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关于苏东坡,不太为人所知的那些事儿(十五) [打印本页]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5 11:10
标题: 关于苏东坡,不太为人所知的那些事儿(十五)

苏轼的第一个工作,是陕西凤翔府判官。这个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级直辖市的办公室主任,同时还分管一部分纪检工作的市长助理。对于一个26岁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职位,应该不算低了。

 

在这之前,苏轼刚刚通过了北宋的最高级别考试,获得中国历史制科考试的最好成绩,第三等。这就相当于把全中国所有的高考状元召集到一起,共同参加的一个考试,苏轼不但考了第一名,而且,总分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这样的人物,即便是放在当下,无疑也是个超级IP,大网红。

 

 

春风得意的青年才俊苏轼,在凤翔府走马上任,自由散漫恃才傲物的天性不改,依旧是我行我素。上班迟到早退这样的事,对那时的苏轼来说,属于家常便饭的常态。而身边人对他的恭维奉迎,也加剧了他摆不正自己位置的狂放不羁。

 

苏轼参加的制科考试,名曰贤良方正科,世人因此称苏轼为苏贤良,严格来说,也并非不妥。这样的称呼,苏轼听来肯定也很受用,所以,初入职场半年的苏轼,在凤翔府的工作生活,还是相当巴适的。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朝廷派来的新知府。新任知府陈希亮,字公弼,和苏轼是老乡,都是四川眉山人。陈公弼和苏轼的祖父苏序,还是有过交往的老朋友。

 

 

我一直都认为,朝廷委派陈公弼到凤翔府,肯定是皇帝宋仁宗的有意为之。而且,我相信,两人还曾有过私下的交流,

 

宋仁宗说,“老陈啊,朝廷现在有个重点培养对象,年轻有才华,也是我为子孙选定的后备宰相,只是,还需要敲打雕琢。此人和你有点渊源,这个恶人,没有谁比你更合适了。”

 

陈公弼从凳子上稍作欠身,说,“赵哥,我一把年纪,事业上也没什么追求了,能为赵哥做点事,兄弟一定责无旁贷,保证替你把这小子修理得规规矩矩,温良恭顺”。

 

这样的交流,正史和野史都无记载。只是我在读书的时候,从字缝里感受到的画面。

 

 

初到凤翔府任职的陈公弼,第一时间就打了苏轼的脸。他听到有人称呼苏轼为苏贤良,马上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在公堂之上,把说话的这个人打了板子。

 

新知府的板子,打在别人的屁股上,也间接打到苏轼的脸上,他对自己的老乡兼顶头上司,从此顿生怨恨,敢怒不敢言。

 

当年的中元节,按照惯例,官府的工作人员要聚在一起搞团建。出于对知府大人的憎恶,年轻的苏轼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拒不参加活动。

 

陈公弼也毫不留情,当场宣布,对苏轼罚铜八斤。

 

北宋时期,五斤铜能铸一千文铜钱,八斤铜,相当于1600文钱,对于年轻的中下级官员苏轼来说,不可谓是个小数字。

 

钱还是次要的,一颗在仕途上冉冉升起的新星,遭受这样的羞辱,不亚于现在某个大网红突然传出了桃色新闻,很快就传遍全国。

 

 

陈公弼是以军功起家的,文化水平自然无法与名满天下的苏大才子相提并论。但是,每每苏轼写好的公文,呈交上去,陈公弼总要对苏轼的文字进行修改,有时甚至还会退回来,让苏轼重写。

 

摊上这样的顶头上司,那个时候的苏轼,每天回家家,对着空气,用诸如“龟儿子锤子瓜娃子”之类的恶语咒骂陈公弼,为数肯定不会少。

 

陈公弼在凤翔修建了一座台子,取名凌虚台,吩咐苏轼,写一篇文章,记录这件事。

 

插一句话,北宋时期的地方官员,普遍热衷大兴土木,以此为自己树碑立传,苏轼也没能免俗。他在距离我们不远的诸城修建了超然台,在徐州盖了黄楼,在杭州建造了苏堤,若说他没有私心,我是不信的。

