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 很快升到了大班(因为中途插班,中班只读了不到两个月)。开学不久家长受邀去参观学校,每个孩子都骄傲地拉着父母的手,带他们参观教室,作介绍。原来他们的教室还挺大,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分别 取名为reading corner(阅读角)、color corner(绘画角)、Lego corner(积木角)、 art corner(手工角)……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张可以坐五六个孩子的圆桌。教室中间是一大块地毯,不规则地散放着一些小块的长方形垫子,旁边立着一块黑板。每天的carpet time(集中学习时间),孩子们就坐到地毯上来,老师会教一些诸如颜色、数字、形状、季节、月份、天气等知识,或者是教孩子一起唱歌或念儿歌。其他的时间,孩子基本都分散在各个角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玩,老师主要负责保证安全、调节纠纷,回答孩子的问题或提供适当的帮助。墙上贴满了孩子的作品,比如春天主题的涂鸦啊,剪的各种形状的纸片啊,近期学的儿歌啊,还有孩子活动时候的照片等。
时间过得飞快,Harry转眼要幼儿园毕业了。6月底,学校办了一个小小的毕业典礼,孩子们戴上纸做的小博士帽,歪歪扭扭坐在室内运动馆的小舞台上为家长们表演了合唱(这里的表演从不要求孩子整齐划一,总是自然呈现千姿百态),然后老师一个个叫他们的名字,孩子就像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从老师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向台下一鞠躬,一脸开心。简短的仪式结束,孩子们就下台拉着爸爸妈妈吃饼干喝饮料,跟好朋友唧唧喳喳聊天,跟老师和校长合影。当Harry在台上和孩子一起摇头晃脑用稚嫩的童音唱着“everything I do, it’s gift to you”(我做的一切,都是给你的礼物),我几乎感动至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