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楼主: 徐夕
收起左侧

[离异征婚] 半残疾离异男寻求善良有缘合适的另一半拉我一把帮我陪伴我走完余生

 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第一百六十九回     佛教来了

前面讲到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即位,对各诸侯王极其敏感,管理很严苛。楚王刘英鼓捣图谶等等,就被定性为谋逆觊觎皇位,遭到汉明帝的严格追查,最终刘英被废王位流放,后刘英含恨自杀。
刘英案汉明帝非常愤怒,让官吏严查相关人员,手下就顺着汉明帝的意思被杀坐牢牵连涉及到数千人。其中有一个被牵连关大牢的陆续,通过送来饭菜肉菜其切置方式等等感知乃母亲所做所来看望他而不得见感慨痛哭的感人故事被告知汉明帝,汉明帝也被陆续母子的感人故事触动释放陆逊一干人员,加上后面有大臣规劝此案牵连被冤枉太多人,后汉明帝才把刘英案得以结束。此事可见汉明帝是一个非常严厉苛刻的帝王。
再说那个刘英,本来自汉明帝刘庄还为太子的时候,刘英就和刘庄关系尤其好

英常独附太子     太子特亲爱之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汉明帝即位第八年曾颁布一条法令,大致是若人犯了什么罪,可以向朝廷贡献缣(jian)帛等形式以减免其罪行,楚王刘英就主动拿出三十匹上等缣帛交给其相国献于皇帝曰,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诸侯王肯定也犯下不少的错误,献上缣帛以示赎罪:

过恶累积     欢喜大恩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汉明帝即给刘英下诏书回复曰: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   尚浮屠之仁祠
絜(jie)斋三月     与神为誓
何嫌何疑当有悔吝     其还赎
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zhuan)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大意即是,汉明帝刘庄认为楚王刘英很好,读黄老的书,又“尚浮屠之仁祠”,很清静仁厚,哪有什么过错,把献上的缣帛退还给楚王让他用来给佛教徒等作佛事使用吧。摘录这段不是因为诏书中有什么金句智慧等,只是其中提供一个大概重要事件的有证考据,文中“浮屠即为佛   佛即为浮屠”,浮屠乃佛的早期音译,据季羡林的考据开始佛的音译即为浮屠,到了三国以后才使用佛的说法。汉明帝这篇诏书即被大量引用作为佛教传入中国有据可查的最早证明,这样看来最晚汉明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了中国。还说明楚王刘英是有记载的忠实拜佛的信教徒,也可以看出汉明帝是对佛教持肯定支持的态度的。
“伊蒲塞”即印度梵文“在家受戒的男性佛教徒”的音译,俗称为“居士”,而“桑门”即“沙门”:

佛者   汉言觉也    将以觉悟群生也
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    不杀生
专务清静    其精者为沙门

沙门    汉言息也
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

以为人死精神不灭     随复受形
生时善恶皆有报应
故贵行善修道      以炼精神
以至无生     而得为佛也


             ——东晋史学家袁宏《后汉纪》

后世司马光把这些对佛教的解读等等全部收编入《资治通鉴》,另外对佛教又加入自己的一个观点认知曰:

善为宏阔胜大之言    以劝诱愚俗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

道化贤良释化愚    ——《西游记》


对于司马光对佛家“劝诱愚俗”的观点态度应该是持一点贬义的味道,从司马光乃捍卫儒家的出发点看他对佛教有一点抵触贬义的态度观点也可理解。不过楚王刘英信奉佛教可见佛教起初也非是从底层愚民入手的,佛教早期传入中国先感化的乃王公权贵高层。

本来中国乃儒释道并行,可是如今佛教释有点风头太盛而儒家有点被忽视,儒家一大优点魅力即是其包容性,而且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对不同于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够平常心平和平等相待相处: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后面谷园讲述有关佛教的大量内容知识,实在是很多能力理解有限就不摘录分享了,仅摘录其中浅显关键点几处分享下,感兴趣去看谷园节目详尽精彩讲述解读:

首先是佛教对我们方方面面都有深入影响,极其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方方面面使用的习以为常的词语思想观念词语很多都是出之佛教用语,比如:

