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1-22 19:55

16年一座城,友说,往事

本帖最后由 伊凡依凡 于 2015-11-22 21:07 编辑

时隔16年,重返厦门,寄住在亲戚家,受到相当的照顾,在这里感激一下。
再厦门,时隔16年差不多连轮廓都要退色的风景又入眼帘上心头,平时的阴郁以及寒冷的内核都留在了山东烟台老家,整个人都重新以一种温暖的、柔和的心态融入到旅行中,就好像南方入冬失败的天气,温热舒服。
其实,至于楼主来说,一个人不去跟团,自己做做计划,去看看各地的风景,在各种路途上重新拾起对音乐播放器里早已听厌的各种经典并再次共鸣,这种事情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走走看风景,在将来也只不过是多了一种谈资,多了一种吹牛扯淡的资本。但是在旅途中,我们是感动自己的,我们是温热的,同时在旅途中,认识一下天南海北同行的驴友,做一位自远方来的朋,访一访多年未见得老友,也更是一种风景,友说,无论过得好不好,我们都柔软着,像交汇的河流,嘈杂归于平静,然后平静分于嘈杂。感触有点多,各位自勉,这里就不赘述了,一起来看看楼主这捉急的拍照水平吧。
    楼主是在夜里飞抵厦门,第一张拍摄于鼓浪屿对岸立交桥边的散步地儿。

这就是鼓浪屿了在岛屿对岸拍的,其实上面很热闹。曾厝垵,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旅游景点,其实就类似于烟台的南洪街,济南的芙蓉路,卖小吃比较多,再就是据说这里发展壮大的原因是因为许多厦门读书的学子找不到工作就来这里愤青,当时这里也是人少地儿便宜生活成本低,后来来得多了就成就了曾厝垵,怪不这里的路都要起名字叫文青路。云水谣和福建土楼,地方很小,但很漂亮,楼主驱车4个小时到达(期间去吃了远近闻名的小镇鲈鱼),但是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然后又驱车四个小时回厦门,当然这种自己懒懒散散的开车去和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行团是有本质区别的。厦门的海,拍摄地不一,水平也不高,凑合看吧鼓浪屿,其实楼主就是挑着淡季去的,然后发现那里365无死角旺季,美确实美,但是没有岛镇当年安谧祥和最初鼓浪屿的环境了,有点变味,处处充斥的小贩和游客,楼主翻了大半个岛才找到老厦门的味道。中山路,就是步行街了,超级繁华,但是都是游客,其实中山路北面有两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比较狭窄,是老厦门生活区啦,那里真的有味道,可以去点杯路边的鲜榨甘蔗杨桃汁,然后慢慢的逛逛他们的街,菜市,喝碗八市或者九市的牛肉汤,比在中山路上吃轰炸大鱿鱼和其他快餐不知道好上几百倍。后几日楼主动车去了深圳,见了见老友,顺便见了见中国各种第一、曾第一、第几、第几几的高楼,在夜里在深闺巷里的慢摇吧,友说去年他认识一位姑娘,放弃了原先的工作,来到深圳........我就这样听着,然后会以为有一段故事。
最后泉州的朋友来相见,年轻人都在奋斗,我就这样木着,然后分道扬镳。 我去,他接,我走,他不送;他来,我接,他走,我不忍见。互相理解着,就这样结束了这段旅行,回到烟台,冷风吹,冬雨沥,裹上大衣,期望这是一场有大雪的“暖冬”   

嘭鱼燕 发表于 2015-11-26 10:01

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

小清新的柔美 发表于 2015-11-26 11:36

画面好美,摄影技术好赞

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1-26 11:56

whycaroline 发表于 2015-11-26 10:01
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

楼主不文艺,虽然可以细嗅蔷薇,但还是个彻底的山东糙汉子

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1-26 11:56

小清新的柔美 发表于 2015-11-26 11:36
画面好美,摄影技术好赞

感谢欣赏

栾和伟 发表于 2015-11-26 12:05

o

来自手机客户端

yansong3256868 发表于 2015-11-27 22:22

大片的赶脚

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1-28 09:25

yansong3256868 发表于 2015-11-27 22:22
大片的赶脚

感谢欣赏,哈哈

攻苦食淡 发表于 2015-11-30 15:10

照片真的不错 。

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1-30 20:31

攻苦食淡 发表于 2015-11-30 15:10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片真的不错 。


感谢欣赏

来自手机客户端

烟台人实在 发表于 2015-12-1 15:42

金好看

伊凡依凡 发表于 2015-12-2 08:21

烟台人实在 发表于 2015-12-1 15:42
金好看

感谢欣赏

透明思考 发表于 2015-12-3 07:55

有时间还想再去一次厦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年一座城,友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