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一日一画一书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3 15:44
标题: 一日一画一书法
书写姿势
写字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不同的姿势来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正确的姿势,能使书写者正常的发挥水平;反之,必然会阻碍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确定书写姿势呢?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站势,蹲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坐势书写又有枕腕,悬腕,悬臂等区别。

  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悬腕,即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臂,悬肘即右手执笔时,手臂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大,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的书写姿势端端正正

   采用坐势书写时,一般适合写两寸以内的较小的字,如小楷,晋人行书,唐人楷书等。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

   运指、运腕与运肘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于桌上,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于笔旁,手掌也尽量竖起,手背与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夹角,古人称其为“脱平掌竖”,握笔的食指与拇指间形成如“凤眼”状的扁圈,这种执笔法叫“凤眼”。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来写了。
   则手指拨动的范围很小,写不了大楷字,二则手指拨动大了笔就倾倒,会出现病笔,应该用运腕法来写。运腕法,手腕必须悬起,手掌自然放松,手背与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夹角。如果写再大些的字用悬腕法,因为肘关节枕在桌上写竖画时很容易写歪了。所以,写大字时,手臂一定要悬起,即使是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楷,悬起手臂练也是相当有益的。写斗大的大字,不仅手臂要悬起而且人要站立起来书写,这时执笔的手掌也随之而平缓放松,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与桌面成平行状。古人称之为“平覆式”。这时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灵活地左右上下运动,写大字时是以运肘与运腕相结合来完成的。
   除了小楷以外,我们不赞成纯粹用运指法来写毛笔字。有的人练悬肘写大楷,手臂、手腕虽然悬起来了,但仍处于静止僵死的状态,书写时还是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而且笔杆倾倒得很严重。这就失去了悬肘的意义。悬肘应该尽量少运手指,而以腕、肘的运动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笔杆也不是一定要始终垂直于纸面,在书写的过程中,笔杆可以略作自然的倾侧,但幅度要小,一般写楷书时笔杆应经常保持垂直状态。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采用此种姿势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字。
   蹲势,蹲在地上,两脚分开,略比肩窄,左手按纸,右手悬臂执笔,一般是在大的厅堂空地上写,便于把握通篇章法,这种姿势适合于巨幅长篇(写巨幅作品时脚可踩在作品上面)。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3 15:45
(, 下载次数: 34)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3 15:55
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兴趣最重要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3月15日
 
