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再说过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09:49
标题: 再说过年

腊月二十五回家,初六返回,十天的团圆、十天的热闹、十天的喧嚣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这个年就这么过去了。

 

还记得返程前的那份欢喜雀跃,人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最幸福,满心期盼,收拾行李,准备着踏上旅途。初六和大哥返程之际,母亲在车窗外和我们告别,儿子和奶奶搭着话,我和大哥都没敢回头,不敢去细品这份离别之情。

 

有团聚的喜悦,就难免离别的苦楚。世间的欢喜与悲伤总是相伴而来。出家人追求无喜无悲,或许也是看透了这一点。但无悲无喜的生活,不是我这等凡夫俗子可以享受的了的,例如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依旧希望生活有些波澜,哪怕明知悲喜相伴,仍心之向往。

 

十天之间有太多的事情想去记录,手机里拍下的照片比往日里几个月拍的照片数量都多。挑选几个感触深刻的片段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梳理一下。

 

这是带儿子第一次回家过年,儿子出生以后,父母过来帮忙照看,前几个年都是在烟台过的。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去大哥那里过的年。虽然这两年每年五一、十一都带着爱人孩子一起回家看望母亲,但是过年的意义明显不一样。

 

我并不是一个重男轻女之辈,也没有传宗接代的执念。但是对于一个受传统文化熏陶多年的中国男性,尤其老母亲更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带着儿子回家过年难免有一种特殊的情愫。

 

回家之前,爱人各种不放心,因为这是儿子第一次单独跟我回家。怕儿子不适应,也怕我照顾不周。在烟台的时候,我们两个经常被精力过剩的儿子折腾的筋疲力尽。

 

不过等迈入家门的那一刻,这些担心便完全显得多余了。老妈、嫂子悉心照顾,大哥、小侄子陪着疯跑,二奶奶家、邻居家都如同自己家一样跑来跑去,就连吃饭也说不定在谁家。

 

在烟台,儿子是属于我们俩的,回到老家,儿子则属于这个大家庭的。反而比在烟台的时候省心很多。又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场景,或许孩子更适合于大家庭里成长。

 

腊月二十八,带着儿子和小侄子一起贴对联,记得小时候是爸爸带着我和叔叔家的弟弟贴对联,每次都要考究一下我们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这是在农村里,读书人为数不多的用处之一。

 

爸爸选对联有个习惯,不求富贵和发财,只求平安与和睦。如今我依旧保留着这个习惯。依旧是这个老宅大门,依旧是同样寓意的对联,而贴对联的人又往下传了一辈。

 

二十九的早上,老妈早早的便起来了,收拾着上贡用的各种贡品。等我们起来后,天地神位已经摆在了堂屋正中央,一旁是列祖列宗的神位,神位前面的香炉里香烟袅袅,整的屋子里都烟雾缭绕。

 

老妈给我嫂子耐心的讲解着每个神位摆放的位置、贡品的种类、上香的数量和时间。说这些都是奶奶当时教给她的。每年妈妈都会给嫂子重复一遍,而同为八零后的嫂子到底记住了多少,我的心里也很好奇。

 

给刚起床的儿子介绍这是天地神位,儿子虽然不能理解,但是也大概知道是神仙的意思,还把自己的零食也有模有样的摆在贡品边上,自言自语道神仙一定会保佑我吧。

 

儿子看到贡品上好吃的糖果,也忍不住偷偷拿了两颗,被老妈知道后一顿批评。儿子悄悄的问我,神仙会怪罪我吗?我说不会的。因为中国的神仙是最好说话、最善良的,甚至他们就是我们家庭的一员,和我们一起过年,对于小孩子,也会疼爱和宽容的。

 

二十九下午包饺子,黄韭、鸡蛋和虾仁馅儿的,黄韭是老家的特产,就是冬季里不见阳光的韭菜,有一种格外的鲜味儿。记得自己小时候老家素三鲜里面放的是炸香的虾皮,自从自己来烟定居后,便建议老妈把虾皮换成了虾仁。饺子上桌后,和大哥倒上一杯他从北京带回来的二锅头。一桌结合了老家、烟台、北京的年夜饭也算是另一种团圆。

