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睡眠与喂养
食物过敏可干扰睡眠
偏食、挑食导致的营养不良或缺乏会影响睡眠
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睡眠昼夜戒律的形成
★ 常见的睡眠问题及处理方法:
1、入睡困难
入睡困难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常伴夜醒,原因多样,表现不同。
入睡困难的原因:睡眠环境不佳、睡眠习惯不良、精力旺盛、睡前兴奋、害怕恐惧心理、气质类型
应对策略:寻找原因、固定就寝时间、规律睡前活动、抚触按摩
注意: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单独放小床上,放弃所有不良的助睡方法
2、强制性入睡困难
没有设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故意拖延、睡眠抵抗
入睡延迟,睡眠时间缩短
多见于2-6岁儿童
应对策略:
建立合理的睡眠常规
设定合适的就寝时间、睡前活动、作息制度
就寝时间,坚决让孩子上床
奖励强化良好行为
3、夜醒——是指睡眠维持困难,不能连续整夜睡眠
随年龄增长,正常睡眠一般能很快建立
2岁后,晚上觉醒次数明显减少
反复出现夜醒会导致睡眠呈碎片化,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利
夜醒的原因:环境因素、躯体疾患、喂养因素(过度喂养及母乳喂养)、护理不当(不合适的干扰)
应对策略:
不要立即安慰,给婴儿自己安静下来的机会
寻找原因,消除不良因素(大小便、噪声、灯光)
对于夜间需要喂奶、喝水、小便的婴幼儿,可采取提前唤醒法
睡眠日记:何时上床、入睡、夜醒次数、晨醒时间
4、夜哭
心理因素:白天受委屈、听惊险故事
环境因素:内衣太紧、太硬,室内温度、空气躁闷
躯体疾病:肠道寄生虫、呼吸道感染
喂养:过饱、过饥、口渴、尿床
应对策略:
睡眠节律抚摸、温柔摇动、轻声细语帮助孩子安静,舒适体位
避免过度关注如不断喂奶、激烈摇动,变换玩具等紊乱:白天睡得多,作息不规律
最后,刘主任总结说,宝宝的睡眠姿势、习惯、时间与遗传有关,不能强迫睡眠;不能仅靠时间长短判断睡眠是否正常;要从婴儿期开始培养良好睡眠习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小睡次数、长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