“幼儿、小学时期的美术基础教育很重要,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很关键,到了初中、高中后,有些思维就固定下来了。我认为,美术的核心是创造、创新,美术教育也要从这方面入手。”拨通电话,李东海老师带着福建口音的笑声通过话筒传了过来,“我从2002年就开始订阅美术报,算是你们的忠实读者啦!”
李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菊江小学。他198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扎根于此,已经默默耕耘了25载。和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老师一样,李东海也是兼职老师,除了美术课之外,平时还要上语文课。李老师说,各科老师的工资待遇都一样,只有分工上不同。但他觉得做美术老师很有乐趣,每当看到学生呈现的作品有闪光点,眼前就会一亮,能欣慰好一阵子,非常有成就感。
菊江小学有700多位学生,本地的学生为主,也有不少随务工的父母来到这里的外地学生。每个年级一周有两节美术课。菊江小学使用的是科教版的《艺术》教材,这是全国统一的教材。上美术课当然要跟着教材走,但是有些内容在农村实施起来有困难,并不一定好开展。李老师和教研组的同事们讨论,在美术课上,要结合一些老师们自己发现、收集来的地方美术文化,内外结合,既有教材内容,又能体现地方美术特色。
培养兴趣 就地取材
李东海一直强调,美术课最主要的首先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在2000年课程改革之前,学生都是‘依样画葫芦’,老师画个热水瓶,学生在下面就跟着画。以前我也是接受这样的课长大的,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概念,他们喜欢美术,但是却不喜欢美术课。”所以现在上课的时候,美术老师就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美术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李老师分享了一些他的教学经验。
首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美术老师都会提前通览教材,把这学期要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哪些材料,在开学时就布置下去,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素材,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开展活动。对老师来说,这样备课就容易多了。
其次,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素材,把它变废为美。福建是沿海省份,贝壳、海螺这类常见的小东西,就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比如一个贝壳、一个大海螺、一个小的螺钉,加上一些贝壳的小碎片,就能形成母爱主题的作品——一个鸟妈妈旁边带着小鸟。此外,收集一些树枝、树叶,还有平时见到的瓶子、塑料杯等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我觉得美术教育要就地取材、要贴近生活、要接地气。利用地方的特点开展美术活动,这样学生也熟悉,也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
然后,美术课要抓住实时的、动态的资源,比如说节日、**等等。之前菊江小学的美术课上经常出现类似“神舟飞天”的时事内容,大家也很关注。最近,李老师就让学生着眼在“中国梦”的主题上,让大家说梦、追梦、画梦。这些也都是美术资源。
最后,老师们要意识到艺术对学生是有促进作用的,不能一直搞应试教育。菊江小学在寒暑假的时候也会布置一些美术作业,开学之后举办展览,很受学生喜欢。对那些对美术比较有兴趣、艺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学校会有专门的兴趣小组对他们进行一些辅导,有时也会组织就近的写生活动。石井镇是郑成功的故乡,当地有碑林和纪念馆,是很好的爱国主义与美术教育基地,菊江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去这些地方学习。
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除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美术老师经常需要“身兼数职”之外,也有许多别的问题。李老师说,现在学校使用的教科版教材中,里面会有涉及少数民族方面的内容,这些就不太好教。农村学校的网络系统跟不上,条件也有限制,不可能每个班级都配备多媒体设备,了解起来就有困难。关于国外的一些内容也不容易传授,有时候讲到康定斯基等国外艺术家,老师们就只能给学生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李老师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流动性大,上课时准备的材料不齐全,家长也顾不上管。老师们也很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另外,考虑到安全,一些活动也不好开展。校内的学生还好办,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可如果兴趣小组想在周末组织一次参观或是写生,那就是个大问题了。“为了安全问题,真是要想破头!也有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李东海虽然有点苦恼,但他还是坚持认为,作为美术课来说,不能让学生坐井观天,要开拓他们的视野。即便条件有限,也要让他们从周边的事物上增加美术素养。
李东海认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不仅要求老师画得好,还要在教学上有提高。美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活动的推动。对美术教师要重视,要有相应的培训。孩子在进步,老师也要跟着提高,可是对农村学校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李老师说,他自己订阅了美术报和别的美术杂志,从中了解美育资讯,从别的美术教师身上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编辑:王君)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3 16:06
郁闷中,怎么画的照片发不上去,貌似拍大了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3:51
(, 下载次数: 44) 继续今天的书法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33
昨天说了书写姿势,今天说说执笔方法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36
  最为普遍的是执笔法中的五字执笔法。当代有关书法基础的教科书,都认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沈先生的观点是否有些绝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五字执笔法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巨大的。
   下面我们对擫、押、钩、格、抵五字的含义作一简明的解释,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执笔方法的特点。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38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43
擫  [yè]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44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在运用五字执笔法时,注意用手指第一节的中上部分执笔,掌心自然空虚,即可符合“执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初学者可选用这一执笔方法。
   其实不必拘泥以上的“五字”这个形式,笔者觉得现在用“捏钩顶扶”四字执笔法更通俗,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下面也简单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捏,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中部,能自由转动笔管。
   钩,用中指第一个指节的指肚前端从外面往里“钩”住笔管。
   顶,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顶”住笔管。
   扶,小指紧靠无名指,“扶”着无名指向前“顶”住笔管。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46
在我们明白了指实掌虚的作用之后,为了学好书法,还要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知识--执笔的位置与执笔的松紧等。 我们可以将笔管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执笔靠下,笔的活动范围小,运笔就穏健。执笔靠上,笔的活动范围大,运笔就灵活。那么执笔时究竟靠近那个部位好呢?这要根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的大小来确定。一般的说以字体来区分,写篆书、隶书和楷书,执笔宜略低,低可稳健;写行书或草书,执笔可略高,高可灵动。以书法风格来区分,工稳严谨的风格,执笔宜低,豪放洒脱的风格执笔宜高。以字的大小来区分,写小字执笔宜低,写大字执笔宜高。
   以上所说仅是一般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则。书写者在具体的书法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书写的执笔位置,以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创作。
   切记,探讨执笔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把字写好,凡是有利于写好某种字体或某风格的都是可行的方法。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47
下面再谈谈关于执笔的松与紧的问题。很久以来,民间盛传王献之学书的故事。相传他小的时候,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王羲之高兴的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大名气。这则故事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论著作《书断》中记载了留传下来的,只是个传说而已。然而,后来的人们多依据他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实际这是一种误传。一味强调执笔紧是失于偏颇的。执笔紧,易于稳健;执笔松,便于灵活。但是执笔过紧则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执笔过松,则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执笔的松紧要依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形的大小来决定,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就是在写一种字时能执笔稳健,又挥洒自如。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53
(, 下载次数: 40)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4 16:55
终于把画给捣鼓上来了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7 09:56
没有掌声吗?
作者: 楚河D汉界    时间: 2015-4-7 13:14
学习了,原来这么多道道。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0
今天我们来说说运笔用墨.
笔墨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笔墨达到的气息,章法,意境等诸方面的艺术语言。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书法是一门非常讲究线条造型的艺术,书法线条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学习书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用笔。前面已经讲过执笔方法,但会执笔并不能说掌握了笔法,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1
用笔 《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来说用笔要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变化。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2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画就粗,提起来就细。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书写过程中,毛笔不停地提按,逐渐形成一种不由自主的跳跃,因而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笔画来。惟其如此,书法线条才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

