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800|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别让你读过的书,限制了你的认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长快线 于 2018-1-19 12:17 编辑

640.jpg

读书,本已艰难。更何况不被自己的局限所限制。
愿你我都能保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丨Lachel
- - - - - - - - - - - - - - - -

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谈到一个词,叫做“终身学习者”。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把它挂在个人介绍里。

有朋友问过我:这个介绍一点也不厉害,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机会,为什么一直挂着它?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头衔,不如说是一个鞭策。

因为,要做到“终身学习”,实在太难了。

1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从学习的本质聊起。

先思考一下:7 x 6 等于多少?

这完全不用思考,每个人都知道,等于 42 。

为什么你会下意识地知道答案是 42?因为我们从小就背过九九乘法表,七六四十二,非常简单。

但如果现在告诉你:我们修改定义了,7 x 6 不再等于 42,而是 84 —— 你会是什么感觉?

从“七六四十二”到“七六八十四”,你需要多久才能将思维转变过来?

几天时间?恐怕不行。我保证,至少在几个月之内,你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时,依然会时不时弄错。

为什么呢?这要涉及到生理结构。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聊过:学习的本质,是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当说到“鸟”时,我们立刻想到“飞”,就是因为,储存“鸟”的神经元,和储存“飞”的神经元,之间被一条通路联系了起来。

这就是学习的模式:通过不断地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更多、更复杂的联系,将我们散落的概念和知识点串联起来,构成我们的知识网络。

这些都很好理解,但你有没有想过:两个神经元一旦建立了足够强的联系,要如何才能把它拆开?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引入第三个神经元。

640.jpg

通过强化前一对神经元与它之间的联系,来弱化前一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说,就像前面的例子:

通过告诉你,7 x 6 不等于42,而是84,慢慢的,让你在“7 x 6”与“84”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拆开“7 x 6”与“42”之间的联系。

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

改变一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从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前者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比后者多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后者只需要“强化”这一个操作,而前者需要“强化”和“弱化”两个操作。

并且,如果这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中用得非常多,那么,它就会被不断强化。这时,我们拆开它所需要的难度,又会不断增大。

所以,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接受新知识,而是改变固有的认知。

2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

任何在我15岁以前诞生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常识;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人类未来的壮举;

而在我35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骗子。

这句话很有趣,它点出了一个事实: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在下降的。

这个事实众所周知,并不新奇。

但看完上面的分析,你会知道,严格来说,不是年龄增长,而是“我们具备的知识量”的增长。

正是我们现有的知识,成为了我们继续向上进步的障碍。

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生理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心理性的问题。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有一个明确的规律: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学起相关的知识,也就越快。

这一点是对的,但并不全面。严格来说,知识量与知识接受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向上 —— 它更接近一条抛物线的形状。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知识量达到某个峰值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排斥新知识。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拆开”旧联系的资源耗用过多,甚至超过了建立新联系带来的效用。

这就导致了,我们会下意识地怀疑、拒绝和排斥新事物,以维护我们心中的“稳态”。

只不过,这个稳态所形成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致是30-40岁。

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心智上、性格上的成熟,也包括大脑的成熟 —— 大脑建立新联系的动机和能力减弱,维持现在状态的倾向变强。

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我们越来越不会思考了,我们只是遵循着大脑的习惯、反射和经验行事。

3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回到前面的分析。

一对神经元联系的强度,主要跟两个因素挂钩:一是这对联系所形成的时间,二是它们被日常提取和调用的频率。

也就是说,一对概念,一句命题,一个知识点,日常生活中,它出现得越多,你用得越频繁,它的联系也就越强,越接近于一个整体。

当这个“联系”强到一定程度,强到你不会去怀疑和思考,而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问题的“根基”时,它就形成了一个框架。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框架。

640.jpg

我强调过很多次,不要陷入框架。框架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

比如:

男主外,女主内。
工作最首要的条件是稳定。
择偶的第一标准是贤惠勤劳能干。
……

你会发现,生活环境越封闭,日常接触到的事物中,熟悉的比例越大,越容易形成这种固化的思维框架。

久而久之,我们的整个思考过程,都会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 —— 我们会下意识地将它们看作“公理”,用它们来进行思考。

比如:你怎么可以挑这份工作呢?它一点都不稳定嘛,要是被辞退了怎么办?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将“稳定”,作为衡量一项工作“好不好”的标准。我们很难去思考:也许现在择业,已经不太需要考虑“稳定”了呢?

