炎症如口腔溃疡等。
龋齿、口腔卫生不良等。
(, 下载次数: 6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专门向矫主任请教了自己家宝宝出现的问题,矫主任都耐心一一解答
这次大讲堂让宝爸宝妈们收获良多
(, 下载次数: 7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各位宝爸宝妈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毓璜顶儿保大讲堂
最后,祝愿全天下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作者:
白天力
时间:
2018-5-3 08:14
感觉挺不错的,什么时间啊?
作者:
论坛麦兜
时间:
2018-5-3 08:14
白天力 发表于 2018-5-3 08:14
感觉挺不错的,什么时间啊?
周六上午九点
作者:
opbsi
时间:
2018-5-3 08:17
我就去听过,挺不错的,都是一些儿科主任讲,很实用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