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5465|回复: 1
收起左侧

芝罘区孩子上学全攻略(2018)-中学篇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芝罘区的教育之所以成为全市领航者,归功于有一支精干的校长和教师队伍。近五年共累计补充新教师556人,年均补充111人,2016、2017年甚至分别达到140人。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将每年70%以上的招聘计划优先安排到薄弱学校,不断推动全区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推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把市区学校校长教师参加轮岗作为职称评审及晋级升档的必备条件和评先树优的前提条件,推动更多的优质师资向郊区薄弱学校流动。
       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全市率先启动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了“金字塔式”人才培养体系,全区5400余名在职教师中,先后有20名校长、48名教师入选省市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4人获齐鲁名校长称号,2人获齐鲁名师称号。这些名校长和名师,并非如有的家长以为的都在名校里,而是分布在各个学校。
       同时,芝罘区还全面启动了“名校+”工程,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方式,确立了9对结对学校签订《芝罘区中小学“名校+”结对办学协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薄弱学校实现自身“造血”。
       比如上面提到的关于十五中和一中南校的传说,就是缘于这个工程,一中南校和十五中结对后,建立了全方位的互动交流机制,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十五中的全面发展。

       芝罘区共有18所公办初中学校(算上二中北校),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学校,其他的学校也都各有千秋。
       先说一下两所高中附属的初中学校吧。位于幸福十六村的烟台四中初中部,原先与高中在一个校区,2012年,迁入东邻的原幸合里小学校区,这次搬迁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搬家,当时是芝罘区打造四中,形成一中、三中、四中“三足鼎立”构想的前提和基础。从近些年来四中的发展势头来看,初中部和高中部一样都非常的强劲。
       再就是位于凤凰台路的烟台十四中初中部。多年来,十四中的初中部办的一直是很好的,在芝罘区西部家长们中的口碑也是很不错的,随着2017年9月初中部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办学条件也是焕然一新,相信学校会办的越来越好。芝罘区的西部共有两所初中学校,除了十四中,还有位于只楚楚毓路的烟台六中,受近年来周边旧村改造步伐缓慢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尽管学校上下在软件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但学校发展特别是硬件建设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局限。
       幸福人口比较集中,学校也比较多。除了之前说的祥和中学、刚才提到的烟台四中,还有两所学校:位于新世界花园西边的福学街的烟台十一中,今年9月份,学校改扩建的3栋教学、办公楼也将全部投入使用,学校规模扩大到40个班级,可容纳学生2000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细化管理一直很不错,加上崭新的面貌,一所优质初中学校也是即将呼之欲出。还有一所学校是位于福新路的福安中学,就是以前的幸福中学,2005年左右学校迁入新校区,校风优良、纯朴,管理严谨,发展势头良好。
        其他的初中基本都位于传统意义上的市区,如位于胜利路的五中(前边已提到过)、位于文化十三巷的七中、白石的九中、西南河的十二中、通伸南街的十三中、奇山中学、世回尧中学等,学校的管理都很精细,校长也都由经验丰富、任职多年、曾在一些名校任职的知名校长担任,每所学校也都有一些名气远扬的优秀教师。大家可能都有一个错觉,是不是优秀教师都会往名校流动,其实不然。教师调动与学生上学向往名校不一样,教师们调动的原则一般都是根据离家远近,没听说教师为了到名校任教而舍近求远的,就跟上学划片一样,老师们大都算是就近任教。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以前属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学校,如六中、福安、世回尧中学,由于当时教师的接触面比较窄,眼界不够开阔,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上,还是有所欠缺的。但自2005年开始,当时全区所有的街办学校都上收到区里直管,从领导干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加大了对原街办学校的扶持力度,经过十几年的过度,学校早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好多道理家长们也都清楚,但具体到自己身上,就感到不公平不平衡了,这样的心理无可厚非。追求名校的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名校一般学生都比较多,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压力比较大,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也许在普通学校,孩子会很优秀,会很有自信,会天天很开心。两相比较,相信家长会有结论的。        
引导篇