 

《凌虚台记》这篇文章,是苏轼的代表作。只是,如果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后,苏轼骨子里的小家子气,也就暴露无遗了。

 

在这篇文章里,苏轼以暗喻的手法,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毫不留情地大加鞭挞羞辱。看到这篇文章的陈公弼,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当即宣布,一字不改,原文刻碑。

 

 

陈公弼对身边人说,我把苏洵当做我自己的儿子,苏轼就像我自己的孙子一样,年轻人,如果走得太顺利,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我之所以对苏轼苛刻些,就是要让他吃点苦头,认识到仕途的险恶。

 

后来的苏轼,也意识到陈公弼给予自己的良苦用心,对这位曾经恨之入骨的顶头上司,也完全改变了立场,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如果遇到一位处处给自己穿小鞋的领导,千万不要抱怨,也许,为了成就你的未来,这个人只不过是为你引路的。

 

苏轼一生,文章无数,人物传记却只写了十篇。这其中,陈公弼的传记,字数又是最多的。

 

虽然和陈公弼一度势如水火,但是,苏轼和陈公弼的儿子陈季常,却是一生的知己好友。这是后话。

 

 


作者: a黎a黎    时间: 2025-5-15 11:27
写的真好
作者: 缘来是惜    时间: 2025-5-15 11:51
好!!!!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5-15 17:27
好!!!!!!!!!!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5-15 17:27
我就听说他很爱吃。
作者: 孙秀兰兰    时间: 2025-5-15 18:24
跟着有水老师学知识。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5 20:05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5-15 17:27
我就听说他很爱吃。

他更热爱生活,是个死不悔改的乐天派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5 20:06
孙秀兰兰 发表于 2025-5-15 18:24
跟着有水老师学知识。

愧不敢当,看了您写的字,肃然起敬,您才是真正的老师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5 20:06
a黎a黎 发表于 2025-5-15 11:27
写的真好

啰里啰嗦的喃喃自语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5-15 20:11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5-15 20:05
他更热爱生活,是个死不悔改的乐天派

哦哦
作者: 孙秀兰兰    时间: 2025-5-16 07:12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5-15 20:06
愧不敢当,看了您写的字,肃然起敬,您才是真正的老师

大家一起学习。
作者: 外贸原单    时间: 2025-5-16 09:06
前几天读《明朝那些事儿》,也看到爱才的顾璘让13岁少年得志的张居正落榜,希望磨砺他,能够更加成熟和谦逊,得此帮助,确实是幸事。也让我们懂得了,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坏事。
作者: ☆戏子☆    时间: 2025-5-16 09:41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5-15 17:27
我就听说他很爱吃。

哈哈哈哈而且是一天吃三百斤荔枝
作者: 移动测速    时间: 2025-5-16 10:41
我初入职场第一个领导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那几年是学东西最快的几年,没有白干的活,没有白学的东西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6 11:25
外贸原单 发表于 2025-5-16 09:06
前几天读《明朝那些事儿》,也看到爱才的顾璘让13岁少年得志的张居正落榜,希望磨砺他,能够更加成熟和谦逊 ...

假如,少年张居正中举了,会不会再出现一个仲永,也未尝可知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6 11:27
☆戏子☆ 发表于 2025-5-16 09:41
哈哈哈哈而且是一天吃三百斤荔枝

也是那首诗,被章惇看到了,心想,你老小子在惠州待的还挺巴适的,那就去儋州吧,看你怎么再巴适
作者: 有水无为    时间: 2025-5-16 11:28
移动测速 发表于 2025-5-16 10:41
我初入职场第一个领导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那几年是学东西最快的几年,没有白干的活,没有白学的东 ...

回过头想想,虽然会恨这个人,但是,也会感谢他,对吧?
作者: 移动测速    时间: 2025-5-19 07:40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5-5-16 11:28
回过头想想,虽然会恨这个人,但是,也会感谢他,对吧?

当时恨。
现在虽然很少见面,但是还是会定期打电话联系一下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