 

儿子不喜欢吃韭菜馅,老妈特意给他包了牛肉馅的饺子,里面放上了一枚象征着幸运的硬币。在儿子吃了八九个饺子撑的实在吃不下的时候,老妈准确的把那个包着硬币的水饺投送到了他的嘴里。而小时候自己经常是吃到硬币的那个“幸运人”。

 

大年初一早上,把儿子从被窝里叫醒给老妈拜年。记得自己小时候,都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奶奶会拿出两块、五块的纸票,给我们做压岁钱。后来奶奶去世,我们这一辈也都慢慢长大了,爷爷便不再让我们磕头拜年。

 

如今人到中年,慢慢理解了磕头的含义,可是却没有了机会。这次带着儿子回来,终于可以弥补这个遗憾。让儿子恭恭敬敬的给奶奶磕头拜年。

 

老家里磕头拜年是有讲究的,不像如今短视频里的嬉笑打闹。磕头不能对着人磕,而是要跪在天地神位前面,嘴里念着给谁谁拜年,恭恭敬敬的磕头,多少带着一点庄重的意思。这才是我理解的拜年的真正含义。

 

初四去三叔家拜年是最近几年一直延续的传统。父亲那一辈兄弟三人,以前爷爷在世的时候,二叔、三叔都凑在一起过年。后来爷爷去世,父亲作为老大,也总是招呼着二叔、三叔一起。自从父亲去世以后,三叔过年便不回老家了。

 

我们这一辈叔伯兄弟四人,大哥和我都在外地,二叔家的二哥在老家,三叔家的弟弟也不在老家,兄弟四人每年基本就可以聚齐这一次。大哥已经奔五,最小的弟弟今年也三十五六了。而下一代,也是兄弟四个,大哥家的侄子已经上大学,我儿子最小,也马上要上小学了。他们今后凑齐的机会估计会更少了。

 

记得前两年去三叔家喝酒,总是容易喝多,喝多以后和三叔还有我们兄弟几个谈起去世的父亲,哭的稀里哗啦。今年难得没有喝多,饭后提议拍几张合影。我们兄弟四个一张,他们小兄弟四个一张,记得我们像他们这么小的时候也有一张合影,纸质的老照片,被我扫描以后存在了手机里。而三叔、三婶也和我们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因为他们那一代已经凑不齐了。或许也用不着悲伤,一代又一代,开枝散叶,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年就这么过完了,有人嫌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也有人嫌过年太麻烦,不喜欢过年。不过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浓也好,淡也吧。年不过是日历上的那一页,生活中的普通一天。其他的仪式和意义都是我们赋予它的。

 

我们努力把年过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有对过去的回忆,有我们这一辈的情怀,也有下一代的传承与希望。

 

过年是这样,过日子也是如此。

 

 

 

 

 

 

 

 

 

 

 


