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毕业证书:从此后,母校只剩记忆,同学止于群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1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作者:李子厚


毕业证书,一如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既是一枚苦读的功勋章,更是一张离别的车票。

每个人匆匆忙碌的一生,其实也就是一场场不断经历目送的旅行。你目送着别人,别人在下一场也会默默地看着你的背影,偷偷流下眼泪。而当我们拿到证书的那一刻起,母校只剩下记忆,同学也只渐渐止于群聊。

01

窗外的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似乎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美声比赛。火红的烈焰携带着一波又一波的热浪,正在让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混合体,经受一层层全方位的“高温消毒”。

当然,也包括人。

坐在学校体育馆大厅,聆听一学期一度的散学典礼,看着上台领奖的笑容灿烂的学生们,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两年,我作为老师见证了他们四次散学典礼。而一年后,对于他们来说,将再也不是简单的散学典礼,而是正式的毕业典礼。同学们领到的不是学习优秀的奖状,而是一本红红的毕业证书。

遥想15年前,我小学毕业,12年前,初中毕业,9年前,高中毕业,5年前,本科毕业,2年前,读研毕业......

不同的毕业,人生的方向可能就此截然不同,时间再次充当了公平的见证者。

毕业证书,一如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既是一枚苦读的功勋章,更是一张离别的车票。

02

每年毕业季,刷爆朋友圈的总会有各大学的毕业典礼,这是学校给孩子们的最后一课,也是孩子们与母校做最后的道别。转身离开,今后再提起,这里将成“记忆中的母校”。

在看过的大学校长、老师的各种精彩演讲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院士多年前喊出的那句金句:“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的确,似乎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身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处处不满意,总是发牢骚,但真正离开后,才觉得还是母校最好。

于是,看到母校的新闻,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点开去看,遇到负面舆论时,我们容不得别人对母校的无理指责,更会为母校疯狂打call。无论在哪里,母校似乎都成了我们心底里一个重要的港湾。

然而我们,却又很少再回到母校。

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成就怯于回去,更因为那群玩了多年的伙伴已经不在。

我们行走在各自人生道路的旅途中,从幼稚自卑渐渐变得成熟理性,却在心底不得不承认:

当我们拿到证书的那一刻起,母校只剩下记忆,同学也只渐渐止于群聊。

03

几个月前,大学的班级同学群里突然间热闹了起来,原来是班长大人提出组织毕业五年同学聚会的倡议。一时间,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都已经大学毕业五年了。

遗憾地是,这次同学聚会的倡议最后不了了之,最初的“五一”时间,无法成行。原因是大家都很忙,统一的时间很难协调,群聊也只有几个人响应,大多数人也许是没有看到,或者是不便参与讨论。

夕日的同窗好友,其实早已渐行渐远。

最终,当然只能是止于群聊。

而今,多少同学早已经结婚生子,开启全新的生活;多少同学在外疯狂地打拼,为了事业或是谋生而努力着;多少同学也许已经事业有成,当上了老板或领导;多少同学也许经历着人生的不幸,正在慢慢走出来......

这些,我们很难得知,也不便多问。

当我们披荆斩棘,纵横驰骋;当我们走得更远,成就更高。转身回首,你我身边还有何人等候?

04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人都在时光的银河中渐行渐远。

人生的旅途,各种分离、各种目送,那一张张毕业证书,恰恰都见证着我们的分离和目送。

我常常在想,母校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知识、实践、友情、爱情、青春、泪水,这些看似普通的字眼,其实每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内涵。

我记得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导、旁征博引,课堂下自己的努力付出,为了完成论文写作的加班加点,这些都成为我知识不断累积的最重要的过程。

我记得课外参加实践调查所流下的汗水和取得的收获,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到南,从最远的边境到最近的家乡,没有母校,就没有我的这些经历。

我记得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提升,在一次次的夜晚闲聊时不断增强,也在一次次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时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我还记得青春、爱情和泪水的最初模样......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从一个人生转折点走上又一个更高的转折点,母校之于我们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这些,都成为我们成长路上最深厚的积淀。

然而,大学毕业五年,我至今没敢回去。

05

我有两三个大学最要好的朋友,大学时我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毕业之后的几年中,我们还曾一起外出旅游、把酒话谈,他们也经常出现在我的文章和朋友圈中。

之所以大学毕业后还能在一起常联系,主要得益于我和另外一个同学继续读研,有时间相互联系。直到两年前,我参加了工作,而且还是当了老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联系越来越少,偶尔的交谈,也只是在我们的小群中。

我时常感到很是惭愧,小王同学工作后,常常能克服工作上的忙碌,与我这个闲人研究僧外出旅游,几乎每年见一次面。而到我工作之后,却丝毫没有动力,总有各种理由(虽然确是实情)。

在年初定下的年度老友聚会目标,如今年已过半,似乎仍无迹象。

如今,自己也陷入了毕业之后,就意味着同学间再难联系的普遍定律。

这,不禁让人思考:是否,应暂缓脚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约一约曾经的老友?

友情需要互相经营,即使是曾经最亲密的好友,如果疏于问候日积月累,也会渐渐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最后,也将止于群聊。

06

人生是否就是这样:一半是得到,一半是失去?

龙应台曾在其《目送》一书中,这样描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的人生,谁说又不是类似的状态呢?

每个人匆匆忙碌的一生,其实也就是一场场不断经历目送的旅行。你目送着别人,别人在下一场也会默默地看着你的背影,偷偷流下眼泪。

直到多年之后,我们才懂得。

虽然母校有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各种奇葩规定,我们也赶上过各种不幸的遭遇,搬宿舍、搬校区甚至毕业受阻,但这一切都已成为成长路上的记忆。我们终归是都记住了她的好,在外时刻维护她的形象,不断提高自己,给母校“长脸”。

毕业之后,再也不会骂母校,更不允许别人说她一次。

而与我们并肩同窗的同学好友们,也许是我们毕生遇到的最好的朋友。毕业之后,我们久别再难重逢,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们不妨慢下来,单独给老友发一段消息,彼此多一份问候。

07

有人说,成长的结果,是分别;高兴的尽头,是离愁!

那本不大不小的毕业证书,是别离的笙箫,它最后也将会化为一张车票、船票、飞机票,载着我们前往不同的方向,来到各自的远方。

人们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而母校、同学,对于成年人来说,恐怕也早已伴随一张张毕业证书的来到,渐渐化作内心最柔软的深刻印记。

只剩记忆也好,止于群聊也罢,但随着年份的增长,在我们内心,这一份印记,却丝毫没有模糊。

此刻,暴雨下了一阵又一阵,而我写下这些文字,只想表达向所有人的祝愿:

愿初出社会的你我,在岁月的历练中,渐渐地变得从容塑造沉着之心;
愿搏击梦想的你我,在韶华的不负时,慢慢地厚积薄发走上更高之峰;
愿饱受艰难的你我,在时光的见证下,稳稳地走出困顿迎来希望之光;
愿我们与母校,在兼济天下亦或是独善其身间,仍能回首初心,回家看看!
愿我们与好友,在一路目送伴随着一路别离后,仍能相视而笑,后会有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