       有时真的非常替烟台的孩子难过,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6+3,而我们却是5+4,不要小看这一年,孩子丧失了多少欢乐的时光啊!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被捆绑在准备中考的战车上。上了初中,好象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切都只为了准备中考,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向着中考前进。
       按照教育的规律,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小升初的孩子,还应当度过一段以玩为主、无忧无虑的时光。家长都是过来人,也都知道,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都是在玩中产生的。玩,是最开发孩子心智,最能激发孩子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
       一把尺子、固定的模式、过于统一的标准,都会严重束缚孩子的思维。多少那么富有思想和创造力的孩子,经过初中四年的学习,变得只会学习,变得高分低能,变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不再活泼开朗,个性一再地被压抑、压抑。

       算了,不发牢骚了,发了也没有用,还是说点正事吧:教育体制咱们没有能力改变,那就去适应吧,也正因为如此,家长的引导才更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怎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尽量引导孩子尽可能地快乐、健康地成长,并收获学习的喜悦!
       在小学阶段,学校对分数还是遮遮掩掩的,以“优、良”等级来体现孩子的学习情况,淡化分数对孩子的影响。但到了初中,分数就是分数了,当然,名次也可以排出来,公不公布要看老师的心情了,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家长是想了解孩子的名次的。这就有了明确的比较,学生之间产生了差距,也就分出了三六九等,当然只是学习成绩所体现出来的等。
       初中孩子的特长班基本都被砍掉了,家长、熟人之间相遇,“孩子学得怎么样?”成为必不可少的话题,家长心理上开始出现不平衡,焦虑、失望与自豪、显摆,同时出现。
       可是,各位家长,你考虑过孩子的心理吗?你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孩子会不会有压力呢?你是在给孩子施压还是帮助孩子减压呢?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当孩子茫然无措时,你在做什么呢?
       对家长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多陪陪孩子吧;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除了作业,不要再给孩子额外的负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多跟教师沟通,密切关注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做孩子坚定的后盾!等等吧,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上了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飞跃,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上都有着发生了本质的明显的变化。但由于缺乏过渡,缺少衔接,因此好多的孩子刚上初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加上孩子开始进入逆反期,家长稍不留神,就可能让孩子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对此,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要对孩子的心理和教育方法进行认真研究,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仔细地揣摩,小心翼翼地对待,科学地引导。
       首先,家长应当了解一下孩子的变化和特点。这个时候,小家伙们已经敲开了少年时代的大门,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孩子们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进一步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家长的话不再象小学时那么权威。他们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初一新生,对一切既陌生又好奇,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什么都是新的,刚开始他们的心态是比较放松的。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知识难度也比小学有了较大提高,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很多学生还在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有些孩子会出现上课跟不上老师进度,明显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学校,老师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家里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按照这个阶段的特点来要求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所谓的“减负”,给人感觉好像是在“逗你玩”,不过,家长千万不要怪学校和老师,如果布置的作业太少,不高兴、责怪老师的家长会更多。为什么?问题不在学校和老师啊,还是中考啊,是体制的问题,灯塔摆在那儿呀,别人都在拼命划船,你为了“减负”却把桨丢掉,家长能愿意呀(当然这个比喻不太准确,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孩子已经很辛苦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一定不要给孩子“增负”啊。每次中考、高考成绩出来后,报纸上总喜欢刊登一些优秀生的经验和成长心得,归纳了一下基本有这么几条:
       1、能够坚持良好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说起方法、技巧,总给人感觉好像多么神秘似的,其实啊,越是好的方法和技巧,越简单而且易操作,效果也越好。这就象做人一样,越简单才会越幸福;就象这个社会一样,越简单才会越安定和谐。当然,简单归简单,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这里面就有一个毅力的问题。好多孩子介绍的学习技巧,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也是老师反复在课堂上灌输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就这么简单,但有几个孩子能坚持下来呢?
       2、上课听讲认真。上课听讲太重要了,这一点笔者有过深刻的体会,也受过上课走神这个悔恨一生、影响一生的教训。家长一定要引导咱们的孩子养成聚精会神的习惯,要教育他们上课时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要做到老师讲课时,眼神不离开老师身,耳朵不漏过老师话。
       3、有自己的爱好。连爱因斯坦都有爱好,要说没有时间去爱好就说不过去了吧。爱好其实就是调味剂、润滑油,可以调节绷紧的大脑,之后会运转得会更快。希望家长一定不要把孩子的爱好给剥夺了,当然这个时候也就不要逼着孩子去爱好本来人家不爱好的爱好了。初中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孩子需要有张有驰,要鼓励孩子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4、与父母关系和谐。孩子这个阶段会有很多的困惑需要排解,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性格健全、发展全面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跟家长的关系都比较和谐,家长一般都比较民主,孩子喜欢有什么事跟父母说,让父母帮着分析,父母一定要珍惜这个引导孩子、增进与孩子感情的好机会,循循善诱,把你所有的社会经验、知识搜肠刮肚一遍,和孩子好好沟通交流,既引导了孩子,又提高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5、没有额外的课业负担。大多数阳光向上、成绩优异的孩子,该学的不撒不漏,该玩的时候也是毫不放在,并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靠在学习上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是谁发明的无聊的文字游戏?感觉在绕口令,不过很有道理啊)。
       6、喜欢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又是谁说的来?大多数孩子好像都非常认可这句话呀。
       7、……

