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烟台的特色文化--花饽饽
[打印本页]
作者:
烟台特产于老汉
时间:
2015-10-13 15:40
标题:
烟台的特色文化--花饽饽
说起烟台,也许很多人并不陌生,知道烟台处于胶东半岛,知道烟台的苹果、樱桃闻名于世界。可是,你知道烟台有一种特产叫花饽饽吗?你知道花饽饽也是胶东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一部分吗?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花饽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麦子种植,历史来源悠久,从有麦子开始,就开始有了祭祀。公元前六世纪,当开天辟地的时期,轩辕开辟了农业,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有了麦子,但是没有在全国普及起来。历史的演变与战争时期,麦子开始在全国普及。最后,农民为了纪念轩辕,就开始有了饽饽,以做出来又香又大的花饽饽来表达自己对轩辕的感激与崇敬。饽饽的来源,就是从祭祀开始的,主要是祭天、祭地、黑白喜事的祭奠。在明朝时饽饽已经在全国普及**,家家户户都会做。
如今,胶东人的传统习俗里,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用面条做出鸳鸯、鲤鱼、龙、风、寿桃等寓意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
。
在胶东,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从大年三十晚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财神、天地神、家堂(亦称菩萨)和老祖宗(亦称老爹老母)等,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饽饽。胶东人家过年做大枣饽饽,为的讨吉利。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不管是期盼事业蒸蒸日上,还是渴求生意发达,总之,这“发”字着实包含了胶东人家祁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还有,在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饽饽,同时要做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可保当年丰收,不会断粮,表达民众一种向往生活富足的思想。
婚礼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对花饽饽的要求自然也高。特别是放在脸盆中的花饽饽“龙凤呈祥”(俗称脸盆花饽饽),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生动有趣,色彩鲜艳明快。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民间艺术增添了俏枝葩蕾。除此之外,结婚花饽饽还有“八大件”:一对鸳鸯表示爱情;一对鲤鱼表示生活富裕;一对肥猪表示五谷丰登;一对寿桃表示长寿百年。
“百岁”是婴儿出生后满百天,由姥姥家送的贺岁花饽饽,主要制作“长穗(岁)”、“糖包”、“糖帽”、“挂花”、“虎头”、“月豉”等小品,盼望他们健康成长。
在胶东地区,搬入新居后,开始正常生活之前要“支锅”。这种习俗来自先人古老的生活方式,就是用简便耐火的材料把锅架起来,锅下添火,锅里煮饭。支锅大多象征着新的家庭组建后,自己生火做饭过日子的开端。
此外,花饽饽还用于开业庆典、给老人祝寿等。
这就是烟台的花饽饽,你有没有爱上这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呢?
作者:
黄豆芽_TdQAc
时间:
2015-10-13 16:04
有联系电话吗?
作者:
纯臻设计
时间:
2015-10-13 16:09
老手艺,越看越经典!
作者:
烟台特产于老汉
时间:
2015-10-13 16:58
纯臻设计 发表于 2015-10-13 16:09
老手艺,越看越经典!
对啊!现在这东西是越来越少了!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s://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