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黄土高原建设高标准农田,你们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12:55
标题: 黄土高原建设高标准农田,你们怎么看?

        我觉得不靠谱,但又相信上面不会随随便便弄,肯定全方位论证过。

        我当然希望这事能成,但是也确实担心这事不成。

        第一个担忧就是黄土高原土壤肥力的问题。虽然我学历不高,但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地理老师讲了黑土地和红土地的土壤肥力才好,黄土地不行。如果能耕种,黄土高原也不至于千沟万壑了这么多年。如果要把黄土高原变农田,这得多少化肥呢?

       第二个是水源问题。大家都知道黄土高原是缺水的。农业灌溉又少不了水,没有水,植被就不丰茂,生态就不好。不论是引黄还是南水北调,够用吗?据我了解,就算引水灌溉,也是要花钱的,压根不是老百姓自己打口井,灌溉不用交水费这么简单。有人说,随着降水线北移,那边不缺水了。可是,谁能保证降水线能够持续北移百八十年呢或者三五十年呢?

       第三,投入这么大改天换地,种出的农产品产生的收益,真的能盖过投入吗?

       现在抖音上对这个事的评论可谓冰火两重天。还是那句话,大家都盼望能成,大家也担心不成。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央企国企,不要让老百姓失望了。

 


作者: 雪吟居士    时间: 2024-12-13 13:02
战备?不懂,不表态
作者: 我爱秋风    时间: 2024-12-13 13:52
瞎搞。。。
作者: 知道一点    时间: 2024-12-13 13:57
农补 造项目
作者: 牛家卧    时间: 2024-12-13 13:58
知道一点 发表于 2024-12-13 13:57
农补 造项目


作者: 牛家卧    时间: 2024-12-13 14:08
确定是农田不是停车场?
作者: balu698    时间: 2024-12-13 14:27
从生物体系讲,如果一个区域,人口减少一定程度,人、牲口、地等争抢水资源,人具有优先权的问题就不存在,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就不存在,没有人就没有水的问题。
基于以上,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规模种植的问题就可行。现代规模农业非常节水,加上太阳能光伏,生产成本很低。
作者: 火星上的水    时间: 2024-12-13 14:39
决策弄这个的农业农村部部长都进去,你说对错
作者: balu698    时间: 2024-12-13 14:48
以东北种玉米为例,如果没有承包费,种地的收益是100%的利润,有承包费加上粮价低,利润率为0。农业生产不用缴纳任何税费。
所以农业生产如果土地没有成本,比干什么都挣钱。
作者: 独步江南    时间: 2024-12-13 15:09
  我觉得不靠谱,但又相信上面不会随随便便弄,肯定全方位论证过。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15:09
balu698 发表于 2024-12-13 14:48
以东北种玉米为例,如果没有承包费,种地的收益是100%的利润,有承包费加上粮价低,利润率为0。农业生产不 ...

不可能没有成本,东北黑土地自带肥力。黄土高原不是,推平是第一步,有利于固土,不然落差太大一下雨就秃噜没了。第二步是兴修水利,解决灌溉问题。水跟上了,草木得以生长,肥力就会逐渐改善。降水线已经北移,这几年北方雨水不少。如果降水线能固定住还好,气候多变,万一降水线再次南移,那灌溉成本就高了。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15:11
balu698 发表于 2024-12-13 14:27
从生物体系讲,如果一个区域,人口减少一定程度,人、牲口、地等争抢水资源,人具有优先权的问题就不存在, ...

一旦这个地方发展起来,水草丰美,粮食高产,人应该也会随之增多的。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15:14
独步江南 发表于 2024-12-13 15:09
我觉得不靠谱,但又相信上面不会随随便便弄,肯定全方位论证过。

我不懂,但我相信国家希望工程局别让我失望
作者: balu698    时间: 2024-12-13 15:18
sailortu 发表于 2024-12-13 15:09
不可能没有成本,东北黑土地自带肥力。黄土高原不是,推平是第一步,有利于固土,不然落差太大一下雨就秃 ...