时间    空间    世界     世界观    轮回
地狱    极乐世界    宿命    醍醐灌顶
不二法门    皆大欢喜   天女散花
解脱    入门    三生有幸    念念不忘
芸芸众生    刹那之间   大彻大悟
姻缘    缘分    活在当下   现身说法
观音菩萨    菩萨心肠    阿弥陀佛

再提及印度对历史不重视,几乎没有历史的概念和记载,留存的有关印度自己的史书非常少。就如佛教祖师释迦牟尼都没有确切的生卒记载,以至于季羡林考据对释迦牟尼的生平都有60多个说法,这样对于他的本意思想言论不确定,后面对佛教思想言论等等解读就有很多分歧差异形成佛教不同的派别——小乘    大乘    空宗     有宗。翻译传入中国的佛经还不是直接从印度梵文佛经翻译而来,很多还是经印度梵文佛经先翻译成西域语佛经,再转翻译成中文佛经,可想而知经几手翻译而来的佛经其谬误差异有多少可想而知。据季羡林考据“浮屠”和“佛”的名称差异即为从不同语言佛经翻译而来的音译差别所致。说过印度没有历史的概念和意识,留存的其自己的历史相关记录非常少,其前期很多历史的修复还原还要借鉴中国古人当时对印度的记载,比如参照东晋去印度取经的法显著的《佛国纪》  ,著名的唐僧玄奘著的《大唐西域记》,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记录印度很多情况。据说有著名的印度史学家给季羡林写信说过,印度严重缺少历史书若没有这些中国古人去过印度记录当时的相关印度的一些历史和社会情况,要完善修复印度的历史基本不可能。


据说还有一个传说老子即为“浮屠”。简短说当年春秋末年,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被拦下留下那篇著名五千言的《道德经》,然后肯定是进入函谷关西边的秦国,“神龙见首不见尾”再然后老子就不知所终没有明确记载了,这样就有一种传说,老子没有在秦国停留,继续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教化当地的胡人夷狄等等,即所谓的“老子化胡”。所以老子就被胡人称为“浮屠”“觉者”。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后汉书•襄楷列传》

《后汉书》记载有关佛教的一些记录给后世学者研究早期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一些线索。就有后世学者就凭借史书提及和佛教相关的记录推测分析认为佛教很可能秦朝就有僧侣到过中国,后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缴获的祭天小金人很可能就是佛像,不过这些观点还没有足够确凿的文献记载给支撑。有非常确切明白记载的佛教传入中国的记载即是汉明帝时期,这篇文献即是写成于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牟子在这篇介绍佛教情况的文章里面,详细述说了汉明帝梦见佛,又派人去翻译了佛经四十二章,“白马驮经”引入佛经于洛阳,并于洛阳城西建成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等等的情况经历。
著名学者汤用彤就根据史书提及佛教的一些记载分析认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是比附于黄老道家的,让更多人认为佛教就是类似于道家的一种思想道术,和道家差不多是同根同源的一种老子的思想。而且当时社会谶纬之学盛行,人们对神化比较神秘的东西比较崇拜,正好佛教契合,于是佛教就能够很容易顺利地传入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第一百六十九回     佛教来了
回复需要审核,请等待通过
113128188165_160828949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第一百七十回     佛教入门

前面讲到东汉学者牟子留下一篇传世文献《牟子理惑论》。提到汉明帝派人去取经,就到了当时天竺印度的北部的大夏,当时大夏被大月(rou)氏(zhi)所控制,就翻译了中国首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白马驮经运回洛阳,并于洛阳城西建成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后面谷园讲述佛教的很多知识点,只因自己完全是佛教的门外汉,所知甚少,故没有能力再给总结精简分享,只能辛苦点大量文字尽量原文摘录分享谷园的思想观点。
首先提及佛教很强调“修证”,即强调内在的修为。佛教对内在修持方面有一整套成熟久远的方法,这方面比儒家更系统到位,虽儒家也强调内在修为,也强调明明德,强调人心唯危  道心唯微 ,强调内圣。但是具体如何去掌控修持自己的内心,儒家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大学》里面讲的:

知止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儒家的这套“止    定   静   安    虑    得”和佛教的“戒    定     慧”有相通的地方,区别是儒家最终要落实到“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所谓的外王的功夫上面去。所以儒家的修持还是比较外向的。而且儒家对于如何止,定,静等等不如佛教的戒,定,慧讲得那么具体细致。
据说《四十二章经》号称第一部汉译佛教经书,想要理解佛教还宜先从入门级的佛教经书入手为好,据说普及版的《佛教十三经》就不错,乃如同语录体的《论语》一般简洁明快的佛教经典的摘要。另外谷园推荐的一本佛教入门书即是赵朴初先生的《佛教常识答问》,据说赵朴初先生也乃一代高僧大德,只是赵朴初先生非僧乃居家的“居士”近代可与另一位高僧弘一法师相提。

虽获大宅    要因门入     ——《楞严经》

佛教有一个公式    赵朴初
即非赵朴初     是名赵朴初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此非先否定再肯定,乃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佛教这种“同时肯定同时否定”正体现佛教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缘起性空”。说到“缘起性空”就要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说起,任何一个思想哲学的产生都是源于其要解决一些问题,都有其最初最基本的动机。      释迦牟尼之所以创立佛教就是要解决人生痛苦这个问题。佛教的基本道义即是:

“四圣谛”   苦   集    灭    道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苦谛是说世间的苦     人生八苦
集谛又叫因谛,是说各种苦的原因
灭谛是说苦的消灭
道谛是说灭苦的方法

可以说佛教把一切痛苦的问题都给整明白了,让你从无明到有明,从受苦到灭苦,脱离苦海,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佛教的宗旨和目的。佛教帮助人们解脱痛苦是从根子入手的,一切根子即是世界观,在于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于是佛教就提出了“缘起性空”。这是和中国人原本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前面提及过中国人原本的世界观乃“阴阳五行”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
                                 ——《易经•系辞上》

两仪即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系辞上》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

中国人原始世界观认为世界初始是有一个起点的,逐渐扩展开来。事物自身以及和外界还有阴阳的调和关系,佛教不这么认为,佛教的世界观乃“缘起”。佛教不认为有一个起点,起点之前必然还有一个东西,他认为不会凭空来一个“起点”,所谓的“法不孤起”。一切事务出现的生起,都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有缘由的。都是有因在前才有这个果在后的。一切事物的消亡也都是有因在前的。有果是因为有因,有因必然有果,无因无果。用佛教的说法就是

若此有则彼有    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    若此灭则彼灭

佛教所谓的“缘起论”。“诸法由因缘而起”。 按照佛教的思想理论就是,整个世界宇宙的万物就是一个时间上的无限因果和空间上的无限因果交织而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佛教的几个重要的观点,首先就是“没有造物主”。有造物主就意味着有一个起点,佛教认为没有起点就没有造物主。第二就是“没有灵魂”。人的出现是因为因缘促成的,到因缘灭了人也就跟着因缘一块消亡,而不会留下灵魂之类的。你以前不存在,以后也不存在。你本来就不存在,用佛教的说法就是“诸法无我”
第三就是“无常”。没有什么事物是恒常不变的,一切事物现象从外看是缘起缘灭的外在呈现,从内看也是缘起缘灭不断发生变化的。所谓“刹那生灭”,即使是最小的时间内也有缘起缘灭,是赵朴初也非赵朴初,刹那间是刹那间非,刹那间都在变化。佛教的说法为“诸行无常”。这似乎和如今的科学“运动是永恒   静止是相对”的有几分相似,佛教里面讲得更加详细系统让你相信接受“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
真正相信了佛教的“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就不会痛苦了,其道理大致是:你说你痛苦,你是谁呀?“诸法无我”根本就没有“你”你怎么会痛苦呢?你说你因为什么而痛苦,“诸行无常”你说的因为那个因它本身就不存在,你怎么会因为它而痛苦呢?这样内部的“我”不存在,外部的事物现象所谓的“法”也不存在,一切都是缘起缘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空”。“缘起性空”大致如此。外人门外汉看着有点晕乎,其道理还是不错,估计是深入理解佛经通过他的一套系统首先弄明白接受“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的前提就能体会顿悟到“缘起性空”的真谛而摆脱掉世俗的痛苦吧。
再说道理都懂可是还是痛苦怎么办?那就从“缘起论”再说起,你说你痛苦,给你分析总结了,痛苦有“十二缘起”即是十二个引发痛苦的缘由,我们十二个缘由都搞定,让他不能缘起,让他起不来就不会出现痛苦这个果了。
要是把这十二个痛苦的缘起都灭了就不会引发痛苦这个果这个没有痛苦的状态就叫“涅磐寂静”:

