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走访印度教育行业:学霸精英 宁有种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到孟买的第一天早上,我就去了当地最著名的景点印度门。吸引我视线的并不是那雄伟的建筑,而是灰蒙蒙的尘雾中,不时走过的三五成群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他们像是刚刚起床,要去什么地方,又像是漫无目的地在街头闲逛。墙角处,一些露宿街头的年轻人依然在沉睡中。

印度一乡镇街头树立的波士顿公校招生广告

  早上起来时我看过天气预报,当天的最高温度是摄氏40度。

  在印度旅行,即便知道人多是这个国家最突出的特点,也总会为站在街头的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感到有些惊奇。在斋普尔,早上七点来钟就看到有不少年轻人坐在草地上闲聊,而那一天并不是节假日。

  人民日报驻印度记者苑基荣告诉我,印度人口中有大约60%是低于25岁的年轻人,按总人口12亿多算,这大约就有7亿人之多。这看上去真是一笔巨大的劳动力财富!但是,据当地外企人士反映,印度年轻人受教育水平偏低,尤其是年轻女性和低种姓者。在莫迪政府努力吸引外资之时,劳动力素质成为无法满足外企需要的关键问题。

  印度教育的不平等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也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成为困扰这个国家发展的顽疾。

  一位看上去有20来岁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住在孟买郊区,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出来打工,做的全是零散工,周围的年轻人也大都这样。“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他耸耸肩反问。

  在我们路过市中心一幢看上去挺有气派的楼房时,他指着大门说:“上这样的私立学校是需要很多钱的。”他的话让我立刻联想到在街头行乞的学龄儿童。

  印度的中小学教育很早就普及了。2009年,印度通过了《教育权利法(Right to Education Act)》,强制性要求私立学校将25%的位置预留给低收入、贫困和残疾学生。但朋友告诉我,表面上私立学校执行了这项法案,实际上却通过征收其他费用设置了隐性高门槛,让贫穷家庭的孩子无法入学。设在边远地区和贫民窟中的学校,更是教育水平低下,管理松散,难以确保学生完成学业。

  根据印度非政府组织“儿童权利与你”的最新报告,印度在15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童工多达2300万人,其中1900万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从学校辍学了。920万15岁到19岁的少年已婚,240万女孩已经做了母亲。

  教育的普及是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当然也是制约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进入现代化的关键。从我行走50多个国家的经历看,有两个因素值得一提,一是在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中,教育究竟占有多大的分量;二是通过努力学习从低层上升的通道是否畅通。

  不是所有民族的血液里都有重视教育的基因。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向发达的转型,就是因为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中缺少教育动力。由于长期受制于固化的社会结构,缺乏上升的通道,大大削弱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动能。

  印度的教育体制总体上是为殖民者服务的,英语教育也首先是从精英和高种姓开始的,它并没有解决穷人愿意上学并上得起学的问题,更没有完全打通低层人群通过教育上升的通道。即使是在独立后印度实行了对低种姓和少数民族的配额制,也依然是一种类似于“恩赐”与“照顾”的体制,并造成了权力的滥用。

  2018年的“世界不平等报告”显示,在1980-2016年间,印度顶端的1%占据了全民收入的28%,而底端的50%则只有11%(在中国,对应的数字分别是15%和13%)。贫富差距的扩大,反过来又固化了社会等级,加剧了各个层面的不平等。在印度,获取有质量的教育,日益成为一件“拼爹”的事,而非每个孩子的平等权利。

  印度之行后,我去了江西婺源。在当地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室里,我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宋代以来的千年间,婺源考中进士的有500余人,举人1100余人,有2600多人出任仕宦,其中七品以上官员达1100多,还有一大批学者、名医和多个领域中的专家,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婺源不是一个个例,在很多中国乡村,都有相同的记录。“学而优则仕”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要争取当官,而是通过个人奋斗可以通往社会上层的一种追求。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为此提供了可能。

  在婺源,当那些状元第、状元桥、进士村……的路牌出现在眼前时,我想到的是印度的教育。这是历史的对比,更是现实的对比。当印度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而发誓要赶超时,当西方学者总是在用龟兔赛跑的寓言来比喻中印崛起,并断言印度将会像乌龟一样取得最后胜利时,他们的眼光一定没有伸展到像婺源这样的中国乡村,从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家庭观、教育观来理解亚洲两个大国的不同发展速度。(澎湃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