        孩子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告别了童年,开始迈入少年期,从学校来看只是小学到初中的节点的问题,但在孩子身上,节点体现的并不这么明显,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都是逐渐过渡的。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一是观察、交流和鼓励。这个时候的孩子好象开始比较敏感了,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别伤害了小家伙们幼小的心灵。要抛开“家长”的权威和尊严,做孩子的大朋友,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分析问题。鼓励是最好的老师,一棵小树苗,不精心打理,怎么可以长成茂密的大树呢?孩子太在乎家长的评价了,曾经遇到不止一位家长,当然孩子的面就跟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每次我都会毫不留情地当场反驳家长的做法,孩子的心灵太脆弱了,需要精心呵护啊,他们的自尊心比大人的都要强啊,做父母的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会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多大的伤害啊,要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点也不严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家长屡教不改,当时也会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但之后依然我行我素,真替他们的孩子难过。
       二是要求、方法和习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啊,对孩子的标准和要求不能一下子拔的太高,对孩子的一些“令人奇怪”的行为,不要盲目的去要求、干涉和阻止,应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成绩相比,兴趣和爱好更重要。没必要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林丹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全都是打羽毛球的,林丹的学习成绩也不就是全班最好的。有的孩子思维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发展自己的这些能力,不要一个模子卡下来,以已之短去比人之长,人生长着呢,将来谁成才还不一定呢。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些能够很容易完成的目标,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基础不仅指的是打好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打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关于学习方法在《引导篇(3)》中已经介绍过了,学习的方法比较简单,关键还是要坚持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啊,大部分孩子的自制力还是比较欠缺的,还需要家长不断地激励和提醒。
        三是沟通、沟通和沟通。孩子们在家里和在学校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和交流。现在这个社会有点浮躁,人们总是喜欢归咎责任、埋怨别人,把有些应当自己承担的责任归咎到别人的身上。孩子的发展,家长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家长首先应当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去把责任归到别人身上啊(说得有点重了,见谅了各位)。因此,不必去埋怨老师主不主动和你联系,一个班里那么多孩子,老师一般情况下不会没事跟你联系的,如果哪一天老师主动跟你联系的话,很有可能是孩子表现不好了,而且表现一般不好老师也不会找你联系。因此,做家长的,要主动跟老师联系,多问问老师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或是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跟老师探讨一下,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接轨,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教育氛围。跟孩子的沟通也是一样啊,要主动,孩子这个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困惑,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这个时候的需求,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不断成长。


     
发表于 2018-6-1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