觉得这种现象很少见?其实,在公众号的读者中,以及我身边的职场新人里,我就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话:

工作不就是出卖自己的时间吗,为什么要卖力?
老板又不给加班费,凭什么要加班?
哪有什么理想、事业,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用的。
……

这样的思维,其实就还停留在“体力劳动”的范畴 —— 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报酬。出卖得越多,得到的越多。价格不合理,我就不干。

如果你停留在这样的思维,将其当成真理,那只会制约自己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4

所以,我常常说,深度思考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模式的怀疑。

  • 当我思考时,我默认了哪些条件为真?
  • 我为什么相信它们?它们一定是真的吗?
  • 如果忽略它们,我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


你看,深度思考跟终身学习,其实本质上是相通的。

深度思考,要求我们关注本质,反思自身,排除各种外在和内在框架的影响,尽量让我们的思考更加贴近客观真实。

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质疑、完善和更新知识节点的联系。

终身学习为深度思考提供养料,而深度思考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

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完善我们自身,提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掌控。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我们落入“固化思维”呢?

  • 1. 接触新信息


信息是一切思考和学习的原料。前面已经讲过,如果我们日常的生活范围,局限在很小的一片天地里,那我们就会不断加强自己固有的认知。

久而久之,后果就是,我们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会慢慢觉得它“变得陌生”,陌生得不敢认识,不敢打破自己的稳态。

很多人有一种心态,就是觉得研究工具和渠道是一种“折腾”。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手段、方式,“够用就好”,有什么好折腾的?

但对我来说,打磨出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流,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接触不同的信息,可以让自己每一天都比其他人多知道一点东西。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升,日积月累,也许就是巨大的优势。

所以,读书,学习,获取信息 —— 不要把它们当成每天要完成的计划,而是要跟吃饭一样,当成一种习惯。

尤其,不要太重视“热点”,而是要关心“前沿”。

什么是热点?众所周知的东西,就是热点。而一个信息如果已经众所周知,那它也就没有了价值。

我们真正要去做的,是追逐“前沿”:不断地拓展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认知边界。这才是有价值的。

640.jpg


如何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同样,还是这几句话:英语,谷歌,靠谱的信息源。

为大脑注入活水,才能不断保持它的活力。

  • 2. 接触相反观点


人总是有一种心态:证明自己是对的。

因此,我们会下意识地接受相同立场的论点、证据,忽视立场相悖的材料。简而言之:我们只想看到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长此以往,我们的神经元回路会被不断强化,乃至固化。慢慢的,我们就真的再也听不进其他观点了。

到那时,我们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基于我们前二三十年的经验和积累。

我们只是活了三十年,然后重复了几万天。

如果你不想陷入这样的状态,一个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去接受双面的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整合,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也就是说:不要追求思维的“完美平衡”,而是去追求“动态平衡”。

还是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我觉得我不配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它。

  • 3. 保持开放心态


前面说过,当我们将某个知识“内化”成思维框架时,我们的一切思考,都会基于这个框架。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先默认它为真,再基于这一点进行思考。

这导致什么后果呢?如果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抵触,我们的接收就会非常困难 —— 因为它影响到了“思维系统”的稳定性。

比如,许多人经常问我:某某工具和某某工具究竟有哪里不一样?能不能合并起来?—— 明明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扯到一起呢?

前几天和圈圈聊天,也一起吐槽过这个问题:要告诉别人一个新的知识点,很容易;但要改变他先入为主的认知,非常非常难 —— 因为他总是会用旧的认知,去理解和思考新知识。

这就导致了,他接受到的东西,总是有偏差的。

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面对一个新事物,多去研究“它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它可以怎么用”,而不是急着寻找熟悉的方式来解读它。

甚至,有机会的话,去试着接触一下,用它的思维,体验一下,改变自己的习惯。

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我们的大脑,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