作者: 雪吟居士    时间: 2025-2-6 09:51
炒花生那个特有味
作者: 五分真情    时间: 2025-2-6 10:10
走动就是亲戚,我这两年都去大姨家大儿子家凑热闹。63岁的表哥。
作者: 风扬    时间: 2025-2-6 10:11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归根到底还是情怀。有情才有年味,无情自然年味就淡了。
作者: 缘来是惜    时间: 2025-2-6 10:13
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于陌生的环境充满新奇。想起我小时候记忆里打开后门满是随风摇动的稻子,火里烤着吃就是最好的零食
作者: 发财哥    时间: 2025-2-6 10:50
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 冷如霜    时间: 2025-2-6 10:50
我怕硌着牙,放弃包钢镚,用纸币代替了
作者: 小彪儿爱小贱    时间: 2025-2-6 11:11
喜欢看这种温情满满的帖子,过年我觉得最大的意义是团圆,我喜欢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感觉。
作者: 余笙    时间: 2025-2-6 11:37
偷偷的偷两颗糖,我估计我也会禁不住诱惑
作者: yuchongqun    时间: 2025-2-6 11:46
同样作为在烟台的外乡人,格外理解、认同和感动!
作者: 问天下谁是英雄    时间: 2025-2-6 11:46
记得老辈炒花生都是这么炒,有时一吃一嘴沙土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2-6 12:02
亲人就是家。
作者: 斜阳就酒    时间: 2025-2-6 12:25
我能说我看的掉泪了吗
作者: 老汉俺    时间: 2025-2-6 12:27
物是人非  后     都是满满的回忆
作者: ddlyfe    时间: 2025-2-6 12:31
有时候就是那么无奈,比如楼主媳妇没跟着回去一起过年
作者: 情报局    时间: 2025-2-6 12:57
老家永远无法舍弃。
作者: 女飞贼11    时间: 2025-2-6 14:09
你们也有包钱的习惯啊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12
女飞贼11 发表于 2025-2-6 14:09
你们也有包钱的习惯啊

同为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12
斜阳就酒 发表于 2025-2-6 12:25
我能说我看的掉泪了吗

回想起自己过的年,都有些感触。
斜阳就酒,越喝越有,好名字。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18
余笙 发表于 2025-2-6 11:37
偷偷的偷两颗糖,我估计我也会禁不住诱惑

不过神仙也跟着儿子吃了不少零食,又是巧克力,又是果冻,又是薯片的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18
ddlyfe 发表于 2025-2-6 12:31
有时候就是那么无奈,比如楼主媳妇没跟着回去一起过年

这属于延伸阅读么?
作者: 余笙    时间: 2025-2-6 14:18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6 14:18
不过神仙也跟着儿子吃了不少零食,又是巧克力,又是果冻,又是薯片的

羡慕这神仙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19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2-6 12:02
亲人就是家。

拉面哥,过年好!!!!!!
作者: 鲁网一丈青    时间: 2025-2-6 14:20
“每年妈妈都会给嫂子重复一遍,而同为八零后的嫂子到底记住了多少,我的心里也很好奇。”

我敢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代沟使然吧,八零后心甘情愿尊习俗的极少极少了。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20
小彪儿爱小贱 发表于 2025-2-6 11:11
喜欢看这种温情满满的帖子,过年我觉得最大的意义是团圆,我喜欢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感觉。

嗯。过年好!!!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20
情报局 发表于 2025-2-6 12:57
老家永远无法舍弃。

过年好!!!!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22
问天下谁是英雄 发表于 2025-2-6 11:46
记得老辈炒花生都是这么炒,有时一吃一嘴沙土

所以我们吃花生都是拿手包着吃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22
yuchongqun 发表于 2025-2-6 11:46
同样作为在烟台的外乡人,格外理解、认同和感动!

过年好!!!!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22
五分真情 发表于 2025-2-6 10:10
走动就是亲戚,我这两年都去大姨家大儿子家凑热闹。63岁的表哥。

过年好!!!!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5-2-6 14:33
一代又一代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2-6 14:53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6 14:19
拉面哥,过年好!!!!!!

难老师,过年好!!!!!!!!!!!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4:58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2-6 14:53
难老师,过年好!!!!!!!!!!!

过年吃什么好的了?也不发出来让我们看看
作者: 小才子    时间: 2025-2-6 15:21
为你点赞,不同意过节的方式,但誓死捍卫你选择如何过节的权利……
作者: 一个普通人    时间: 2025-2-6 15:42
泪目了,真实的记录和真心的抒发让人很是感动。看到了你对父亲的不舍,对家乡和大家庭的眷恋,也看到了你对生活的希望。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2-6 15:43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6 14:58
过年吃什么好的了?也不发出来让我们看看