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
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
                            ——《佛教常识答问》

你只要建立起“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的世界观,追求“涅磐寂静”的最高境界,你就没有痛苦。所以佛教把“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磐寂静”称之为三法印。这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怎样抓住三法印,搞定那痛苦的十二缘起,最终达到无痛苦的“涅磐寂静”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修行的方法问题了。佛教经过长期的发展,总结出了三十七条重要的修行原则,即所谓的“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正道

这三十七条修行原则可以简洁归结为著名的“戒    定    慧”。

也就是说通过戒,定,慧,抓住三法印,这就大致是佛教的修行。修行好了就能够达到“涅磐寂静”从痛苦中解脱。很明显这和儒家的修行不同,儒家的修行大致是《大学》里面讲的“三纲领      八条目”

三纲领: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或者用《论语》的话讲就是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可见儒家讲的修行就和这个人痛苦不痛苦没关系,根本就没提修行人的痛苦这方面,儒家的修行和修行人的痛苦与否就没有关系,没有提个人痛苦这一层,儒家的修行强调的是“利他”,是通过个人的努力为天下众生造福,促进家国天下的发展: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一个人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这才是儒家修行所追求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痛苦当然也要排解化解,怎么化解儒家讲得很简单:

死生有命      福祸在天
                               ——《论语•颜渊》

儒家认为,你那些痛苦经历乃你的命,认命接受它就不痛苦了,而且儒家还讲阴阳,凡事有阴就有阳,不要只盯着让你痛苦的那方面,也看看它带给你积极正面的那一面,而且阴阳福祸适当时候还会转化,而且上天让你痛苦是要成就考验你欲降大任于你,这样认识看待痛苦就会好很多: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    恒存乎疢(chen)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

总之儒家对于痛苦的化解乃是让你坦然认命接受痛苦并且能够给你一点希望,这样以化解减少痛苦,也就是说儒家的修行乃是“利他”不是“利己”,也就是“仁”,“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西汉东汉基本上儒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佛教传入,佛教强调的“利己”为自己摆脱痛苦的思想就有点和主流儒家“利他”的思想,佛教多少会有点水土不服。
对此就有佛教高僧出面曰,佛教不仅仅是就解决个人的痛苦的,那是小乘佛教,我们是大乘佛教,是为大众一块摆脱痛苦“普度众生”,这和儒家强调的“利他”“仁者爱人”非常契合。而且也有佛经提出大乘佛教追求的理想社会如同儒家的大同社会: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增一阿含经》

这样一番说辞,这所谓的“大乘佛教”和当时主流的儒家就很契合没有冲突了,这样所谓的“大乘佛教”就顺利传入中国被接受认可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现在于中国信奉的还是和中国适应的“大乘佛教”,其经典《金刚经》《法华经》《心经》等等根本就不被“小乘佛教”所承认,“小乘佛教则不承认大乘经典是佛所说”,同样“大乘佛教”也各种反唇相讥。于是佛教乃有“大乘   小乘”等等内部派别之分。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坛经》

佛教讲的缘起,强调没有起点,让人多少有点怀疑,怎么样也应该有一个初始起点吧,即使起点即是终点。就如同庄子的观点:

至小无内     至大无外

对于无起点,佛教常常会以“不可思议”解释而过画上句号。
关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差别,赵朴初先生曰:

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
菩萨行的人生观    并且特别鼓励
六度   和   四摄   的行为
                                     ——赵朴初

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就类似于儒家奉行仁义“利他”的人生观,强调慈悲为怀,强调爱与同情。大乘佛教认为,既然一起都因姻缘而起,因果而起,相生相灭: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个整体
一切众生是我父母
视众生如一子

所以就要为众生服务,菩萨就是为众生服务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这个度在梵文中即是“到彼岸”,到彼岸就没有痛苦,怎样到彼岸又是修行方法的问题。大乘佛教认为有“六度”即六种修行方法,大致是把“戒定慧”加以分解调整: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智慧

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大致是拿出钱财,拿出智慧,拿出勇气去帮助别人,去担当。持戒,佛教有很多戒律,有五戒,十戒,具足戒。其中包含据说三百多条戒条,这就类似于儒家讲的有很多条规矩的礼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能够守住的规矩越多,应该说就越牛。据说释迦牟尼临去世的时候,其弟子很彷徨,以后没有老师了,怎么办呀?释迦牟尼是这样说的

以戒为师      ——释迦牟尼

再说忍辱,孔子曰过: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一个修行者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和世俗中的人难免会有所不同。难免会不被理解,会被白眼和热嘲冷讽,甚至于各种各样的打压。怎么办?只有忍受,忍受就是长能耐,曾国藩就讲:

平生长进      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曾国藩

精进:

即不懈息地努力自度度他
自觉觉他的事业

日本的稻盛和夫结合儒家佛教总结归纳出的他的六条精进也非常好: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谦虚   不要骄傲
要每天反省
活着    就要感恩
积善行     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禅定  智慧,都是内向的修持。

对于如何度他,怎样接引大众,团结信徒,传播佛教大乘佛教提出“四摄”也总结得很好:

布施    爱语    利行    同事

布施即给钱给思路给保护,爱语即投入感情给关爱,利行即给服务帮忙解决问题,同事即和他在一起让他融入一种同道的环境和氛围中。佛教在长期的发展中总结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智慧,比如有一个“具足三宝”——佛宝   法宝    僧宝       就对为人做事很有借鉴帮助。
可以通俗理解为:伟大的创始人就相当于佛宝,其经典的思想文本相当于法宝,再有一群铁杆的信徒支持追随就相当于僧宝,聚集了这三宝是所有伟大思想传统或者说伟大事业的基石。
上面摘录的大部分内容思想即是出之赵朴初先生的《佛教常识答问》,最后摘录这位近代佛教弘道大师赵朴初先生洒脱超然又充满哲理韵味的临终偈语:

生固欣然     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     水流不断
魂兮无我     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     不劳寻觅   ——赵朴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第一百七十回     佛教入门
回复需要审核,请等待通过
113128188199_160837505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自己五个空间微博帖子同步集中插播刚刚发生的第三次史玉波激怒我的记录,顺便把前面相关的公布声明下,各个长图标题如下严肃声明及第一次史玉波董华丽激怒我记录
第二次董华丽主动过来臭嘴激怒我
史玉波 第二次激怒我
史玉波第三次激怒我
董华丽正式声明不要我参与他俩的后事
最终给两个傻逼定性
下辈子计划声明1
下辈子计划声明2
下辈子计划声明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自己五个空间微博帖子同步集中插播刚刚发生的第三次史玉波激怒我的记录,顺便把前面相关的公布声明下,各个长图标题如下严肃声明及第一次史玉波董华丽激怒我记录
第二次董华丽主动过来臭嘴激怒我
史玉波 第二次激怒我
史玉波第三次激怒我
董华丽正式声明不要我参与他俩的后事
最终给两个傻逼定性
下辈子计划声明1
下辈子计划声明2
下辈子计划声明3
严肃声明及第一次史玉波董华丽激怒我记录.png
第二次董华丽主动过来臭嘴激怒我.png
史玉波 第二次激怒我.png
史玉波第三次激怒我.png
董华丽正式声明不要我参与他俩的后事.png
最终给两个傻逼定性.png
下辈子计划声明1.png
下辈子计划声明2.png
下辈子计划声明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