对农业来说,最大的生产成本是土地承包费,其他的分摊到土地周期上,每年成本很低,由于比重低,甚至可以忽略。
其实对农业生产来说,成本其实真的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转嫁。大规模有个好处,可以去期货市场博弈。利用存储和数量优势,转嫁给吃粮的人。我们农民为什么要考虑成本,是因为要吃,生活必需品也是粮食换取的,也是成本。但大规模生产不是这种思路。
只要5年内出现一次全球欠收状况,一下就能挣十年的利润。这基于一个大原则,人口增长,人要吃饭。
作者: balu698    时间: 2024-12-13 15:25
很多人认为和珅巨富是贪赃枉法,但从和珅作为主编的《红楼梦》来看,收益对冲风险,其实不大。
和珅的老婆是户部尚书的孙女,垄断了北方的粮食贸易,成为乾隆的小金库。
作者: 朱顶红    时间: 2024-12-13 19:45
在山西看见过黄土高原,那土地特别硬,粘性特别大,根本不能长东西。玉米长到人的腰部就枯萎了,地堰子都不用石头围直接铲铲就行了。
作者: 独步江南    时间: 2024-12-13 20:29
sailortu 发表于 2024-12-13 15:14
我不懂,但我相信国家希望工程局别让我失望

说真的你比他们懂多了,他们比咱高级不到哪去。
作者: 极速评    时间: 2024-12-13 20:37
我是外行人,不是太懂。
但我有疑惑,生命力那么强的野草在黄土高原都生存不下来,这也太难为农作物了。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21:23
独步江南 发表于 2024-12-13 20:29
说真的你比他们懂多了,他们比咱高级不到哪去。

你可别吹捧我了,人家专家搞不好都是博士打底,我这就不懂瞎琢磨。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3 21:25
balu698 发表于 2024-12-13 15:18
对农业来说,最大的生产成本是土地承包费,其他的分摊到土地周期上,每年成本很低,由于比重低,甚至可以 ...

那也得人口增长了才行。
作者: 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4-12-13 23:31
浮夸风?
作者: 蓝蓝的牙    时间: 2024-12-14 08:32
图片是黄土高原的哪里?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5 09:24
蓝蓝的牙 发表于 2024-12-14 08:32
图片是黄土高原的哪里?

不知道,抖音搜索“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你会发甘肃陕西都有这样的工程。
我国是“基建狂魔”,修路修桥差不多了之后,可能城市建设没什么大活儿了,中铁又向农业进军了。
这事儿如果真成了那就是千秋万代的事。网上观察了几天,当地居民对这一举措是认可的。只是担心这帮搞工程的乱搞,把好事办坏了。毕竟,黄土高原多年整治好不容易有植被了,一下全给毁了。

(, 下载次数: 22)

作者: rush1982    时间: 2024-12-15 13:53
反正我对现在ZF的几乎所有举措都持悲观态度。没卵用,下面糊弄上面,上面不了解情况,整体执政运行体系都是这种你糊弄我 我糊弄你的状态。ZF的各个阶层都是长官意志状态,长官要干的事,下面的人想方设法给他找理由干,至于到底能不能成,没人在乎,,成了,大家都好,不成,也没人受影响。无所谓的
作者: 蓝蓝的牙    时间: 2024-12-15 15:09
sailortu 发表于 2024-12-15 09:24
不知道,抖音搜索“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你会发甘肃陕西都有这样的工程。
我国是“基建狂魔”,修路修 ...

种地,第一条件是 水。水哪里整?
作者: sailortu    时间: 2024-12-16 00:27
蓝蓝的牙 发表于 2024-12-15 15:09
种地,第一条件是 水。水哪里整?

网上说,只要把黄土高坡推平了或者推成梯田,别落差那么大,下雨就不会秃噜。
平地比坡地容易存水,水土就保持住了。水土保持住了,就容易长植物。种几年大豆,肥力就上来了。然后西北有很多光伏,有电,有电加上南水北调加上滴管技术,水就可以得到集约利用。
加上400毫米等降水线这几年北移。
总之,理论上这么一说,还真行。抖音上也有很多西北的老百姓支持。
边走边看吧,不看广告看疗效。明年有机会的话,去大西北旅游,看看真正的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
作者: 蓝蓝的牙    时间: 2024-12-16 08:59
sailortu 发表于 2024-12-16 00:27
网上说,只要把黄土高坡推平了或者推成梯田,别落差那么大,下雨就不会秃噜。
平地比坡地容易存水,水土 ...

期望大西北气候如江南。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www.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