  顺逆。运笔每写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正侧。中锋运笔,笔杆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写出的线条圆润遒劲,挺劲爽利。侧锋运笔,笔管左右前后偏倒,锋尖侧向纸面,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线条或粗壮老辣,或飘逸秀雅,多用于行草篆隶。

  藏露。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写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

  快慢。运笔快慢也直接影响到线条的质量,运用恰当的话,快则笔画爽利苍劲,慢则厚重敦实。快慢节奏控制的好,写出来的线条也自然富有韵致,耐人寻味。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3
再谈谈用墨,古人写字都是研墨书写,非常讲究墨的水性,以达到最好效果,研墨要先加水,但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磨墨要力匀而急缓适中,轻重有节,切莫太急。墨一般随磨随用,可这太费时费力,我们现在大多选用专门的书画墨汁,常见的有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曹素功、红星墨液、日本玄宗墨液……这些墨汁适当兑些水调和一下,更利于书写。一般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4
墨法是书法技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浓、淡、润等不同变化,表现出十分丰富的艺术效果。
  浓墨。用浓墨创作给人以笔沉墨酣富于力度之感,篆、隶、正、行书之创作皆宜使用。宋代苏轼作书善用浓墨,东坡居士谓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观其书违笔墨沉酣丰腴、神凝韵厚、力透纸背。使用浓墨时,注意应以墨下凝滞笔毫为度,用笔必须沉劲于纸内而不能浮于纸面。
  淡墨。淡墨作书予人淡雅古逸之韵,但淡墨不宜太淡,不然掌握不好易伤神采,一般宜用于草、行书创作,不宜作篆、隶、正书。明代董其昌、清代王文治最擅长用淡墨。董其昌书迹书禅一味,清淡古雅、秀逸淳和,给人飘然欲仙不染凡尘烟火的气息。使用淡墨有三种方法:一是用清水将浓墨稀释冲淡后使用;二是笔毫先蘸少许浓墨,再多蘸清水后运笔,三是笔肚饱蘸清水后,笔锋蘸少许浓墨使用。
  枯墨。飞白、枯笔、渴笔是运用枯墨进行创作时较常出现的三种笔法形态,能较好地体现沉着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唐代孙过庭《书谱》中“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所指即为枯墨用法。飞白。其笔触特征为笔画中丝丝露白。相传是汉代书家蔡邕于鸿都门见役人以垩帚刷墙成字得到启发,便心领神会用于书法创作中称之为“飞白书”,曾经广泛应用于汉、魏官阙的题字上。唐代武则天喜作飞白书,有《升仙大子之碑》的碑额飞白书传世。枯笔。是指书写时笔毫墨干,用笔迅猛磨擦纸面,笔画所呈现出的毛糙的笔触线状。宋代米芾善用此笔法。渴笔。是指那种疾中带湿,枯中有润的墨痕,运笔迅疾遒劲,似干而实腴,古人称之为“干裂秋风”。当代书家不少书家喜用此法张扬自我个性,丰富作品更多的内涵、意境,给予枯笔、渴笔的运用以新的表现力与生命力。枯墨宜于表现苍古雄峻的意境,适用于这类风格特点的篆、行、草书的创作。
  润墨。润墨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微微漫润晕化**,古人形容这种富于韵味的墨法为“润含春雨”。由于墨之润滋,故尔润墨行笔需快捷灵动,不可凝滞,于墨色晕润中使点画有丰腴圆满而不秾肥的韵致。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4
    说到底,笔法是一个书写技巧问题,要掌握笔法,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娇揉造作。三要在行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临帖是学习笔法墨法的不二法门。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掌握不了笔法的。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9 09:46
(, 下载次数: 28)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0 16:53
       今天说临贴读贴。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
临帖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心+细心+恒心  二、取法乎上   三、“专”一则博   四、先“入”后“出”  五、避免“抄帖”
       应学会“读帖”,即多观察、多分析字帖,推敲每一笔画、每一行字、每一篇字的书写——某一个字没有写好,我就对照原帖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然后再临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什么事就怕“认真”两个字。
      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临帖要从所临碑帖中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和营养,挖掘出精神的本质,对符合时代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合,同时也是对不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的抛弃。临帖是创作的准备。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进行创作。这是创造选择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创作中。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0 16:54
(, 下载次数: 41)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2 13:38
(, 下载次数: 31)
作者: ema    时间: 2015-4-17 10:10
楼主教书法么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7 10:32
ema 发表于 2015-4-17 10:10
楼主教书法么