难老师,今年我二姨去世了,挺难过的。不然的话大年初二会在我二姨家吃很丰盛。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5:49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5-2-6 15:43
难老师,今年我二姨去世了,挺难过的。不然的话大年初二会在我二姨家吃很丰盛。

拉面哥节哀,生老病死无可避免,我们只能试着去面对。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6:03
小才子 发表于 2025-2-6 15:21
为你点赞,不同意过节的方式,但誓死捍卫你选择如何过节的权利……

看了你关于过年的观点,不太能理解,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排斥?热热闹闹不好么?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6:04
一个普通人 发表于 2025-2-6 15:42
泪目了,真实的记录和真心的抒发让人很是感动。看到了你对父亲的不舍,对家乡和大家庭的眷恋,也看到了你对 ...

有些感情和感受可能是相通的
作者: 好吃的不是拉面    时间: 2025-2-6 16:08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6 15:49
拉面哥节哀,生老病死无可避免,我们只能试着去面对。

谢谢难老师
作者: 小才子    时间: 2025-2-6 16:09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6 16:03
看了你关于过年的观点,不太能理解,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排斥?热热闹闹不好么?

我的意思是,怎么过年都支持  因为不想再体会与家人分离时痛 所以干脆不聚 干脆不再过年
作者: 指尖轻染流年    时间: 2025-2-6 17:30
这饺子和花生和俺老家差不多,别老师这是老家在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处范围么
作者: 容易感动    时间: 2025-2-6 18:24
喜欢这种接地气真情流露的文章!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8:53
指尖轻染流年 发表于 2025-2-6 17:30
这饺子和花生和俺老家差不多,别老师这是老家在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处范围么

河北南部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6 18:53
容易感动 发表于 2025-2-6 18:24
喜欢这种接地气真情流露的文章!

容易感动
作者: 孙秀兰兰    时间: 2025-2-6 23:27
真好。接地气。万象更新,
作者: 磁山地产小闫    时间: 2025-2-7 01:25
缘来是惜 发表于 2025-2-6 10:13
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于陌生的环境充满新奇。想起我小时候记忆里打开后门满是随风摇动的稻子,火里烤着吃就是最 ...

你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鲁迅写的社戏。
那个文章值得回味,看戏回来后划船他的所思所想,还有闰土,他身边的人最终还是被社会变成了辛苦恣睢的社会人,环境改变人大环境也可能毁灭人。
作者: 呐喊大侠    时间: 2025-2-7 08:50
冷如霜 发表于 2025-2-6 10:50
我怕硌着牙,放弃包钢镚,用纸币代替了

对啊 钱币饺子,吃起来小心翼翼,没有吃饭的愉悦
作者: 九天居士    时间: 2025-2-7 10:32
不过等迈入家门的那一刻,这些担心便完全显得多余了。老妈、嫂子悉心照顾,大哥、小侄子陪着疯跑,二奶奶家、邻居家都如同自己家一样跑来跑去,就连吃饭也说不定在谁家。


在烟台,儿子是属于我们俩的,回到老家,儿子则属于这个大家庭的。反而比在烟台的时候省心很多。又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场景,或许孩子更适合于大家庭里成长。

这个感觉真好
作者: 别亦难    时间: 2025-2-7 10:50
九天居士 发表于 2025-2-7 10:32
不过等迈入家门的那一刻,这些担心便完全显得多余了。老妈、嫂子悉心照顾,大哥、小侄子陪着疯跑,二奶奶家 ...

居士过年好啊!!!!!!
作者: 九天居士    时间: 2025-2-7 11:41
别亦难 发表于 2025-2-7 10:50
居士过年好啊!!!!!!

过年好大兄弟
作者: 泡沫般刹那花火    时间: 2025-2-8 14:05
我们是每年回婆婆家过年,虽然忙忙叨叨做饭收拾,我还是很乐意去,和小姑子一家聚聚,聊天喝酒,很放松,孩子和小姑子家的哥哥总也玩不够。每年初三回来总觉得失落,年过完了又。。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