我不教书法,朋友教,联系方式小窗给你。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7 10:33
ema 发表于 2015-4-17 10:10
楼主教书法么

我不教书法,朋友教,联系方式小窗给你。
作者: 一只丑小鸭    时间: 2015-4-18 17:21
你好,你教小孩子吗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8 20:12
一只丑小鸭 发表于 2015-4-18 17:21
你好,你教小孩子吗

我不教,朋友教,联系方式小窗给你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8 20:28
(, 下载次数: 30)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8 20:29
(, 下载次数: 28)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18 20:30
(, 下载次数: 33)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4-20 11:58
  接着讲{谋篇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4 10:08
创作琐谈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贵乎创造。书法创作的个性,可以说是书法家艺术生命之所在,创新是艺术家终生奋斗的目标。那些只继承传统,固步自封,简单模仿古人,模仿同辈,如同一架复印机,只有机械地复制,而无新意的人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价值,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写手。 书法艺术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离开了书法传统而放言创新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书法艺术的创新不同于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新越好,越新越有价值。书法家的创新与个性追求也不等于信马由缰式的主观随意性创作。书法艺术的创新与个性追求必须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书法艺术的创新应该在对传统充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把作者的个性与时代的审美要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创作讲求"字外功"?




       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气质修养的。书法艺术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再想继续提高,不能只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更主要的是要狠下字外功夫。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学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是视觉艺术,因此提高审美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增强对姊妹艺术,如中西方的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电影、戏曲、工艺美术的鉴赏力。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证实了书法与中国其他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如哲学的微言奥义,史学的深邃精密,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中医的阴阳五行,禅宗的洗心入静等等,都能兼收并容,丰富自身。总之,学习书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拓宽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避免"写字匠"之讥,而真正成为艺术家。
创新等于"制作"吗?
   创新不等于制作。创新和制作是两个概念。创新是观念,而制作只是手段。

   创新若不与传统联系,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扬弃后的"再创造"。书法艺术的任何"创新",在实际的过程中,都是以对传统的复归而实现的。"制作"只是在"创新"中的一种手法。创新也许在个别作品中存在"制作",但不等于创新就是制作。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7 09:33
隶书课堂
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图一“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图二“直”、“登”二字的横画如体操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图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大小相间。这也是《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大者如图四“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达到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也可见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字的大小扁长的结构来丰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图五“朝”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幽”字内的两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图六“刊”字左放松,右收紧,“揖”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荆”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5.笔断意连。如图七“国”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禄”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
  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图八“夷”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图一图二
图三《曹全碑》拓片(局部)
图四图五图六
图七图八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12 08:40
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声明:本站篆书入门内容主要来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篆书书写入门》一书,由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晓英编著。资料仅供学习使用,如需引用,请与作者本人以及出版社联系。请尊重作者版权,不得以此谋取个人利益!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12 08:42
每周六下午王老师都在画室,有想交流探讨书法问题的家长可前往画室。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15 08:57
标题: 学生作品
(, 下载次数: 32)

作者: 山水韩溪    时间: 2015-5-20 08:59
你好,画室的地址和电话给一下好吗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21 08:54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5-22 13:07
山水韩溪 发表于 2015-5-20 08:59
你好,画室的地址和电话给一下好吗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作者: 菖荻妈妈    时间: 2015-6-8 10:55
自己顶顶.
作者: 雪精灵one    时间: 2015-6-15 10:31
你教吗?
给个联系方式
作者: 雪精灵one    时间: 2015-6-15 10:33
菖荻妈妈 发表于 2015-5-22 13:07
王老师的画室一个在开发区丹阳小区别墅,一个在南大街烟钢大厦那,你距离哪个近呢?

我离开发区近,是王老师亲自教么?请给个电话
作者: 和福    时间: 2015-6-15 19:07
掌声想起来,确实不错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